輩分大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一大學生,每次回家的時候,一位六十幾歲的爺爺,都會情真意切的喊著“老妹啊,回來了”,每次我就哈哈一笑了事,這聲大哥是真喊不出口啊。”
“我哥的兩個女兒都有孩子了,我二十多年還是單身。”
“學校有個搗蛋鬼,讓他把作業給家長簽名,他說,去找我孫子,後來才知道他孫子是學校校長。”
有一種尷尬叫做“輩分與年齡不符”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這種類似的情況,輩分與自身年齡不相符,所以經常鬧出一些笑話,連自己想想,都覺得好笑。
網友也樂此不疲的分享自己關於“輩分”的故事,網友有位姑娘,就分享了自己和小舅舅的故事,引發不少網友共鳴,這輩分寫照,就是“世界上另一個我”。
這個年輕的姑娘,看起來有二十幾歲,總之是個成年人了,顏值也很高,她將自己打扮的美美的,然後說“我要去幼兒園接小舅舅了。”
聽到這,還以為她小舅舅在幼兒園就職呢?沒過一會,這個姑娘就來到了幼兒園門口,等著自己小舅舅出來。
結果,大人的身影沒有等到,卻等來了一個孩子,孩子正在磨磨蹭蹭的往這邊移動,門衛以為姑娘是孩子的媽媽。
但是本著負責的原則,幼兒園門衛並沒有隨意將孩子給別人,而是先問孩子:“這是你的誰啊?”
孩子支支吾吾,不願意吭聲,滿臉冷漠,門衛大叔疑惑了,這是不認識嗎?
等了好半天之後,孩子才支支吾吾的說:“這是我外甥女。”
這不是小舅舅第一次不認外甥女了,之前有一次,外甥女接小舅舅的時候,小舅舅跟老師說說:“我不認識她”,導致老師誤會,一位外甥女是來偷孩子的。
外甥女回家問小舅舅:
“你為啥和老師說不認識我啊。”
小舅舅無奈道:
“我一個小舅舅竟然要外甥女接,直接跟老師說你是我外甥女,我多丟人啊。”
這個理由也是令外甥女苦笑不得,感到十二分的委屈。
問小舅舅:“我接你讓你這麼沒有面子啊。”小舅舅耿直道:“嗯”。
年紀小、輩分大,年紀大,輩分小,雖然偶爾尷尬,但還是挺有趣的,你有遇到過關於輩分的尷尬嗎?
“輩分差”是如何出現的?
在我們國家,是非常看重輩分的,這與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史有關,始終講究一個尊卑有序,還會以名字定輩分。
輩分差的出現,其實有很多原因,比如兄弟姐妹結婚生子的時間有差異,再比如,夫妻有大齡生子的情況。
這樣便出現了舅舅比外甥女還要小,侄子比叔叔還要大的情況。
如何應對輩分差:合理接受,不矯枉過正
這是上面傳下來的文化,承認這種輩分差,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
每次覺得尷尬,多半是自己的心理因素在作祟,要想不尷尬,首先要擺正心態,認識到輩分差的存在是合理的。
話是這樣說,但是面對比自己小的長輩時,有的人可能不好意思喊,其實不好意思喊的話,也不是什麼很嚴重的事情,不過要保持基本禮數。
但是在關鍵的場合,還是該怎麼叫就比較叫,畢竟,這也是禮儀的一種。而且,現在的大人們思想也不同,有的人並不是太重視稱呼方面,可以怎麼方便怎麼來。
一句話總結:就是要保持禮數,但是也沒有必要矯枉過正。
再者,隨著時代的發展,輩分觀念,其實在逐漸淡化,許多年輕人,甚至不太瞭解輩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怎麼稱呼,也就沒有那麼嚴謹了。
兜媽寄語
中國的輩分制度,影響了很多代人,也讓同族的人更加有愛團結,但是隨著時代發展,輩分差也成為了一個相對尷尬的事情,讓人們在稱呼彼此的時候犯了糾結。
話說回來,你是如何看待輩分差的呢?你有這種有趣且尷尬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