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兒時遊戲之五——打沙包

打沙包,也叫丟沙包或扔沙包,是小時候玩得較多的遊戲之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你可能沒有一個上發條的那種小汽車、小火車,也沒有能發聲的洋娃娃,但一定會擁有一隻花花綠綠的小沙包。

記得上幼兒園大班就開始玩這種遊戲,從仁壽裡的省委幼兒園,到西七路的西安小學,再玩回建國路的26中,不知不覺就玩了成十年。那種前打後扔、左躲右閃、又跑又跳、連喊帶叫的歡快,至今還縈繞於腦海。

記不清第一個沙包,是母親還是保姆陳姨給縫的,後來反正自己便學會縫了。那個年代艱苦樸素慣了,普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孩子大人們的衣服,常會補丁摞補丁,大人穿完小孩穿,老大穿過給老二、再給老三。加上娃們家匪(西安方言:淘氣),衣物常會被磨爛刮破,家裡少不了針頭線腦和用於縫補的舊布料。

其實那陣子父母很忙,文革開始家裡就不敢用保姆了,所以吃喝拉撒、縫補漿洗,許多時候要靠兄妹五個自己完成。大約上小學五年級時,我就開始學著做飯買煤和補衣物了,三個妹妹則更早。雖然粗針大腳,但縫個沙包還綽綽有餘。翻出較厚實、大人不用的舊布條,搭配好花色,鉸成六塊5-8釐米正方形的布塊,密密匝匝地縫在一起。到第六塊時,留一條邊先不縫住,將毛邊翻到裡面,裝進大半袋事先準備好的沙粒,再將最後一條邊縫住,一個漂亮的小沙包就圓圓的做成了。

打沙包的玩法很簡單,學校操場、院子空地,有個十五、六米多長、大致五、六米寬的地方,兩頭畫上線,最少三個人以上,人多分成兩隊;通過出手心手背或石頭、剪刀、布,決定誰或哪個隊,先扔沙包和躲(接)沙包,接著就可以盡情地玩了。

基本規則是由"投手",站在兩條端線外扔出水包,打中對方身體任何部位,被打中的人即淘汰出場;接沙包的可以左右、前後奔跑及包括跳起來躲閃,同時也能在空中接住沙包,這樣就可多得一條命,或讓被擊中的同伴有重新再上一次場的機會。 另外規定,打沙包的人讓自己隊友從對面接住沙包,可喊一聲"停!"場上的人便不能移動,任由扔包者打了。全隊人都被打中,兩隊互換角色繼續進行。

打沙包,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十分熱鬧,既能增強孩子們的跑跳、投擲和反映能力,還能增進他們的團結互助和友愛精神,培養動手能力和學會個個擊破、有效戰勝"敵人"的辦法。比如"投手"要想怎樣"虛晃一槍""引而不發""乘敵不備"擊中活靶子;"接手"則如何能"東躲西藏""故做姿態""迷惑敵軍"從而躲過發射過來炮彈。但不管怎樣"負隅頑抗",躲沙包的總會"全軍覆沒"。而"投手"渴望早點贏來的勝利,就是興高采烈地去當沙包的活靶子。

打沙包遊戲的起源,目前還不知所終。有人推測它起源於遠古,是人類祖先用石頭打獵演化而來的。除了打沙包之外,沙包的玩法和作用還有許多。如用沙包來跳房子、當毽子踢,單手拋高玩"抓子",雙腳夾住跳起收腹向前丟擲,比誰扔得遠等等。由於打沙包的遊戲有利於兒童骨骼、肌肉的生長髮育,促進血液、呼吸、消化系統的新陳代謝,能有效提高人們的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加之參與性、趣味性較強,因而長盛不衰,流傳至今。

打沙包,打沙包,沙包沙包飛得高。

扔過來,扔過去,跑來跑去快閃開。

儘管現在能瞧見玩它的場景少多了,但打沙包的遊戲還是被不少幼兒園和小學列為教學和活動的內容。不過沙包裡可能裝進去的已不是沙子,而換成了紅豆、綠豆或米粒,那打沙包的兒歌還在小朋友之中傳唱。

郝小奇,筆名、 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書長、西安日報社社長。高階編輯職稱,現任黃土畫派藝術報執行總編。

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裝臺》:從被罵潑辣,到被富二代寵上天!刁菊花,憑什麼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