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宇宙學家沒有完全解釋清楚宇宙的起源一樣,自然科學最大的爭議之一是宇宙的起源問題;美學家沒有徹底解釋明白美的起源,社會科學最大的爭議之一是美的起源問題。科學哲學的測不準原理或認知哲學的認不準原理在宇宙和美的起源問題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對宇宙起源和對美感起源的人類認識符合科學哲學測不準性和認不準性的等效原理或等效性的測不準原理和認不準原理。科學的探索者和愛好者有時覺得人類在科學的認識上幾乎達到了宇宙和美感起源的終點,發出了“宇宙學終結”、“美學終結”的感慨,有時感到人類在科學的認識上還處在宇宙和美感起源的起點,發出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感嘆。新科學哲學的奇妙之處在於一種交叉科學的發現:“終點論”和“起點論”的認識符合科學哲學認識論的等效原理,就像無限大的宇宙和無限小的奇點符合宇宙哲學物質存在論的等效原理一樣。
如果A事物和B事物發生相互的轉化,那麼A事物和B事物不僅符合科學哲學的轉換原理,而且符合科學哲學的等效原理,這說明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凡是符合科學哲學轉換原理的也必然符合科學哲學的等效原理。例如:奇點是宇宙的“原子”,宇宙起源於“奇點”,這就像物質(分子)來源於原子一樣,宇宙的奇點起源論和物質的原子結構論符合科學哲學來源論的等效原理,因此可以說奇點是宇宙的“大原子”。奇點可以宇宙大爆炸過程轉化為宇宙,宇宙可以透過大塌縮過程轉化為奇點,奇點和宇宙既然符合科學哲學的轉換原理,也就符合科學哲學的等效原理。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授予了英國天體物理學家彭羅斯,他和逝去的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共同發現了“奇點定理”,健在的彭羅斯活到了頒獎時刻,而在天體物理學領域成就更大的霍金沒有活到授獎的那一天。例如: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能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奇點透過宇宙大爆炸轉化為宇宙,這一“開天闢地”的過程相當於或等效於能量轉化為物質,宇宙透過大塌縮轉化為奇點,這一“山崩地裂”的過程相當於或等效於物質轉化為能量。物質和能量既然符合科學哲學的轉換原理,也就符合科學哲學的等效原理。
如果A事物和B事物屬性符合科學哲學的等效原理,那麼A事物和B事物屬性既可能符合科學哲學的轉換原理,也可能不符合科學哲學的轉換原理。例如:構成分子的原子和構成宇宙的奇點符合科學哲學尺度論的等效原理,構成分子的“小原子”和構成宇宙的“大原子”能夠發生相互的轉化,分子中的“小原子”轉化成宇宙中的“大原子”,宇宙中的“大原子”轉化為分子中的“小原子”。固體冰、液體水、水蒸氣符合科學哲學物質形態論的等效原理,而三種形態的水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能夠發生相互轉換,因而符合科學哲學的轉換原理。例如:原子結構和太陽系結構符合科學哲學結構論的等效原理,這是因為原子核像太陽系中的太陽,電子像太陽系中的行星,電子圍繞原子核轉就像行星圍繞太陽轉一樣,早期發現原子結構的物理學家將原子結構稱之為原子的“太陽系結構”。然而,由量子力學主導的原子結構不能轉化為由經典力學主導的太陽系結構,反之,由經典力學主導的太陽系結構不能轉化為由量子力學主導的原子結構,或者說原子和太陽系結構不符合科學哲學結構論的轉換原理。
任何一個哲學體系如果沒有提出美的夲質和美感來源問題的解決方案和答案,那麼這會是一個殘缺的或沒有說明力和表現力的體系。黑格爾的《美學》、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專門論述了美和藝術哲學問題,馬克思創立的實踐美學理論零散地分佈在馬恩全集的文章和書稿中。除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大體系——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以外,實際上還存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第四大體系”,即:馬克思主義美學,如果將馬恩唯物辯證法哲學看成是基礎理論部分,那麼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和美學可以看成是應用理論部分。
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基本特點是把美的起源與人類歷史和現實的實踐結合了起來,以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分析美的客觀性和美的主觀性的相互關係,把美的夲質看成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的夲質,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不僅改變了外在的客觀世界或自在之物,而且改變了內在的主觀世界或為我之物,只有人的感官和感性認識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起來,才能形成能欣賞音樂的耳朵、能陶醉鮮花的眼睛、能舞動歡樂的手足。人們對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只有在脫離了原始、粗糙、物慾的需求之後才有獲得,這說明美的夲質和人的夲質符合文化哲學本質論的等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