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李商隱的這一句詩道盡了底層人們對於家仇國恨的麻木與無奈。儘管,誰都沒有權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不同階級對於生活的選擇或者屈服,但是,我們也更不應該用一些苟且的思維去掩蓋對於情懷、氣節和道德的思考。

歷史上,樂不思蜀的劉禪也因為對待國破家亡的麻木,而引起了人們兩個極端的討論。支援他的人認為他是順勢而為,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反對他的人認為他是毫無節操,毫無底線。這兩種聲音在表面上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都是在片面地理解歷史和生活的問題。其實劉禪的故事就是給我們丟擲了一個人性問題——當生命和尊嚴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這個問題放在一個廣泛的環境下,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人面臨的環境不同、價值取向不同、思想覺悟不同,作出的選擇是不可能相同的,大家評判它的標準也是不相同的。但是,“樂不思蜀”是算是一個特定環境下發生的特定事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它背後的邏輯方向是否可取?還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劉禪是一個怎樣的人?

關於劉禪的歷史形象,歷史上也有多種聲音。有人說他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有人說他是一個坐吃等死的人,也有人說他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人……但是,從我的個人角度來看,劉禪不應該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他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從《三國志》的《諸葛亮傳》、《後主傳》、《譙周傳》、《董允傳》、《陳祗傳》及黃皓相關記載、魏國的《鄧艾傳》等文獻中,幾乎都無處不在地在勾勒著劉禪的個人輪廓——無才無德、無能無力。

1、喜好遊樂、喜好女色

這一點,並不是歷史對劉禪的捕風捉影,而是有太多實錘的。我們先來看看幾處史料吧。

時後主頗出遊觀,增廣聲樂。《三國志 · 譙周傳》

(劉禪)至於四時之祀,或有不臨,池苑之觀,或有仍出,臣之愚滯,私不自安。夫憂責在身者,不暇盡樂,先帝之志,堂構未成,誠非盡樂之時。《三國志 · 譙周傳》

後主常欲採擇以充後宮,(董)允以為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三國志 · 董允傳》

類似於上述的引用,在各種關於蜀漢的史籍中是隨處可見的。我們時常說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過於在意外界的聲音。但是,當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說自己有某種問題時,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反思?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句話也並不能成為我們掩蓋缺點和自行其是的藉口。劉禪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是一個聲色犬馬、驕奢荒淫的人,這和劉禪自身的作風是密不可分的。

當然,我們還是要客觀一點,這也只能說明劉禪的生活作風問題,並不能證明劉禪的智慧聰明問題。歷史上,生活糜爛但是智慧超群的人比比皆是,像雄才偉略的曹操、李世民等帝王的私生活都是經不起細緻考量的。劉禪的生活腐化和他有沒有智慧的邏輯關係還有待於後面的繼續論述。

2、親近小人、遠離賢臣

在延熙九年(246年)蔣琬亡故之後,劉禪已經開始親自掌握大權,這時候的他三十九歲。如果劉禪真的如後世民間中所洗白的那樣,是一個有智慧、有抱負有追求的人,那麼此時他正當壯年、正值巔峰,完全可以大刀闊斧、勵精圖治,把蜀國逐步發展得更強大。但是蜀國恰恰是從此開始高速地走下坡路,他的所作所為完全吻合諸葛亮《出師表》中“ 親小人、遠賢臣 ”的描述。

比如,他對從前常常直諫的董允就憤恨不已,因為董允經常在劉禪想要放縱自己的時候,進諫他要勤於國事,要體恤百姓。就好比劉禪經常想要酒後飆車一把,而董允卻常常站在車前,大聲說:“領導,飲酒不能開車!這是害人害己啦!”所以,劉禪看到董允就沒什麼好臉色,這一方面從人性和慾望上是可以理解劉禪的,但另一方面也恰恰暴露了劉禪是一個沒有什麼格局和智慧的領導。

