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它擁有170多個民族,83個聯邦主體。這裡面又有21個自治共和國,而車臣正是其中在國際舞臺上最為閃耀,名氣最大的一個。
這個土地面積狹小,民風彪悍的高加索小邦盛產石油和天然氣,在經歷了殘酷的兩次車臣戰爭後已經趨於安定。儘管車臣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人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在世人眼中,以車臣為首的高加索地區依然是全俄羅斯最保守的地帶。
這裡由普京忠實的支持者卡德羅夫家族管理,經過20多年的治理,卡德羅夫家族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車臣王”。他們牢牢控制著車臣的經濟,軍事和行政,外人難以撼動。而卡德羅夫,無疑是改變了車臣。
老卡德羅夫的發家史
卡德羅夫這個姓氏起源於車臣的庫爾卡洛伊地區,他們是車臣的大家族之一。卡德羅夫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車臣的高階知識分子,出過不少宗教學者,享有很高的威望。
和土耳其人,波斯人不一樣的是,車臣人雖然也是穆斯林,但他們既不是什葉派,也不是遜尼派,而是信奉蘇菲派教團。這種教派崇尚神秘主義,甚至是苦修。
1952年出生在哈薩克的艾哈邁德·卡德羅夫正是一位蘇菲派教法學家,也正是他,開啟了卡德羅夫家族統治車臣的歷史。1991年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國內部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主義運動,車臣也不例外。
蘇聯解體
前蘇軍少將焦哈爾·杜達耶夫在當年宣佈脫離俄聯邦,成立了所謂的“車臣伊奇克里亞共和國”,自任總統。他提拔了艾哈邁德·卡德羅夫擔任車臣的穆夫提(最高大法官),讓他成為了車臣的宗教領袖。
焦哈爾·杜達耶夫
在隨後爆發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老卡德羅夫號召車臣人抵抗俄羅斯軍隊,為戰爭出了不少力。1992年杜達耶夫被炸死後,老卡德羅夫還曾幫助杜達耶夫的繼承人阿爾斯蘭·馬斯哈多夫當上了“車臣總統”。
阿爾斯蘭.馬斯哈多夫
他曾對馬斯哈多夫寄予厚望,希望他穩定車臣的秩序,讓這裡恢復和平與安詳。然而,馬斯哈多夫當政後一步步向巴薩耶夫,拉杜耶夫等窮兇極惡的好戰分子妥協。大批來自中東的僱傭軍也進入了車臣,車臣人過著貧窮,充滿暴力的生活。
作為蘇菲派教士的老卡德羅夫最終與馬斯哈多夫為首的車臣非法武裝分道揚鑣,他也因此被叛軍追殺。
1999年,普京下達了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命令。老卡德羅夫響應了普京的號召,他率領一支民兵幫助俄軍打擊叛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穩定了後方秩序。經過三年多的激戰,俄軍終於將車臣叛軍主力消滅,讓他們只能打游擊。
而老卡德羅夫在2003年成功當選車臣總統,開啟了車臣的戰後重建。
艾哈邁德·卡德羅夫
然而,老卡德羅夫只當了一年的總統便死於一場襲擊。車臣叛軍對他恨之入骨,認為他背叛了車臣人。於是藉助2004年5月9日老卡德羅夫出席勝利日閱兵的機會,叛軍頭目巴薩耶夫讓人把炸彈放到了老卡德羅夫的演講臺下,炸死了老卡德羅夫。
這次襲擊讓全世界都感到了緊張的氣氛,老卡德羅夫的兒子拉姆贊·卡德羅夫也因此被普京推上了前臺。
卡德羅夫父子
小卡德羅夫父死子繼
在高加索地區,一個人的宗族勢力往往能決定他的社會地位。任何人都不可能脫離他的氏族和部落。
一個沒有氏族,沒有部落的本地人意味著“不受法律保護”。婚姻,戰爭,工作和復仇均離不開家族和部落的支援,若有人死於和另一個部族的衝突,那麼他的所有親屬都應該為他復仇,這是高加索山民的通用法則。
卡德羅夫家族是車臣的名門望族,又因為老卡德羅夫死於匪徒巴薩耶夫的襲擊,作為兒子的拉姆贊·卡德羅夫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打擊恐怖主義,為父親雪恥的義務。
2004年老卡德羅夫被炸死的時候,小卡德羅夫還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這一年,他剛剛從馬哈奇卡拉大學畢業,普京總統第一時間召見了他,對他表達支援,將他提拔為車臣第一副總理。
事實證明,普京確實在扶持卡德羅夫(此後均為拉姆贊·卡德羅夫),而卡德羅夫也對普京忠心耿耿。在父親死前,卡德羅夫就已經擔任過父親的助理和顧問,後來更是被老卡德羅夫提拔為內務部長助理,總統安全域性負責人等重要職務。
