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模仿古玩鑑定的傳統鑑定方法,
就是按照每一品種的古玩所具有的特徵總結出的許多道道,
或是透過對某些特徵細節總結出一些招數,
按照這些說道和招數作為真偽的判別。
其實,這是一個很低層次的鑑定方法,當今這麼多人買古玩上當。
從根兒上講,很大程度是這種方式造成的,可惜這種方式當今還是主流,幾乎大家都如此,還在流行。
當你走進拍賣預展廳的時候,經常有“專家”裝模作樣的假行家,
穿著入時、擺著“譜”拿著“勁兒”的人,好像有多大學問,
帶著手電筒、顯微鏡、放大鏡等,抱著一個器物翻來覆去的又照又看。
可以從觀看拍品的舉止就能大概判別出來其鑑賞的能力,看著就覺得好笑。
他們手裡抱著的東西本來就非常開門,老遠就看出來了,真不明白他們還在那兒裡裡外外仔仔細細地看個啥。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介紹文物鑑賞類的好書太少,回憶起來,關於文物鑑定的書籍明代曹昭(明仲)著有一本《格古要論》,
民國期間,趙汝珍所著的一本《古玩指南》。
這本書原本並沒有真正的學術地位,更談不上嚴謹,
因為多年來一直沒有相應的入門古玩專業圖書的原因,致使此書自出版以來,一直暢銷,70多年來不斷有出版社不斷再版發行。
初入門學習古玩的人可以讀讀此書,但對書中的各種“招數”還是要謹慎對待。
而王世襄先生他只需要看一眼,就“一眼明”,心裡就明白了,
從側面看,他人“一打愣”一愣深,像打了個激靈似的就看清楚了。
為什麼這樣呢?
其實,自古對這種鑑定就有一種叫法:“望氣”。
所謂的“氣”就是“氣韻”,實際上它是透過看被鑑定器物本身,看到它背後的精神世界,氣韻表現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
此種鑑定的方法實際上才是最本質最精準的,把握住的是整體的氣息。
所以“望氣”才是鑑定的正道。
對於“望氣”王世襄先生在《錦灰三堆》中有一篇論文做了專門講述。
在這篇文章中他很謙虛、客氣,但講到了問題的實質。
那篇文章初讀起來似很簡單,但實際卻不簡單,是一篇值得慢慢品味、體會的文章。
王世襄先生在他見過的器物中,對其中的90%根本就不吭聲,沒表情,不置可否。
不用說了,這樣東西根本都犯不上廢話。
應特別說明,他看了不吭聲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新的或是假的,但肯定是不夠藝術品的標準。
在王先生眼裡,藝術水準第一位,藝術品不分新老,不分時代。
凡是看見藝術水準不高的甭管年代月多老他都沒有表情,不吭聲。
如果他看上一件不錯的,他標準的肯定語就是:“嘿,好”這麼兩個字。
如果若是特別打動人的、是不得了的絕品,則加兩個字“嘿、嘿,真好!”若這件器物是古物則再加上一個斷代,如“夠元(代),夠明(代)”。
古玩界歷來有這樣的說法:玩古玩沒有不打眼的,沒有不上當的。
可是這麼多年來,在王先生看過的不計其數的器物中,還沒有發現王先生看錯東西上了當的事。
他的圖書中著錄了那麼多藏品,在社會上出版發行了這麼多年,也沒聽到有誰說某件東西整個兒是個“瞎活兒”。
透過物質的表面現象深入本質的“望氣”境界,當然是古玩鑑賞的最高層次,絕非人人能做到,客觀地說,是沒有多少人能做到。
更準確地說,是沒有幾個人能真做到。
王先生能行,是因為底蘊深厚。
他從小涉獵中國文化,首先研究中國書法和繪畫,氣韻和精神在書法和繪畫上的反映最為鮮明。
在此基礎上,他又研究青銅器、漆器、佛像、造像、樂器、竹刻、傢俱,融會貫通,