自(陳)祗之有寵,後主追怨(董)允日深,謂為自輕,由祗媚茲一人,皓構間浸潤故耳。《三國志 · 陳祗傳》

那麼,劉禪掌權後,喜歡的是什麼樣的臣子呢?是陳祗和黃皓那樣的弄臣。什麼叫“弄臣”?就是搬弄是非、顛倒黑白的臣子。這種人往往是毫無底線的,他們只要能得到利益,什麼都可以幹,而且無所不用其極。這種弄臣最常用的招術就是“狐假虎威”,天天圍著領導轉,想方設法把領導哄開心了,然後打著領導的名義作威作福的。稍微有點常識和理智的人,都能感覺到這種人的可怕。但是,劉禪就好這口毒雞湯,只要能讓我心情愉悅,哪怕你背後在掏我的家底,勾搭我的情人,你也是我眼裡最懂事的馬仔、最衷心的部下。

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相表裡,皓始預政事。祗死後,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蜀人無不追思允。《三國志 · 陳祗傳》

劉禪這種“親小人、遠賢臣”的行為,給蜀國帶來的傷害是不可想象的,這也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論據

3、懦弱膽怯、不顧尊嚴

民間關於劉禪放棄抵抗、選擇投降的選擇還有爭議,所以,我也暫時避開這個問題。先來看看劉禪是怎麼向魏國的鄧艾投降的吧?看看什麼是毫無爭議的弱懦和徹頭徹尾的無恥。

(鄧)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節解縛焚櫬,受而宥之。《三國志 · 鄧艾傳》

這裡面,“ 櫬 ”就是棺材的意思,也就是說,劉禪把自己捆綁起來、抬著棺材到鄧艾軍營前乞求饒命雖然說失敗者就要承受失敗者的恥辱,但是恥辱不代表可以沒有底線。你打不過人家,主動認輸不算太丟人,但是主動下跪就有點沒骨氣了,主動下跪還不算,還主動幫別人去舔皮鞋,這就顯得毫無節操、不配為人了。更何況,你作為一國之君,鄧艾只是一方主帥,他無權也不敢把你怎麼樣,至於要這麼卑微下賤嗎?

綜上所述,劉禪在本質是一個極端自私而且弱懦的人,是一個沒有信仰和底線的人,也是一個沒有勇氣和擔當的人。這種人基本是也不可能成為有大智慧的人。

劉禪為何會成為那樣的人?

透過上述的描述,我想劉禪是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答案已經躍然紙上了。但是,為了讓大家更立體、更客觀地瞭解劉禪,也為了我們能夠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思什麼。我們還是先來探討一下劉禪為什麼會成為這麼一個人。

我們通常說,一個人的性格與他的成長環境是分不開關係的。這個成長環境其實家庭底蘊、教育經歷、自我思考等很多個方面。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大,我就不多言了。大家只要認真看看“寒門難出貴子”、“企業文化對一個員工的影響”、“單親家庭孩子的性格特徵”等社會話題就會有所體會的。

劉禪也是成長在居無定所的環境中的。劉備和他的老祖宗劉邦一樣,雖然在創業上有一套,但是常年征戰在外,對家庭、對孩子都沒時間精力照顧,也不怎麼上心。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其性格的最終成型,與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是最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高度的理性。事業重要還是家庭重要?雖然對每個人來說,排序都會不一樣,但是千萬不要顧此失彼,為了這個就完全丟開那個。

建安十二年(207年),那年劉邦四十六歲,正寄人籬下於荊州,也是這個艱難時期生下了劉禪。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兵敗逃竄,拋妻棄子,劉禪於亂世之中顛沛流離,朝夕難保。建安十六年(211年),五十歲的劉備應劉璋邀請率軍入川,卻把四歲的劉禪留在荊州,由繼母孫夫人(也就是孫權的妹妹)撫養,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孫夫人對劉禪怎麼樣,但是孫夫人驕橫霸道的性格卻是出了名的,估計劉禪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呵護和教育。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立十二歲的劉禪為王太子。章武元年(221年),劉禪十四歲時,劉邦才開始安排董允教導劉禪。

