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週末,跟著老梁逛許昌】第175站:禹州方崗栗子溝

文·圖‖梁耀國

禹州市方崗鎮禹山腳下有個叫栗子溝的古村落。清末民初,村裡出了個“中原霸才”王棽(chen)林,如今故居仍在,抽空你不妨去瞅瞅。這一資訊,是同事王武欣透露給我的。

出方崗鎮不久,見路邊有座紅牆金瓦、飛簷走獸的古建築,連忙喊停車,下去觀瞧。山門門頭上的匾額顯示,這裡是方氏總祠堂。門口對聯是:

黃帝佐相方雷公天地至聖

人間方姓一世祖日月同輝

既然敢稱方氏總祠堂,想必裡面肯定有古碑之類的史蹟予以佐證。然而,鐵將軍把門,進不去。見門口牆上留有聯絡電話,試著撥了過去,卻一直無人接聽,只好作罷。

下圖:方氏總祠堂。

行至一丁字路口,看到路邊豎著一塊丈餘高的大理石,陰刻描紅:石坑村,河南省傳統村落。

是一直走?還是右拐?正猶豫間,一白鬍子白眉毛老頭,開著電動三輪車緩緩駛來,連忙攔下問路。老頭說往前走不多遠,有條往西的小水泥路,過了上石坑,下個村就是栗子溝。

我問他為啥叫石坑村。老頭說南邊的角子山出大青石,細膩瓷實,碫鑿出來的石碑、石磨、石磙、石槽等,結實耐磨耐風化。山裡人靠山吃山,經年累月以採石為生,留下來一個個裝天裝地的大石坑。再後來,石匠們落戶於此,逐漸形成了上石坑、下石坑村,它們和栗子溝、尹家門、鄭家門、趙家門,統統歸石坑大隊管。

下圖:石坑村路碑。

謝過頗具仙風道骨風範的老人家,我們繼續驅車前行。走到上石坑村,發現有幾輛修路的施工車堵在窄狹的路上,我們只好停車等待。說也巧,在旁邊一戶人家的後牆上,竟然貼著《石坑村簡介》。我如獲至寶,忙下車細讀起來。其中二至五自然段是這樣描述的:

石坑村因古人在村子南北的角子山和禹山上採石留坑而得名。雖然名字很直白,但在舉人眼裡卻是一個富有田園詩意的地方,“環山十里盡垣牆,風有清聲月有光。故鳥歸林千種囀,閒花遍地四時香。晴雲冉冉霏窗戶,雨水深深漫野塘。更喜天然圖畫裡,牧童點綴幾牛羊。”在他編著的《畏秋樓文集》裡,王棽林把故鄉描繪的如詩如畫。

這偏僻的小山村還是革命老區,據《禹州革命史》上記載,“1948年2月21日,禹縣第二次解放,由於反動武裝殘餘不斷反撲,禹縣縣委和禹縣臨時人民政府於3月中旬遷往縣城西石坑村等地辦公。4月11日,禹縣第三次解放,再由石坑村遷回縣城佛爺廟街路北。”

在禹縣縣委和禹縣臨時人民政府舊址的西鄰,曾是豫西支隊抗日舊址。抗日戰爭後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傑出將領、軍事家,時任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皮定均曾在此戰鬥工作。

最西邊的栗子溝自然村,是王舉人當年南山耕種、北山讀書、編著《畏秋樓文集》的地方。如今,依然儲存著面南朝北三進式四合樓院、讀書的小琅嬛、存水的小石坑——“瓢海”等建築古蹟。

下圖:石坑村簡介。

就在我看簡介的功夫,路讓開了。

急性子的立新立刻把車開成了“燒毛兔”,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風馳電掣般開往栗子溝。路上,我將事先做好的關於王棽林的功課,向夥計們賣弄了一番。

王棽林,生於同治八年(1863年),卒於民國二十五年(1935年),原名森林,字槐三,號角山先生。他自幼讀私塾,勤奮好學,博聞強識,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參加府試,以第一名成績中舉,被考官胡嗣芬譽為“中原霸才”。

