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和喜歡的人待在一起,2小時就像過了2分鐘,很爽;與催債的人談2秒,就像過來2年,很煎熬。
超前消費很美好,你猜中了開頭,可你卻猜不著這結局。
有人說:分期付款時你有多爽,還款時你的眼淚就有多鹹。這味道是鹹嗎?分明是“肉身”架在火上燒烤,滋滋冒煙,煎熬難忍,生不如死。
有網友告訴我:信用卡、支付寶、網貸,一共下來欠了十五六萬!何時才能還清!每個月壓力好大!每一天都在想錢錢錢,老婆跟著也受罪!想吃的吃不上!想買的買不了!以前是掙錢不知道存錢,有多少花多少!現在是不掙錢想存錢也存不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苦短那就不如及時行樂,年輕人想用消費貸做減法,結果會連你人生如意剩下的那十之一二都被廢掉。
沒有哪個困在消費貸裡的人,之前會認為自己能上癮,等走入桎梏的牢籠後,他們才會發現人生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有的只是歲月煎熬。
如果說所有偉大的夢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那麼所有絕望的噩夢,也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聽一個朋友說,有個傢伙在一家網貸平臺借了20萬,沒多久這家公司被查,老闆跑路了,他剩下十幾萬借款不用還了。這事真假不知,如是真的,誰能保證自己撞上這樣的大運?機率實在是太小了,最好別指望抱有的僥倖心理。
如果你不是王思聰,你也沒有一個過億身價的“世上只有媽媽好”,你更沒超強的自控力,有些事情不必去嘗試,不去經歷也罷,尤其超前消費,盲目消費貸。
欠十五六萬,這麼點錢就度日如年,曾經首富的兒子表示不理解!
2019年年底,王思聰欠款1.5億,被限制消費,有網友說,趕緊把車賣了還錢!但他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依然該吃吃,該喝喝。正在大家替“有錢人”操心時,網上爆出王思聰的媽媽拿出一個億的“零花錢”幫他解除危機。
不禁感嘆:世上只有媽媽好!但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有能力在短短20天內湊齊一個億的鉅款。
有人這樣形容:入不敷出的第一步是借貸,緊接著是“以貸養貸”,它就像破布上的洞,只會越來越大,也像沼澤地,一旦陷入,越掙扎,很可能會越陷越深。
趙穎的夢,老父親賣房替子還債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掙一個億的野心,卻沒有通天的本領。
10年前,有一個叫趙穎(化名)的女孩,畢業3年,工作上不盡如人意,一心想掙大錢的她涉世太淺,被人洗了腦,辭去工作,參加了某產品的傳銷,用各種信用卡前後套現了幾萬元,買了半個屋子的貨,結果貨沒有賣出去,反而欠了一屁股債。
夢想飛不出出租屋天花板的小穎,折騰了近2年,跑回老家小縣城躲債。沒過多久父親收到女兒的法院傳票,才知道女兒欠了銀行的錢,父親只好賣了一套老房子,加上自己的一部分積蓄,替女兒還債。
小穎因為這件事自責,心理上揹負了巨大的壓力,想不通,也想不開,患上了抑鬱焦慮症,最後精神失常了。至此,白髮人要照顧黑髮人的後半生……造孽啊!花季般的年齡就這樣結束了。
10年前,這類事情還不算很普遍,10年後的今天,已經氾濫成災。誰身邊還沒幾個負債累累的人。
曹勇的愛,母親打兩份工替子還債肯為女人花錢的男人不等於“我愛你”,“小氣”的男人往往更懂得背後承載的是一個家。
最近和朋友聊天,得知他親戚的孩子,曹勇(化名)在一所三流大學讀書,從某網路平臺貸了10萬塊,中了套路貸,母親為了幫他還債,打兩份工,連帶退休金,還了40多萬,到現在還沒有還清。雖然之前報了案,但因為證據不足,相關機構也沒辦法。
網貸可惡,恨不得烹煮了他們,人人分一杯羹,食之快哉!但聽了小勇借貸10萬的原因,令人無語,他才是那個最可惡的人。你猜他借貸做什麼?只是為了談戀愛搞物件,吃喝玩樂。
但有些借貸的問題,我們無法輕易去評判對錯,
趙多多的打賞,母親拿積蓄替子還債性別的錯位,價值觀的迷失,有一種無奈和不幸最終只能靠自我拯救。
《三聯生活週刊》曾報道過一個女孩趙多多(大二出櫃),今年不到30歲,讀了不錯的大學,從事體面的藝術相關的工作,先後為幾位主播刷禮物,消費貸欠下了近38萬,母親拿出積蓄替她還債。但拿到救濟款的她,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又開始為自己喜歡的主播打賞,花到14萬時,她突然厭倦了這種生活,才避免了更大的危機出現。接下來,多多用自己的收入慢慢還了貸款,現在只剩下欠同事的10萬元。
相比瘋了的小穎,多多算是幸運的,自始至終母親也沒有責備她,加上她自己意識的突然清醒,讓她逐漸走上了生活的正軌。
年輕人借貸消費亂象只是冰山一角,各種名目令人眼花繚亂,比如借貸炒股、借貸旅遊、借貸追星……
資料顯示,消費貸的主要人群是低學歷,低收入人群,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人說,消費貸榨乾窮人最後的一滴血。但中高收入人群的情況也不樂觀,比如有人遊戲上癮,盲盒上癮,透過借貸消費來滿足自己“個性和壓力”的釋放。雖然有良好的經濟收入來源作為還款的基礎,但是一旦用力過猛,他們同樣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有些人為此墮落到底層,讓自己原本光鮮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羅永浩說:當你欠銀行一塊錢,是你著急;當你欠銀行一個億,著急的是銀行。這不是段子,而是現實冷冰冰的殘酷本質。
如果你沒有為自己匹配“欠一個億”的實力,就先照照鏡子,問問“我是誰”,然後狠狠抽自己幾個耳光,再決定要不要盲目消費,借貸消費。
之前和一個做小額貸的人聊天,我問他,“剛畢業的孩子收入不高,借錢還不了怎麼辦?他一臉猥瑣得意地說,“還不了,還有他爸媽,怕什麼,我們還有各種催收手段……”
年輕人,每借的每一分錢,最終都有可能成為壓在父母身上的一座大山。
資本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性的弱點窮追到了天涯的盡頭,他們不僅深諳年輕人的攀比心、虛榮心和衝動心;更深諳年輕人背後都有一顆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一座替還債的靠山。
是不是細思極恐?
從法律上說,父母沒有義務為成年的孩子還債。但多數父母還是心甘情願“子債父還”,卻暗中助長了年輕人的無節制盲目消費;更為嚴重的是這種中國式父母的溺愛被資本機構綁架,成為了他們利用人性弱點斂財最厲害的武功招式。
而年人金錢觀的迷失,有時代背景的因素,也有自身認知的因素,父母對孩子金錢觀的教育缺失則是一個核心因素。
但關於“子債父還”這樣的做法對嗎,值得提倡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