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去年《小丑》上映,演技足夠爆炸,也足夠致鬱。

主角在經歷了糟糕的一天後,選擇成為了小丑,由此誕生了一句經典的臺詞,“我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現在我意識到,這只是一場喜劇。”

不過當時一部分觀點是,不至於,還真不至於。

經過一個2020年後,這一部分聲音也小了很多,大家意識到自己之前還是太年輕,不知道2020年與賽博朋克的距離,只有一場疫情和兩個老頭。

至於,真的致鬱。

如今一年過去了,小丑再次爆火,不過是以梗的形式,不知道是哥譚市開放人才引進,還是阿卡姆產量再創新高,開啟社交平臺,全員玩小丑梗。

“嘴上說著幹他媽的傻領導,實際上回復好的。”

“女朋友說困了要早點睡,一個電話過去,小丑竟是我自己。”

“我對你費勁心機討好,沒想到我只是你眼中的一個小丑。”

小丑竟在我身邊,小丑竟是我自己,吃瓜竟然吃到自己家。

每個段子都是一場小丑梗的狂歡,每個人環境不同,狀態不同,但是戴上了相同的小丑面具。

中國或許沒有小丑,但是有無數阿Q,無數孔乙己,和無數踟躕難行的樹先生。

魔幻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

2

小丑梗確實是自嘲,也不止於自嘲。

說自己是小丑,不是為了自輕自賤,而是透過自嘲自貶的方式,來實現自我保護。

當我遇到痛苦時,就率先用玩梗的辦法說出來,讓大家笑一笑就好了,一張表情包甩出來,大家都可以狂歡。

這時候,沒有人會意識到我是真的很難過。

這就是“小丑竟是我自己”存在的意義。

當我辛辛苦苦掙了錢,給喜歡的女孩子發個2020的紅包時,對方收了包,然後說已經有了喜歡的男孩子了,這時你該怎麼辦?

要回來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懇求女孩喜歡自己?故作無所謂祝福對方開心?

這都是不可能的,發一張小丑圖出來吧,然後發到社交平臺上,與所有人一起狂歡。

只要我開始自嘲,就沒有人能傷害我。

我連續通宵好幾天,在腦海裡跟自己說,再也不要加班了,要在離家近、工資高、事情少之中至少得到兩個,最好得到三個,但是剛剛積蓄好滿腔怒火,老闆一句“這個方案還要最佳化一下“,你還是老老實實回覆”好的老闆“。

這時你只能在社交平臺上說一句,小丑竟是我自己。

當你辛辛苦苦做了很久的愛好,依然被對方輕鬆一舉碾壓,然後說“也沒有那麼難”時,那就只能收起痛苦面具,撓撓頭說一句,我像是個小丑。

小丑是一個萬能的解決辦法,也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你喜歡的女孩子會因為你的一個紅包愛上你嗎?你的老闆能聽到你不情願的聲音,然後大發慈悲嗎?

你的一廂情願,能為你換來什麼嗎?

不能,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那玩梗吧。

我悲傷或者憤怒的臉,就隱藏在這片狂歡的燈下黑裡。

這不是無能,不是放棄,而是愛情、事業、生活、愛好等諸多領域問題出現,我們試過,錯過後依然無解,最後選擇了苦笑。

在網際網路時代,既然痛哭沒有力量的話。

就笑,保持幽默感。

小丑梗擴散速度如此之快,不只是小圈子內狂歡,更多是因為年輕人更清楚了,更明白了,都破防了。

既然負面情緒是永恆存在的,當你不能解決它時,為什麼不抓緊時間解構它,幽它一默,讓事情變得荒誕起來?

但是當你被巨石強森堵在牆角,即將要被打出屎,結局還不可逆時,為什麼不能讓巨石強森換上蕾絲?

