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的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應該考慮自身利益還是國家利益,一直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按照龍應臺的教育理念,逼著孩子讀書,就是為了他有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而不是被迫謀生,這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一旦這個孩子是北大清華的學生,因為揹負著大家更多的期待,如果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只看收入的工作,可能就讓人感覺這些人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對不起國家對他們的培養。
12月25日晚,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中,一位剛從清華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參加選秀,引發了關於“清華高材生放棄學業來選秀是否值得”的討論!這位清華的學霸,帶來了一首原創歌曲《棟樑》,致敬兩彈一星的元勳們,但是當他唱完,四位導師並沒有給他多少鼓勵,而是質疑他為什麼放棄學術研究做歌手?現場一度十分尷尬,這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有人支援他的選擇,有人譴責他不負責任。
一、清華學霸潘超:我在清華不快樂,音樂讓他解脫
根據潘超的自述,他之所以放棄學業和學術,是因為在清華並不快樂,甚至讓他焦慮,所以他透過音樂給自己疏解,這是他最後的視窗,他也想透過這個舞臺,證明自己可以。
潘超考上清華大學,是幸運的,也是他努力的結果,一直以來,他都是活在別人的“讚揚”中的,但是並沒有找到自我,所以當他在清華大學這個高手如雲的學校,才會感動壓力和焦慮,因為自己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也就缺少了學習的“內驅力”,當他不感覺自己不再那麼優秀時,別人的掌聲和讚揚,反而使他更加焦慮。
這讓我想起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徐凱文曾經在演講《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時提到:30%的北大新生因為“空心病”而厭學,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
潘超的自述,正是這種“空心病”的體現。
二、導師甄子丹:太自我了,對不起好多人
在幾位導師中,甄子丹的批評更直接犀利,他直言能上清華大學這樣的學府,不完成學業,不去搞研究,不去給社會、國家做出貢獻,這樣做太自我了,對不起太多的人了,太令人心痛了。
在甄子丹看來,潘超的演唱,根本沒有達到能“混娛樂圈”的水準,不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去努力,而是選擇唱歌,這太令人心痛了。喜歡唱歌沒有錯,但是喜歡唱歌,並不代表非要當成一個職業。
最後,甄子丹沒有給潘超投票,也許他想讓他“迷途知返”吧!
三、網友:利用清華大學的身份,參加選秀,來錢快!
雖然在網友中,也不乏支援潘超的人,但是更多的網友,則是指責潘超這樣做,國家的培養白浪費了。雖然這讓人感覺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但是不要忘了潘超是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國家在他身上投入絕對比一般學生要多很多,而且研究生的很多費用和補貼,也都是國家提供的,這樣的選擇,確實是浪費了國家的“培養”。
有人也進一步指出,學生做學術,是需要付出很多的, 而且付出和收入遠不成正比,潘超想憑藉自己的顏值和清華大學的牌子,走一條“來錢”更快的道路,這也是當今社會價值觀的一種體現,網上那些直播帶貨的大V,一天的收入就比科學家一輩子的收入還要多,他們為國家做出多少貢獻?而且有人還三觀不正,滿口髒話,又帶壞了多少人?
如果潘超真的喜歡唱歌,想透過選秀走職業道路,又何必要強調他的清華大學身份呢?
四、氫彈之父于敏:搞氫彈與我的興趣不符,但對祖國的熱愛壓過了興趣
非常有諷刺意味的是清華學霸潘超原創的這首《棟樑》,雖然是致敬兩彈一星的元勳們的,但是他可能不知道氫彈之父,北京大學畢業生於敏的一段話:我也許有點天賦,但不是很聰明。氫彈很難,涉及很多學科,不是很符合我的興趣,但愛國主義壓過興趣,當時我就答應了。
在朝鮮戰爭爆發後,杜魯門一句“不排除在朝鮮戰場上使用核武器”,讓中國人意識到沒有核武器,中國就永遠無法成為強大的國家。在這種背景下,剛剛在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的于敏,臨危受命,在沒有留過洋,對氫彈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服從分配,放棄了榮譽和前途,隱姓埋名,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這一隱,就是28年!他的名字和他從事的事業一起成為國家最高機密!老一輩北大清華人的選擇,是不是讓有些人汗顏?北大清華的責任和擔當,去哪裡了?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自己怎麼選擇,也許是自己的事情,但是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衛家?既然上了清華大學,無論是國家還是他的父母,都不是希望他未來去當一位歌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