誰都看得出來,卡德羅夫將來會接替他的父親掌管車臣。普京當時被車臣的各種恐怖襲擊攪的焦頭爛額,選擇扶持年輕,忠誠的卡德羅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卡德羅夫在普京的支援下,一步一個腳印,終於在2007年子承父業,成為了車臣總統,並一直持續到今天。
在這期間,他做過車臣總理,安全部門負責人的職務。而當年殺害了老卡德羅夫的叛軍頭目巴薩耶夫也在2006年被擊斃。卡德羅夫上臺後,對殘存的非法武裝進行了嚴厲打擊。
他配合俄聯邦在北高加索的駐軍,以及車臣的武裝力量,重創了馬斯哈多夫的繼承人,叛軍頭目多庫·烏馬羅,最終在14年將他擊斃。
多庫·烏馬羅
在他執政期間,車臣的治安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叛軍殘餘勢力已經大為削弱,只敢在俄羅斯境外活躍。車臣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亂哄哄,充滿暴力的失落之地。
長達十幾年的兩次車臣戰爭曾讓車臣付出了10萬多人死亡的代價。如今,在卡德羅夫執政期間,車臣人已經過上了法制,現代化的生活,車臣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高加索地區名列前茅,民眾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以往遍佈彈坑的土地上遍佈蔬菜大棚,石油和冶金也得到了蓬勃發展,特殊的人文風情也迎來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相比整個俄羅斯,車臣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活力十足。
從2007年卡德羅夫當總統以來,車臣的經濟增長速度長年超過了俄聯邦的經濟增速,車臣的石油產量,鋼鐵產量和發電量增速都位居全俄前列,尤其是車臣的建築業,在全俄具有重要地位。
如今,車臣的人均GDP達到了6200美元以上(19年資料),雖然還比不上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這些大城市,但也足以笑傲全俄了。
卡德羅夫製造的麻煩
儘管車臣人的生活條件比90年代提高了很多,但車臣的發展依舊存在嚴重的阻礙。這其中很多都源自卡德羅夫家族的獨斷專行。
為了建設車臣的經濟發展,也為了讓卡德羅夫家族的執政更加穩固,向其它自治共和國懷柔。俄聯邦政府向車臣地區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援助,而這些資金正是卡德羅夫能夠建設車臣,花錢讓民眾支援他的主要原因。
車臣始終只是彈丸之地,但各項開銷卻如此巨大,要靠莫斯科源源不斷的輸血才能維持正常。這對於俄羅斯聯邦和車臣未來的經濟發展並不是什麼好兆頭。
車臣不僅在財政上需要俄聯邦的援助,在天然氣和電力方面也高度依賴莫斯科。因為實在是囊中羞澀,車臣一直沒能償還俄氣公司和俄電公司的債務,目前已經欠了100多億美元的天然氣費用和3億美元的電費。
俄氣和俄電對拒不還錢的車臣沒有辦法,只能貼著窟窿補下去。莫斯科有很多官員希望車臣儘快還錢,但卡德羅夫時常以“車臣經濟增速高,需要更多扶持”為由賴賬。
俄前總理梅德韋傑夫曾在18年7月敲打卡德羅夫,要他儘快還錢。但卡德羅夫不為所動,反而哭窮,要求俄聯邦免除車臣的債務。
梅德韋傑夫
卡德羅夫和許多前蘇聯國家的政客,寡頭們一樣,作風高調。他時常稱自己為“高加索強人”,在車臣扶持自己的親信。他組建了一支數量龐大的民兵部隊,數量超過4000人,實際上就是自己的衛隊。
加入這支隊伍的人都必須發誓效忠總統普京和他自己。而為了供養這支私人衛隊,卡德羅夫向車臣地區的企業加增了一筆稅,每年可以得到7.4億美元的“軍費”。
卡德羅夫酷愛足球運動,他贊助了莫斯科和車臣本地的足球隊。他喜歡動物,所以乾脆在家裡養了一隻獅子。而為了滿足自己貪圖美色的生活,卡德羅夫甚至允許車臣男人娶四個妻子。
卡德羅夫的部下立即實踐了他的想法。15年5月,47歲的卡德羅夫的愛將,車臣警察總長納祖德·古奇戈夫在已有妻室的情況下,居然又娶了一位17歲的少女赫達·格伊拉比耶娃。一時間成為了俄羅斯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卡德羅夫對俄羅斯的人口狀況很不滿,他希望車臣人和俄羅斯人都多生孩子。在他執政期間,車臣的人口急劇上漲,達到了140萬。而他自己也以身作則,生了10個孩子,還收養了2個孩子 。
人口上漲固然能減少老齡化壓力,擴大市場規模,但卻對車臣的財政增加了新的負擔。