相比於曹操的那些孩子,劉禪還真的上不了檯面。我們經常被教育,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很多時候,孩子是確確實實在起跑線上就已經開始輸了。

劉禪的命運有點像劉盈,但是他沒有劉盈那麼幸運。第一他爸劉備沒有劉盈他爸劉邦厲害;第二他媽沒有劉盈他媽呂雉厲害,何況還早早死了。

劉禪因為早年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內心裡沒有什麼安全感,也沒有什麼責任感。這種人大多數情況下只適合過一些混吃等死的日子,很難成大器。一個沒有大格局、不夠堅毅勇敢的人往往會很沉溺於自我的小世界,會滿足於眼前的舒適感,會得過且過地求安穩。

劉禪這種性格在我們現在的很多人身上也是能對號入座的。一個內心真正豐富、強大的人會覺得不安全嗎?一個人充滿鬥志、毅力的人會得過且過嗎?一個真正勇敢、堅強的人會選擇委曲求全嗎?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是骨子裡的某種性格在支撐著我們自己的精神認同,而每一種性格的養成都受我們的經歷、見識、格局和蛻變的影響。

“樂不思蜀”的智慧漏洞

“樂不思蜀”的故事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大致的意思就是,劉禪率蜀國不抵抗就投降魏國之後,被封為“安樂公”,每天就是吃喝玩樂,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了。但是,像司馬昭那樣生性狡黠的人依然對劉禪不放心,除了不斷安排各種娛樂節目消磨劉禪的心志,一有機會還不斷地羞辱和試探劉禪。有一天,司馬昭請劉禪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其他人都是觸景傷情,唯獨劉禪大聲叫好。司馬昭故意夾槍帶棒地問劉禪是否想念蜀國,而劉禪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昭聽後,微微一笑,心裡充滿鄙視。

“樂不思蜀”的故事後來成了“胸無大志”的典型,但也有很多人把其理解成明哲保身的智慧。

上面的兩種觀點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因為每個人作出選擇的基礎和條件是不同的,我們既不能責全求備也不能自甘低下。首先我們得承認,劉禪在當時那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情況下,如果要保全性命的話,確實沒有更多的選擇。但是我們也要明白,這種事放在劉禪身上,只能說是一種妥協,不能算是什麼智慧。

因為從根本性的政治角度來講,劉禪的樂不思蜀,並不是其最終活下來的決定性因素。大家見過哪個鐵定心思要殺你的皇帝,因為你一句“我在這裡很快活”就放過你了?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能化解的仇都是真正仇,類似於“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如果一個人真正鐵定心思要置你於死地,請記住,求饒、裝慫只會讓你死得更快。一隻貓看到一隻老鼠,沒有選擇把它吃掉,只是一味地調戲它,只能說明這隻貓現在還不想或者不能吃這隻老鼠,而不是因為這隻老鼠裝可憐裝得多好。

那麼,認慫是不是就毫無道理或者毫無作用呢?有,只是要分物件、分情況而已。比如你們夫妻吵架要離婚,如果雙方還有感情,說離婚只是一時氣話,這個時候一方認慫,能夠化解矛盾。要是你們已經感情破裂了,鐵定心要離婚了,你怎麼認慫都沒用。又比如,你工作上犯了錯,你的領導很生氣,要處罰你。如果你的領導是一個仁慈善良的人,你跟他認錯、認慫,也會讓他心軟而減輕對你的考核;如果你的領導是一個鐵石心腸、六親不認的人,你的認錯和認慫只會讓他感覺處理你更理所當然、冠冕堂皇而已……

生活的道理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得學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按這種思路,我們再來看看劉禪的樂不思蜀為什麼不能成為智慧,只能成為笑話?看看它的邏輯漏洞在哪裡?

