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似乎對毛茸茸的動物格外偏愛,而小熊貓則是全世界公認的萌物,在2013年CNN"世界最可愛動物"評選中位列13名。它們有著紅褐色的皮毛、長而蓬鬆的尾巴。
不過,對於可可愛愛的小熊貓,人們總是有很多誤解,比如將它跟大熊貓弄混,或是將它跟浣熊混為一談,其實小熊貓跟這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雖然都叫熊貓,但我跟大熊貓可不一樣小熊貓和大熊貓,名字中都有"熊貓"二字,並且現在一提到"熊貓",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都是那個毛茸茸的、黑白配色的"滾滾"。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熊貓"最開始是小熊貓的名字。1825年,法國動物學家弗列德利克·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首次描述並命名小熊貓為"Panda",表示:它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動物。
在40多年後,科學家發現了大熊貓,為了區分,就把小熊貓稱為"小熊貓(Lesser panda)/紅熊貓(Red panda)",把大熊貓稱為"大熊貓(Giant panda)/熊貓(Panda)"。漸漸地,"熊貓"這個名字,就成大熊貓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在稱呼大熊貓寶寶的時候,都是直接叫"小熊貓",這種叫法是錯誤的,畢竟小熊貓是另一個物種。所以,稱呼"大熊貓幼崽""大熊貓寶寶"會更合適。
小熊貓跟大熊貓有很多不同,最明顯的差異當然是外表。二者的照片放在一起,就是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的對比。大熊貓只有吐出舌頭的時候你才能意識到:哦,原來這是一張彩色照片。
大熊貓通體黑白,而小熊貓體表顏色主要為紅褐色,還有少許白色、黑色,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此外,兩個萌物的體型也有明顯差異。大熊貓體態豐腴肥碩,身高1.2-1.8米,尾巴短、僅10-12釐米,體重80-120公斤,最重可達180公斤。小熊貓的體型則比大熊貓嬌小很多,體長僅有40-63釐米,尾巴非常長,可以達到體長的一半以上。
關於小熊貓的尾巴還有一件趣事,有個動物園給小熊貓們測量體重,小熊貓乖乖地站在秤上,結果彈幕飄過一句:"它作弊,尾巴還沒放上去呢!"
除了外表之外更重要的是,小熊貓在4750萬年前就跟大熊貓分了家,二者之間的親緣關係很遠。不過,它們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愛吃竹子,並且都有假拇指,假拇指能幫助它們牢牢地握住竹子。
小熊貓:別再叫我"浣熊"!提到小熊貓,還有很多人會想到小浣熊,但其實這兩者之間真的沒什麼關係,親緣關係並不近。
從外表看,小熊貓為紅褐色,鮮豔亮麗;尾巴非常長;臉型圓、飽滿,看起來軟萌可愛;耳朵有耳毛;面紋為淺色;腿部覆蓋著蓬鬆的毛毛,所以看起來粗粗短短的。
而浣熊呢,體表主要顏色為灰棕色,尾巴短一些;臉型比較尖;面紋為深色,看上去像戴了"眼罩";由於腿部覆蓋的毛髮少而短,它們的爪子比較明顯,也更加靈活。兩者的外貌是截然不同的。
另外,關於小熊貓和小浣熊,網上還有一種說法:萌萌的是小熊貓,賤賤的是小浣熊。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不僅是調侃二者的外表區別,也暗示了浣熊存在偷東西的行為。
為什麼人們會認錯這兩種外表差別很大的動物呢?相信你也想到了小時候買過的"小浣熊乾脆面"。上面的動物既有著浣熊的特徵,又有著小熊貓的顏色,影響了大家的認知。
如果你身邊有人分不清小熊貓和浣熊,那麼有可能是因為,他乾脆面吃多了……
一被嚇唬就舉手投降?小熊貓喜歡在樹枝上曬太陽、睡覺,它們睡覺的姿勢非常愜意。天氣熱的時候,它在樹枝上"攤成一塊餅",身體舒展、四肢懸空,舒服地曬太陽;
天冷的時候,它會將身體蜷縮成一個糰子,讓尾巴蓋在身上,有的小熊貓還會抱著尾巴睡覺。
看到毛茸茸的小熊貓,我們都會瞬間被萌化,尤其是當它們擺出"舉手投降"的姿勢。在小熊貓的眾多照片中,有一張照片經久不衰、讓人印象深刻。
圖片中,兩隻小熊貓面對面做出了同樣的"舉手投降"動作,好像在說"give me five",又好像是在照鏡子,萌到不行。
在其他的圖片或者影片中,小熊貓不管是面對同類還是人類,甚至是石頭,都會出現類似的動作,這真的不是在賣萌嗎?
對此,小熊貓表示強烈抗議:真的不是賣萌!
"身體直立、高舉爪爪"的動作,並非小熊貓在賣萌,也不是舉手投降。一般來說,只有突然遇到天敵,或者其他動物進入自己地盤時,它們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舉手投降"的動作,非但不是認慫,反而是代表一種威脅。它們透過這種方式壯大自己的氣勢,這樣就能恐嚇和威懾敵人,之後再用前爪進行攻擊和防禦。
"嘿!我可怕吧!"
"我要給你一頓胖揍!"
可以說,"舉手投降",隱藏著小熊貓勇猛的戰鬥之心。不過這些嚴肅的場面,總能讓地球上的"兩腳獸"(人類)忍俊不禁。
當然,不是每次有危險小熊貓都只會這樣恐嚇敵人。在提前感知到危險的時候,它們會迅速跑到岩石柱、樹上躲著。讓人心痛的是,這些可愛的動物因為狩獵、棲息地減少等原因而數量銳減,瀕臨滅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