這種幽默不解決問題,但是真的很有意思,甚至圍觀群眾出現時,還會對你的幽默感豎起大拇指。

這種幽默感不會攻擊他人,也不能夠解決問題,不能夠讓你更堅強,說到底,它是對負面情緒的否定。

這種幽默感不是輕蔑痛苦,也不是一笑之後繼續前行,更不是用來結交朋友,只對自己說一句,我們總該做點什麼。

臺下的觀眾,可一直在看呢,你得演下去。

哪怕觀眾只有你自己。

3

小丑梗還有更一層深意,這層深意,就是一個“竟”字。

這個竟,要比小丑二字餘味更長。

我之前認為別人是小丑,但是我沒想到淪為我自己是小丑。

我從小就被教育,一定要努力拼搏,世界所有事情都會為努力的人破例,所有的阻攔都會為努力二字讓路,皇天不負有心人,勤能補拙,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然後你以為你努力了,你就可以成為律師,成為醫生,成為科學家,自此受人敬仰,受人尊重。

你可能成為了,你也可能沒成為,但這都無關緊要。

因為在真正的資本面前,你還是小丑。

你辛辛苦苦學法律,辛辛苦苦學醫術,辛辛苦苦學生化環材,你不能夠改變什麼,你只是小丑。

小丑二字,是對所有形象的總結,是愛情中的舔狗,職場中的打工人,是出身低微的做題家,是一無所有的屌絲。

一腔熱血,當年還熱,一個“竟”字,就不熱了。

認命了,我們能解決問題嗎?我們解決不了。

在沒看透時,年輕人會憤怒,會辯解,會譏諷,會自我欺瞞,我們喊的很大聲。

“我才不是舔狗,她是很愛我的。”

“難道年輕人不該成為做題家嗎?社會發展不就靠做題家推動的嗎?”

“我是屌絲,那麼你們倒是別掙屌絲的錢啊?”

就因為年輕人年輕,遇到未知的事情太多,總覺得自己身上二兩肉,還有硬梆梆的骨頭,能夠在困難面前掰掰手腕,但輸了,就想要跟世界要一個答案,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卻依然得不到回報。

這是年輕人的問題嗎?並不是年輕人的問題,因為他們從小生活的環境,教育他們如此。

只能夠成功,不能夠承認失敗,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你一定要認真工作,總有一天會受到賞識,然後出人頭地,自此就有了happy ending。

做到了就是榮耀,做不到就是所有人眼中的恥辱,所有人的廢物。

我們都在恥感文化中長大,很難接受自己是個對社會無幫助的人,學會放棄比學會努力還要難。

廢物是最大的侮辱。

但是成長為社會人士的潛規則是,知道這世界沒有答案,知道期待努力就有回報,這本來就是一種幼稚。

社會不看努力和自我感動,社會只看價效比和ROI。

小丑梗之所以讓所有人都破防,更多是年輕人對自己的自我和解,放棄問題,罵罵自己,早日放棄。

罷了,小丑就小丑吧,既然我賣力演出依然還是配角,那就把掌聲和花團錦簇留給主角們。

Why so serious?

4

《小丑》的最後,是全員小丑。

明明只是一個人在一天內發生的故事,但是一條路上,所有人都戴上了面具,成為了小丑。

玩梗有用嗎?

一個人玩梗沒用,一群人玩梗,那就生活就是黑色幽默。

玩梗是年輕人的創作方式,是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概括事物、解構事物,構築圈子文化的基本手法。

愛要玩梗,恨也要玩梗,這是無數年輕人創造的網際網路文明。

當所謂的過來人踏上這片淨土時,要麼放下傲慢與年輕人玩作一團,心平氣和的與年輕人溝通,要麼因為亂玩梗,或指手畫腳而被年輕人群嘲二創,成為梗的一部分。

過來人的傲慢,前倨後恭,色厲內荏,在狂歡中被拆解乾淨。

或許我們是小丑,但當有人對梗文化指手畫腳時,我們用梗來反擊,他的江湖名號就已經在一群小丑的狂歡中垮塌了。

大家不要嚴肅,都來一起笑。

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

我自己,也沒什麼大不了。

5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特朗普最後的瘋狂,要對俄德能源動脈致命一擊:將直穿專案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