1、“ 此間樂,不思蜀 ”這句話其實並沒有什麼水平可言,談不上什麼智慧。你公司破產了,到一個新公司就職。新領導問你有什麼感想,你說這個公司好玩,不想以前那個破家了。這種話乏善可陳。其實,司馬昭逼問他的用意是很明顯,也很簡單的,就是要確認他無心復國、對魏國沒有政治威脅而已。劉禪只要把握這一基本原則,完全沒有必要放下尊嚴去回答這個問題。

2、智慧很多時候是雙向作用的,既要看到當事人的表現,又要看到對手的真實意願。司馬昭因為當時剛剛竊國成功且東吳未滅,對劉禪趕盡殺絕的心思本就不重。劉禪連這種訊號都沒有領悟到,把他樂不思蜀的行為上升到智慧層面顯然有點抬舉他了。

3、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能做不能說,有些話能說不能做。“樂不思蜀”就只能做不能說。因為你蜀國已經滅亡,你呆在魏國吃口安樂飯,這不算啥!這是在人情可接受的範圍內,但是你公開囔囔,就會變成你這個人沒骨氣、沒節操的表現了。如果還有朋友不能理解這個邏輯,就打個比方吧,一個失足女子,能公開說自己的職業嗎?不管是不是不得已,是不是真享受,“此間樂,不從良”的話都是不能說的。

4、一個人應該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不光是由自己的能力決定的,也取決於自己的身份。劉禪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曾是一國之君。蜀國滅亡了,或許還只是他能力有問題;但是說“樂不思蜀”這種話,只能說明他格局和品德有問題。你是公司的一個普通員工,你可以適當地別的公司好多了,但是,你是一個公司高管,一定是不能表達這種負面言論的。你作為一個小兵,遇到困難時,你可以說這事沒法幹了;但是你如果帶領一個團隊,你能說不想幹了嗎?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對應的,我們應當享受相應的待遇和尊嚴,同時我們也要承擔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這些都是我們面對選擇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劉禪顯然只享受了他作為一個君主所應該享受的福利和光環,而沒有承擔起對應的責任和義務。樂不思蜀的保命哲學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小聰明,遠遠算不上大智慧。

思考:生命和尊嚴的選擇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面對與劉禪相似的問題。比如,你求我呀,你求我我就放過你;比如,你還說你愛我,連給我低頭擦一下鞋的誠意都沒有,你憑什麼說愛我?又比如,領導問你,在我手下幹活感覺好不好,你只能硬著頭皮說好……

那麼,面對利益衝突時,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選擇呢?兩害相權取其輕,什麼意思呢?就是選擇對自己傷害較小的選擇。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句廢話,但是很多人卻並能做好好它。因為很多人並不明白對於自己來說,什麼是真正的利,什麼是真正的害;也並不知道什麼樣的害更大、更長久。

格局狹小、眼光短淺、思想呆板、見識淺薄、性格自私的人往往只會看到與自己直接相關的、眼前的、表面化的、不容易長久且副作用極大的利與害;而志存高遠、目光長遠、思想活躍、見識寬廣、志趣純雅的人則會看到更本質、更長遠、更真實且沒有不良反應的利與害。

我們的尊嚴值多少錢,歸根到底還是在於我們自己如何去塑造、如何去評估?有些人給錢就幹活,有些人工資不到位寧願閒著也不幹,這就是人與人選擇上的差別。劉禪的選擇並不符合他的身份和地位,也直接拉低了他整個人的格局和品質。

我從來不去譴責那些不知亡國恨的商女,但是對於德不配位的領導,經常會口誅筆伐。因為商女是沒有那種能力、覺悟和空間來做出更多的選擇的,但是作為一個領導,你得為你自己的責任、風骨和氣節做出表率。如果領導和商女都可以無差別地做同樣的事情,那歷史和生活憑什麼要突出領導的身份、地位和作用呢?

劉禪的樂不思蜀並不是什麼智慧,而是對歷史文化與思想道德的一種汙染。

1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脫歐完成|英國2021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政治和經濟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