總而言之,卡德羅夫給車臣未來的經濟發展埋下了不少“雷”。要想解決這些困難,還得花費更多的資源,而俄聯邦目前的疲軟狀態很難持續為車臣輸血。
普京忠誠的支持者
卡德羅夫的政治主張偏向保守,和日裡諾夫斯基有的一拼。他與普京之間的友誼非常牢固,是普京將他一步步提拔為車臣總統,也是普京屢次讓車臣拿到了鉅額的財政援助。
卡德羅夫毫不掩飾對普京的崇拜,他將普京稱為“俄羅斯的巨人”,並公開表示,除了信仰,普京在他心中比俄聯邦的法律都還重要。
從擔任車臣總統,嚴厲打擊車臣叛軍開始,卡德羅夫就不大討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反對派的喜歡。很多西方媒體相信卡德羅夫擔任過普京的“打手”。
15年2月28日,俄前副總理涅姆佐夫在莫斯科市中心被人開槍打中了後背,當場身亡。這位被殺的涅姆佐夫生前是一位反對派政客。槍手很快被抓,他供認不諱來自車臣。
涅姆佐夫
儘管莫斯科和車臣都否認與此相關,但依然有很多西方國家認為是卡德羅夫幹掉了涅姆佐夫。不僅如此,西方還相信卡德羅夫在車臣修建了秘密監獄,關押那些被逮捕的俄羅斯同性戀者。
14年,克里米亞入俄後,俄羅斯遭到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卡德羅夫也上了黑名單,被美國製裁。卡德羅夫不為所懼,他告訴媒體:“我們與克里米亞同在,決不能允許任何人欺負俄羅斯人。”
他稱讚克里米亞入俄讓當地居民重新回到了“俄羅斯大家庭”,讓大家過上了好日子,並表示克里米亞日後一定會成為富庶的旅遊中心。
烏克蘭內戰爆發後,卡德羅夫並沒有閒著。他向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親俄武裝提供了援助,並派遣了士兵。這些車臣人和親俄武裝一起戰鬥,打敗了烏克蘭的軍事征討。
當15年普京出兵敘利亞之後,卡德羅夫也追隨普京的腳步,允許車臣人前往敘利亞幫助巴沙爾·阿薩德參戰。因為在敘利亞戰場上出現了不少殘餘的車臣叛軍,而向敘利亞派兵既可以打擊殘餘叛軍,也可以向普京表達自己的忠誠。
對於敘利亞局勢,他公開表示,只有在美國,沙特,土耳其完全撤出敘利亞之後,敘利亞才能實現和平。
20年,當巴黎發生了車臣少年殺死法國教師的事情後,卡德羅夫站出來抨擊馬克龍“比恐怖分子還要糟糕100倍”。卡德羅夫從不缺乏勇氣,在外交方面全力維護著俄聯邦的利益,其強硬程度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乃至於普京總統如出一轍。
馬克龍
如果問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全俄支援率最高的地方在哪裡,很多人肯定猜不到是在車臣。
在12年的俄羅斯總統選舉中,有95%的車臣人選擇支援普京。而在18年大選中,普京在車臣的支援率達到了了96%。這多虧了卡德羅夫長年累月的為普京宣傳,讓車臣人對同為強人的普京擂鼓助威。
普京不在,車臣必亂?
提到車臣,很多人因為思維模式停留在車臣戰爭的故紙堆中,對車臣不瞭解。編造了“普京不在,車臣必亂”的說法,還將卡德羅夫稱為“車臣的安祿山”。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些說法站不住腳。
卡德羅夫對普京的忠誠不必多言,卡德羅夫對俄聯邦,對莫斯科的忠誠也是經得起檢驗的。在關乎俄羅斯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卡德羅夫總是和俄聯邦保持一致的口徑。
卡德羅夫很明白,他的地位,他的財富和私人衛隊,乃至於車臣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俄聯邦的扶持。離開俄聯邦,車臣連公務員的薪水都發不起,車臣的民眾也不會同意脫離俄聯邦。他很清楚那些走錯路的人只會成為下一個杜達耶夫,下一個巴薩耶夫。
至於“車臣安祿山”這種說法更是無稽之談。卡德羅夫在車臣確實勢力很大,但他沒有背叛俄羅斯的打算。跟著俄聯邦可以繼續當總統,吃香喝辣,脫離俄聯邦只能喝西北風,過窮日子。
結語
如今,車臣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卡德羅夫依然是鐵打不動的車臣總統。20年初,有媒體曾表示卡德羅夫會辭去車臣總統一職,轉而擔任北高加索聯邦區全權代表,直接對俄羅斯總統負責。結果卡德羅夫否認了這種說法,看來他將會繼續陪伴普京,活躍在車臣政壇上。
對於現在的車臣來說,要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就必須提高產能,減少對莫斯科的財政依賴,償還貸款。卡德羅夫能不能克服困難,還是讓時間慢慢檢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