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筆者:扶蘇 即便人類如今擁有發達的科技,也很難理解發生在地球上的所有事情。現有的理論知識只能幫助我們解決一部分的難題,但是面對複雜的大自然,人類能夠獲得的線索少之又少。

不過,這並不是一種遺憾,反而能夠成為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在越來越深入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魚類作為水生動物,能夠在水中自由活動,這都得益於它們獨特的呼吸系統和身體構造。

相對於人類的肺部呼吸需要足夠的空氣才能進行,魚類用鰓呼吸的效率更高。鰓中的蛋白絲結構有效地增加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水中氧氣含量適當的話,魚類的生存狀態也更好。因此,很多人認為不存在魚類被淹死的情況,而生物學家則表示事實並非如此。

改變水的狀態是影響魚類生存的關鍵

首先,淹死一條魚很簡單。魚類呼吸的條件與人類沒有太大的差別,都需要呼吸器官的支援,同時也要有合適的介質,比如空氣和含有氧氣的水。

相對來說,世界上不需要鰓就能呼吸的魚是極少數的,所以改變水的狀態才是影響魚類生存的關鍵。曾經有實驗表明,如果將水中的氧氣含量降低,魚類很快就會因為缺氧而死,提高水溫和增加鹽度都會導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從而讓魚類面臨致命威脅。

鯊魚需要依靠不斷運動來獲得氧氣

其次,降低含氧量並不能殺死所有種類的魚,生存在極端環境下的魚類仍然可以繼續生存。但是一部分軟骨魚,其實需要依靠不斷運動來獲得氧氣,鯊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多,巨大的漁網有時會將鯊魚困住,讓這種海洋霸主變得無可奈何,由於進入海洋中的水量有限,它們同樣會面臨窒息的風險。

與此同時,人類追求的山珍海味中,來自鯊魚的魚翅就是其中之一,失去魚鰭的鯊魚掉入海中就會被活活淹死,實在太過殘忍。

動物在不斷適應地球含氧量的變化

最後,呼吸是動物生存的必要活動,而氧氣能夠為其提供重要的支援。雖然地球如今的含氧量遠遠不及億萬年前,但是動物都在努力適應這一變化,從調整自身對氧氣的需求,到改變獲得氧氣的方式,無一不體現著生存的智慧。

在此基礎上,生物學家試圖找到更多有關陸地動物與水生動物的相似之處,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總而言之,生命其實十分脆弱,有時改變一種因素就有可能徹底走向死亡,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影響越來越深刻,我們需要關注到相關問題。

淹死一條魚並不是一件難事,可見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樣需要各種條件的配合。面對複雜的大自然,生命的進化之路,也絕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順利。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知否原著:丹橘暗戀顧廷燁,明蘭挺著大肚子將她遠嫁,做妾甭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