捕捉到了這些器物間內在相應的聯絡和時代精神之間的關係,找到歷史脈絡,因此能站在高階,
不是著眼具象,而是放眼宏觀,對各類藝術品和鑑定品加以審視判斷,
透過器物的表象看到時代特質和藝術水準兩個本質。
所以,從宏觀而言鑑物,還得靠“望氣”。
氣韻和器型是時代的反映,人脫離不了時代的大背景,
只要你把握住時代氣息,再有能力、再狡詭的造假者,也難以超越歷史,完整復現當年的氣韻。
“望氣”之準,道理即在於此。
王先生評價藝術品,一看歷史價值,二看藝術水準。
對不同門類不同品種的藝術品,有他自己的標準。
多年下來,我對王先生的評價標準漸漸有了體會,簡介如下:
好畫抓人,動人心魂,靠的是精神頭。
他所謂的有“景兒”,就是畫得生動有精神,當然單單如此解釋“景兒”是不全面的。
“景兒”似抽象,實很具象,是整體的詮釋,但又是核心,是一幅繪畫在筆法、構圖、色彩、題跋各個方面無可挑剔之後,
整體和諧統一而出現的效果,是最高階段的審視,並不是忽略細節,而是所有細節到位後的綜合表現。
“味兒”對於器物,王先生說好的東西要有“味兒”。
這個“味兒”在漢語裡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詞,什麼東西一旦有了“味兒”,就意味著達到相當的成就和境界了,
如說一件傢俱“明味兒足”,是對這件傢俱最高的評價了。
“神”書法,王先生說好的書法作品應有“神”。
書法能夠做到有神的太難了。
應當說明:能否有“神”與書體無關,並不是說只有草書才能有“神”,任何書體的書法寫好了,都能有“神”。
王先生曾讓我以錄音的方式記錄下他對書法的一些見解,時間長近一小時,
除了論述了理論之外,他還談到了對當今書法發展的一些看法,
他認為,一個人沒下過苦功夫,書法不可能成事,更不可能成為書法家。
他提到書法家應具備的幾個客觀標準:
一個稱得上書法家的人,應該能寫好史上各體的書法,對歷史上重要的名家名帖都能臨摹到位,
在此基礎上要有所創新,要創出完全屬於自家風格的字型。
還有最後兩點極其重要也更難:
對中國書法歷史有精到的研究和貢獻,例如啟功先生解讀了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書法家必須有深厚的古文和文學功底,
有吟詩賦詞的功夫,詩、詞、對聯、序文、跋文都能自己撰寫,
不能像現在有的“書法家”,只會抄寫歷史上古人的東西。
能做到有“景兒”、有“味兒”、有“神”的藝術品,
不論型別,不論新舊,能存世到現在的,比例相當少。
玩藝術品的人經過時間的沉澱,慢慢了解深入,最後能看出有“景兒”、有“品”、有“味兒”,
實際上是判定藝術品好壞與否的最核心本質。
能到如此鑑賞境界,自然是要見過相當多的珍品。
如今拍賣會很多。
每到拍賣季節,不少收藏家都能收到很多本圖錄。
每年一個拍賣季能有幾千上萬件拍品,一大摞幾十本圖錄,看都看不過來,
怎麼從這麼多的拍品中“刨出”東西,還不耽誤太多時間,是一個難題。
王先生看圖錄的方式挺有意思。
20多年前,王先生就能接到海外如佳士得、蘇富比等寄來的圖錄。
不像大多數人一頁一頁細看,王先生看圖錄就像魔術師洗撲克牌一樣,從圖錄第一頁起“唰、唰、唰”地直序快過到最後一頁,
反覆兩三遍,看一本圖錄加起來大概也用不了五分鐘,
中間突然看到中意的便“啪”地一下按住,一定是一件不錯的好東西,其速度就是如此之快。
好東西絕對跑不了,也用不著為破爛浪費時間,足以說明前文所寫“一眼明”的鑑賞力之高、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