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那時候,是舊社會,17歲都跟著他了。俺那時候,不興彩禮,也木(mu,方言:沒有)結婚,光磕么(yuo,方言:一個)頭,都妥了……”問起來92歲的姚奶奶和爺爺結婚時候的事,老人這樣說。

“那時候,我給範裡(盧氏縣范蠡鎮),給惹(ra,方言:別人)撓(方言:做)長工,哎呀,光給範裡放羊都放了17年,後來又給生產隊放羊,放了一輩子羊……”

98歲的姚爺爺其實聽不清我們和奶奶的對話,他是在自言自語,卻總能接得上老伴兒的話頭。

欒川縣潭頭鎮前鋒村,是伊河上游的第五個村子,在尋訪伊河沿途村落的時候,來到前鋒村菜地溝。聽說村裡還有一對兒90多歲的老夫妻,輾轉詢問,終於找到姚大叔家。

連棟四間瓦房,在豫西地區稱為“三間一頭沉”,面積最大的一間,就是側面開門的那間,如果家裡有老人,通常都住在這兒。

剛進入房間,老奶奶就探起身子,問了一句:“那是誰?”

向奶奶問好後,老人含糊回答:“好,好,哖(nian,方言:你們)坐那兒烤烤火。你是誰呀?我咋不認得了?”

姚大叔說:“你都不會認嘞,惹(ra)洛陽嘞。”

“洛陽嘞?跑鎮(zhen,方言:這麼)遠。”說完躺下了,低聲說:“洛陽嘞,洛陽,我都木去過。”

聽到家裡有了響動,站了一屋子人,姚爺爺坐了起來,順手從床頭拿起來自己的旱菸袋,不說話,仔細打量著我們。

良久,老人才說:“我去過盧氏,嵩縣,宜陽那韓城,我婆家(方言:外婆家)是韓城嘞,還去過洛寧,都是木去過洛陽……”

原以為爺爺聽力不錯,問了一聲:“爺爺,您多大年紀了?”

看到爺爺起床了,老奶奶也坐了起來。“我不會走,獨孤元(方言:一個人)下不來床,他見天(方言:每天)還出去轉轉。”

姚爺爺坐在火爐前,點燃了菸斗。看銅製的菸斗,經常捏的地方磨得很亮,捏不到的地方,已經有了厚厚的銅鏽,就連布縫的菸葉袋,也磨出了厚厚的包漿。

“我這菸袋多少年啦?我也不知道多少年了。打小(從小),放羊老木事,就學會抽菸了。那捲煙,我不習慣,一天嘍,抽兩袋煙,怪美……我年輕時候,還會打炮(土槍)嘞,放羊嘍,揹著炮,打過兔兒,老和尚雞(方言:野雞),白糜子(方言:應該果子狸)……”

“哎呀,我是過一輩子苦日子兒,17歲,到範裡,給地主撓(nao,方言:做)長工。趕著羊,成天嘍,吃住都在坡上。後來解放了,又給生產隊放羊。俺弟兄五個,鎮暫(方言:現在),就剩我獨孤元兒(方言:一個人)了。”可以看得出姚爺爺年輕時候吃過不少苦,手上的老繭仍然很明顯。

“抓壯丁,我跑了。日本兒兵,中央軍,八路軍,刀客(kai,方言:土匪)我都見過,恁暫(方言:那時候)我小,他們都木惹我。哖,喝酒不喝,我有酒呀!”

兩位老人說話都很慢,感覺脾氣很好的樣子。姚大叔說:“脾氣是都不瞎,反正我記事兒到現在,沒咋吵過架。”

“我耐煩喝酒,娃子們回來嘍,惹都給我捎,給你倒點吧?”

“爺爺你喝吧,我開車呢,不敢喝。”

“光敢,開車,木事兒,多少喝點兒。我光喝辣酒(指高度白酒),哪一天不喝兩口,不美。常萬兒(方言:以前)喝通兇(方言:很厲害)著嘞,鎮暫老了,也不多喝了。”

“哖先坐著,我得出去轉轉,今兒還木出去轉。哎……我棍兒呢?”坐了一會兒,老人起身,準備到外面走走。

“不去吧,外頭老冷。”姚大叔勸他。

“不中,我得出去轉轉,我不跟這老婆兒一樣,成天躺床上不下來。”

跟出來後,姚爺爺交代兒子:“你陪客(kai,方言:客人)說說話,晌午嘍,早點做飯,別做老賴(方言:不好的)了,我稍微轉轉都回來了。”

給兩位老人列印了幾張照片,奶奶端詳一個夠,笑了。

“好好,老是好!”

告別姚大叔時,對奶奶說:“等你們過百歲的時候,還來給你們照相。”

奶奶一本正經的開著玩笑:“好好,可是中,那你可包搗人(方言:別騙人)。”

希望兩位老人能一直健健康康!

6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知否》盛長柏娶了賢惠的海朝雲相敬如賓:好的婚姻,不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