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拜登當選後,歐盟歡呼雀躍,好像一下子好日子要來了一樣。而且,看起來歐盟好像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樣,試圖透過調整對俄關係來換取美國對華經貿投資的預設。

果然,拜登還未上任,就開始對歐洲盟友指手畫腳了。

歐盟為何現在積極推動並要在如此短的時間裡與中國談成投資協定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三點:

一、特朗普政府的反覆無常讓歐盟意識到,歐盟必須另尋出路

特朗普上任四年,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國家一度想諂媚特朗普,並據此惡化了對華關係,延遲了雙方的一些合作。然而,現實很打臉,最終特朗普沒有接歐洲拋去的橄欖枝,而是變本加厲,這讓歐盟很受傷。

從2017年到2018年,歐盟主要國家都在糾結中度過,直到2019年開始,德國、法國才逐漸回過味,並且再次開始積極發展對華關係。之前幾年,歐盟對中歐投資協定很保守,總想讓中國做更大讓步,但現實同樣比較打臉,中國經濟比歐盟想象得紮實很多。

尤其是這次新冠疫情,再次讓歐盟認識到,與中國合作只有好處沒壞處。而且,在中美經貿方面出現問題時,恰是歐盟佔領中國市場的良機。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歐投資協定才在今年下半年突然談判加速。根據中歐雙方的計劃,是要在2020年底完成談判。根據時間推算,現在中歐應該已經接近完成了談判,只是是否會有變數要繼續觀察。

二、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已經見了天花板,歐盟經濟必須重視中國市場

無論美歐發達國家在意識形態上是多麼傲慢,他們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歐美髮達國家的市場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已經見了天花板。見了天花板,意味著增長空間很有限了,這次新冠疫情更是出現了衰退。

所以,對歐盟來說,要想發展必須想新路子。

在因新冠疫情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的時候,哪個國家快速實現復工復產並恢復了強勁正增長?只有中國!在全球陷入疫情困局的時候,哪個國家給全球提供了強大的工業物資支撐?還是中國!誰是全球第一大市場和第一大潛力市場?依然是中國······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盟重新與中國積極推動中歐投資協定,那是大勢所趨,是最正確的選擇。

三、中國是未來全球工業和資本的最大輸出口,歐盟經濟需要這個出口

國際局勢發展到當前的局面,其實明眼人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只能中國來推動,其他沒有任何國家有這個能力。只有中國用自己的工業輸出能力去幫助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才能開拓出新的市場。而伴隨工業輸出的則是中國平臺的資本輸出,歐盟沒有這樣的平臺,只有“借船出海”這一條路。

其實,之前歐洲國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中國成立亞投行之時歐盟國家紛紛加入就是這個原因。只是,後來因為意識形態、政治因素有所反覆,現在歐盟要和中國簽署中歐投資協定,其實是對這一認識的延續。

那麼,美國試圖阻止中歐投資協定又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不同,特朗普政府是想在經濟上遏制中國,拜登當選後立刻就對外表示,他上任後要在極短的時間裡與盟友在經貿領域達成圍堵中國的一致意見。有這樣的背景,如果歐盟在拜登上任前就和中國達成協議,那豈不是拜登還沒開始就“失敗”了嗎?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才主動插手,向歐盟施壓暫緩中歐投資協定。現在,拜登政府已經開始公開主動施壓,對於想盡快修復對美關係的歐盟來說,這個壓力非常大。

一、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已經是歐盟諸國的共識

中歐的投資協定從開始談到現在已經經歷了7年,也就是說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開始,中歐就開始談,那個時候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歐洲國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製造2025”計劃都很感興趣,但後來中歐投資協定一直談談停停,未能獲得實質性進展,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原因。

