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任何東西都比不上父親給我的那一個眼神”“那個擁抱和那句話,一直給我力量”“我抱著爸爸說:‘你做的玩具是世界上最好的玩具’”……

一個留守兒童的作文《我太愛那件禮物了》中,幾句簡單的話,勾勒出這一群體細膩敏感的精神世界,讓人們看到一顆顆渴望陪伴的孤獨心靈。

對於留守兒童而言,“爸媽,你們什麼時候能回來啊?”,這句話早已在內心喊了無數遍。

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建立,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大發展的推動下,中國勞動力人口開始按市場經濟的規律由農村向城市流動,這場發生在中國大地的人口遷移,被認為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移民”活動 。

農村勞動力流入城市,不僅增加了自身收入,提升了生存質量,同時城市中的農村務工人員作為勞動生產的生力軍,也加速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程序。

然而,在此過程中,由於農村家庭成員特別是青、中年父母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參與到離鄉外出務工的活動中,使得其子女被迫“留守”原籍,從而產生“留守兒童”這一具備中國特色的特殊性群體。

2015年起,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已達6100多萬,其中獨居留守兒童已達210萬。

這些孩子沒有完整的親情,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很多人形容他們是“野草一樣成長”。

他們有的調皮,整日與同伴嘻打瘋鬧,他們有的安靜,沉默的只願縮在角落自言自語。他們孤單,把一隻籃球玩到破爛不堪,他們自立,因為一年到頭主要靠自己照顧自己。

父母外出打工、自治組織的缺失、社會功能的不健全等因素,讓留守兒童處於“被遺忘的角落”。

與同齡的城市孩子相比,他們缺少的並不僅僅是優良的教育資源,健全的醫療制度,或者是漂亮的衣服,豐盛的食物,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

據民政部公佈的資料,2018年,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餘人,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

每到春節臨近過完,留守兒童與父母親註定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孩子拼命地抓住車座不放手,就像在抓住他最後的救命稻草一樣,讓一個不到7歲的孩子承受世界最殘忍的離別,連上帝看到了都會覺得心酸。

父母一遠走,孩子的年就過完了,所謂留守,就是獨自留下來,寂寞守下去。有一種童年,不是垂涎同桌有糖,而是羨慕別人有娘。他們又要踏著泥濘跋山涉水去上學,他們又要在荒無人煙的稻田痴痴守望,他們又要在萬家燈火時望著天邊發呆。

想想,幸福真簡單,就是春來不必遠行,家人每日相見。

有人用“歸期不定、前路不明、何去何從”來總結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態。實際上,對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比物質匱乏更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精神上的慰藉。

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被留守的孩子卻早已嚐遍孤獨的滋味,寄居在別人家,由隔代或旁系親屬撫養長大,生活得小心翼翼。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不斷增加,改變也一直在發生。前些年,在四川涼山“懸崖村”,孩子們揹著書包在懸崖峭壁間艱難前行的身影讓人牽掛。如今,有了堅固的鋼梯、新建的通訊鐵塔、連著網線的路由器……

孩子們的求學之路變得順暢了。不過,守護留守兒童的心靈成長,卻依然任重道遠。

讓我們共同關愛留守兒童,願他們的心靈不再“留守”。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皇家房屋揭曉:從威廉王子和凱特·米德爾頓到哈里王子和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