儘管王棽林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卻時運不濟,趕上一個社會極其動盪的時代,一生不仕。1898年戊戌變法後,他懷著一腔救世熱血,遊學日本,學習新思想新觀念。“匹夫皆有責,國士更傷懷。守舊行多偽,維新勢已張。”這首五言小詩,抒發了他支援維新的愛國情懷。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既然入仕不成,倒不如撲下身子幹些實事,於是,他創辦了三峰煤礦公司,幫許多人解決了吃飯問題;於是,他創辦了潁濱經舍,發展新式教育;於是,他創設了自治團,並親書大總統袁世凱,調軍隊鎮壓土匪蹚將,還百姓一方平安;於是,他親赴省城,找時任省長張鳳台,撥錢撥糧,以賑災民;於是,他自掏腰包,利用廢棄的石坑,修成可蓄水的“瓢海”,以解決鄉里鄉親的吃水問題。

王棽林幹了很多實事、好事,但骨子裡更具文人色彩。他一生著作等身,著有《民史傳》、《角山文集》、《畏秋樓詩稿》、《認字實不易》、《家訓》等作品,內容涉及經學、史學、文字學、訓詁學等諸方面。其中的《民史傳》,共130卷,專為歷代從事禮、兵、御、射、書、數六藝之人立傳,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此書現被河南省圖書館收藏。

從1919年到1935年,王棽林主筆參與了《禹縣誌》的編篡和修訂工作,義務修志16年,完成成書30卷,約40餘萬字。剛完稿,因積勞成疾而辭世,終年72歲。他在《禹縣誌》序中說,“文章之妙或急索而不得,或無端而相遭,故宜優而遊之言,不可以若是亟也。況史者,千古之事,而期之倉卒之閒乎。”“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不受促迫始留真跡矣,而要之非初意也。”

說話間,車停在了王棽林故居旁邊。

下圖:故居大門。

栗子溝現存與王棽林有關的清代建築群兩處,一處是王棽林故居,其規制按《清工部建築則例》而建,屬小式民間地方建築;一處是王棽林藏書、讀書的地方,分別叫“小琅嬛”和“何陋居”。

王棽林故居大門朝北,門前是一道雜樹叢生的溝澗,對岸即禹山。門樓青石坐基,牆砌青磚,頂扣小瓦,式樣古樸且端莊。進入院內,發現大門東側的房屋已塌,只剩下一圈土坯牆。西側那所屋脊不整,滴水脫落,卻屋樣仍在。若將它們與主房作比較,這裡顯然是王府下人居住之所。

頭進院與二進院之間,被一堵高約丈餘的磚牆隔斷。牆上開有一門兩窗。窗欞子已毀,門鼻上掛鎖。要想進去,必須繞走兩側的過道。

下圖:殘破的主房。

該院有三棟兩棚樓,紅石當基座,青石紮根腳,青磚砌牆,白灰勾縫。北屋是正屋,兩根明柱一柱到頂,支撐起前簷部分。由於年久失修,屋簷下精美的木雕圖案,或脫落,或糟腐,令夥計們看罷心疼不已。

下圖:屋簷下精美的木雕圖案。

從地勢來看,故居北低南高,遞層升高,寓意步步高昇。大門面水,水為財,澗聚財,因此這裡無疑是塊風水寶地。

下圖:石坑——瓢海。

隨後,我們又去參觀了離此不遠的何陋居和小琅嬛。王棽林在他的《何陋居內外即景》一詩中這樣寫到:

南山之北北山南,

小署居士作頭銜。

此地一丘兼一壑,

其人不履亦不衫。

鳥慣籠中閒日月,

魚從盆裡躍江潭。

未須花事多題詠,

但道桑麻即雅談。

此詩陶淵明的味道頗濃,詩人那種閒雲野鶴、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躍然於紙上。

下圖:何陋居。

這處院落中藏書的“小琅嬛”,相比於東側塌了門頭的三孔窯洞,以及西側搖搖欲墜的三間小瓦房,除少了門窗外,基本完好。琅嬛,原意為神話中大帝藏書的地方。王棽林在琅嬛前面加個小字,仍隱喻了他志向的高遠。

在“小琅嬛”的門頭上,嵌了一塊青石碑,上書:

民國乙卯長夏

小琅嬛

主人王氏監築

由此可見,王棽林對這孔窯洞的重視程度。

下圖:小琅嬛。

臨走時,我們在街上碰到了開小賣部的趙天信先生。據他說,解放後王棽林故居曾作為村小學的教室,學校搬走後一直空著,因為是文物,扒也不敢扒,修也沒錢修。假設任其風颳雨淋,再過若干年,萬一一塌,你們想再看恐怕是看不成了。

下圖:趙天信先生。(文首圖片:故居大門全景)

【作者簡介】梁耀國,現就職於許昌市房產交易租賃管理處,河南省雜文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

1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助力重測珠峰!長城炮全球化之路展現“攀登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