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控制住疫情而歐盟成了疫情震中後,事情開始發生質變。今年5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明確表示,在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將把外交重點方向放在中國,並把中歐投資協定作為雙方重點合作內容在今年完成談判。種種跡象表明,儘快達成中歐投資協定已經是歐盟的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有與中國達成協議的主觀願望,哪怕有美國政府阻撓,歐盟堅持自己的可能性依然是較高的。

二、拜登還未上任,歐盟就是想打這個時間差

7年時間,前面六年多都不積極,為啥要在這半年裡積極談妥?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大選的因素。歐盟應該早就考慮到了,拜登勝選後阻撓協定的可能,所以希望在拜登上臺之前就結束談判。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政府還未上任,就開始干涉中歐投資協定的原因,他希望歐盟與美國一起遏制中國,而非早早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

對拜登政府來說,生米煮成熟飯,事情就不好辦了。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生米的確快煮熟了!

根據最近幾天的訊息,情況也是相對樂觀的。12月18日,外交部曾宣佈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經到了最後階段。王毅國務委員12月21日也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有望達成一致。一旦結束談判達成一致意見,哪怕中歐雙方沒有簽署協議,拜登再想阻止也就難了。

三、歐盟已經為此做了政治安排

其實,為了達到政治平衡,歐盟已經早早做了政治安排。

一方面,歐盟不惜惡化對俄關係,在白俄羅斯問題上與莫斯科撕破臉,默克爾甚至衝到了前臺批俄羅斯。這一切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找政治平衡,歐盟試圖透過打壓俄羅斯來獲得拜登政府的認同,從而快速修復歐美關係。

那麼,歐盟主要國家在做這兩件事的同時,就是加速了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並且要把之前六年多沒談成的事在半年內搞定,這就是非常玄妙的政治安排,德國、法國等主要歐盟國家是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生米做成熟飯的。

不過,美國顯然對歐盟內部還是有較大影響力的,所以現在不但是美國公開向歐盟施壓,歐盟內部也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一些歐洲議員認為,中國還未解決所謂強迫勞動問題,因此歐盟應該放緩與中國達成投資協議。

幾名歐洲議員及中國問題分析人士指出,擔心歐盟,尤其是與中國貿易關係最深的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為了趕在年底前達成協議而將所謂勞工問題置於一邊。他們敦促歐方推遲與中國的談判,先和美國拜登政府就共同的對華策略進行磋商。而歐洲議會對於批准任何中歐協議有著發言權。

看到沒有,這些歐洲的議員要求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把談判放緩,這顯然就是美國的意思了。所謂的勞工問題,那不過是政治由頭而已。這裡的阻力在於,如果歐洲議會反對的力量太大了,那麼中歐協定就是結束談判,也可能無法在歐洲議會獲得透過,這應該是中歐投資協定最大的風險所在了。

事實上,美國如此阻止歐盟是有很大私心的。美國是因為政治上要遏制、打壓中國,所以不願意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如果歐盟與中國達成了高標準、高水平的投資協定,意味著中國單方面向歐盟做出了包括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承諾,如此歐洲就可以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那當然就不利於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市場競爭,會傷害美國的利益。

其實,美國的算盤是,與歐盟等盟友一起,逼中國簽署一致的協議。然而,問題是,那樣歐盟還能獲得競爭優勢嗎?當然就不能了!何況,中國不可能接受美歐的威脅,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了。

如今,中國已經與其他14個國家一起達成了RCEP協議,中國東盟自貿區也在進行2.0版的升級,如果歐盟再不抓住機會,損失的將是歐盟產品在華的競爭力和對外的投資機會。

因此,現在關鍵要看默克爾和歐委會能否有魄力頂住美國的政治壓力了。如果能頂住,則一切都好說;如果頂不住,這事一旦擱淺,中歐關係未來必遭破壞,損失最大的還是歐盟,歐盟自主性將會大打折扣,未來會被美國嚴重壓制。

考驗默克爾的時候到了,有這個魄力嗎?

12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只要你自己不肯認輸,再大的困難也都無法將你撂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