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為什麼太空梭的失敗,不能阻擋現各航天機構研發可複用運載火箭的腳步呢,是代價不夠還是另有其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太空梭與可回收火箭之間的博弈!

就在今天我國又有一款全新的運載火箭即首飛成功,它就是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乍一看這款火箭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過幾年它將會大放異彩,因為他是我國為了提高國際商業航天競爭力研發的一款可回收型運載火箭,回收版將在2025年首飛。

結構上面,太空梭我們都非常的熟悉,碩大一架飛機掛在巨大的燃料箱上,航天員的生活區、貨倉、三臺主發動機和兩臺固體助推器。注意,除了這個大罐子剩下部分都可以回收利用。再來看獵鷹九號,以載人為準,這是獵鷹九號一級火箭,二級火箭,還有龍飛船。從結構上就已經可以看出,獵鷹九的整體都是比較簡單于太空梭的。

回收方式,太空梭是軌道級返回,按國際空間站任務舉例,從近地300多公里的軌道返回地面,經過大氣層高溫摩擦減速後,滑翔的方式降落回跑道。而獵鷹九並沒有進入軌道,按海上回收舉例,發射升空到80公里左右後一二級分離,滑翔到最高高度160公里後降落,有人把它比喻成在帝國大廈的樓頂扔一支筆精準的落在一張郵票上!

雖然聽起來很複雜,但對於太空梭技術難度上真的不在一個層面上,我們再來看安全性。太空梭每一次執行任務,都是載人的,並且滿載7人,這也就導致了兩次事故直接導致14人遇難。那麼太空梭有什麼安全隱患呢?我們來看,太空梭與獵鷹九號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一個是直接載人一個是間接載人。太空梭正式服役後並沒有逃逸裝置,大家看這兩個天窗,它原本的設計是兩個逃生視窗,宇航員可以從這裡噴射出去就像戰鬥機。

沒有逃逸裝置直接導致了挑戰者號在火箭爆炸後,宇航員並沒有直接死亡的情況下沒有挽救的方式。再來看哥倫比亞號出事,太空梭全身上下都是隔熱材料,底部的隔熱瓦多達2萬塊,一塊出現問題都會造成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哥倫比亞號事故也是由於NASA的疏忽和僥倖心理造成的慘劇,那麼獵鷹九號呢?獵鷹九號並不是直接載人的,它只是枚火箭,需要載人安裝上龍飛船,龍飛船是有逃逸系統的,1月份SpaceX也做了一次逃逸測試還炸燬了一枚火箭,這跟其他載人專案不過異曲同工,不是嗎?到這裡其實安全性也不必多說了,已經很明顯了,獵鷹九號不過是一枚一級火箭,飛船還是技術成熟的膠囊類飛船,安全性可靠性比太空梭高是無可厚非的。

最後就是經濟,這也是很多人所詬病的,把航天飛沒有省錢套入可回收火箭也不會省錢的理論中,我們來看最基礎的翻新流程太空梭這一部分有250萬個零件、使用的線纜總長長達370公里、27000片隔熱瓦。內部擁有駕駛艙、生活艙、RCS姿態控制模組、龐大的貨運艙等等,可想而知,翻新這麼一個飛行器,工作量有多複雜,每一次翻新投入的人工達到了6000人。單單27000塊隔熱瓦都需要挨個人工檢查,並且除了軌道器的翻新,還需要翻新固體助推器。而獵鷹九在回收入庫後只需要檢視柵格舵的液壓系統,檢查發動機,已經超聲檢查箭體外並沒有過多需要大工作量的地方,並且獵鷹九號的造價也不高,你覺得太空梭跟獵鷹九還能比較嗎?每臺航天飛機造價30億美元,每一次維護就要3-5億美元。

他們兩者從本質上技術上還有回收的方案都截然不同,如果說哪個技術更加複雜無疑是太空梭無可厚非,技術層面上天壤之別。所以,別再用太空梭的失敗來否定獵鷹九號,無論再怎麼諷刺,它的模仿者已經越來越多了,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可回收火箭問世!

10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拜登還沒上任就遇倒黴事!白宮對入侵駭客無計可施,損失恐是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