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看看在全球到處駐軍、最喜歡惹是生非的美國大兵,貌似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但其華麗的袍子下面其實是一身蝨子,弄得自己渾身不自在不說,甚至還有更厲害的武器在隨時恭候著美軍。
近日,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週五晚上19點,多達17枚卡秋莎火箭一次性齊齊再次射向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南部,一處伊拉克美軍空軍基地。早在今年6月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一處美軍軍事基地,也曾經遭到3枚卡秋莎火箭彈的襲擊。今年以來,駐紮在伊拉克各地一共5000名美軍的基地所在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等地,已接連受到來自不明襲擊者發射火箭彈等武器的大量“問候”。
據現場目擊者訊息,這批火箭彈似乎是從摩蘇爾發射的,打擊目標對準了位於卡亞拉的伊拉克美軍軍事基地,該基地駐紮了美國領導下的各國聯軍,正在幫助伊拉克軍隊打擊所謂的“伊斯蘭國”組織殘餘勢力。據悉當時基地內正是晚餐開飯時間,大批士兵在進餐時突然聽到空襲警報,隨後爆炸聲四起,基地附近到處都是濃煙和烈火,餐廳內美國聯軍四散逃離現場一片狼藉。目前還沒有組織宣稱對此事負責,也不清楚是否真有火箭擊中了該基地。
隨後五角大樓釋出安民告示,表示沒有任何美軍在這次襲擊中受到傷害,並強調美軍不會被類似的襲擊所“嚇退”,但是此舉依然引起了中東地區及外界高度關注。
俄軍事專家表示,近期約1000名美軍剛從敘利亞北部地區,撤到了鄰國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地區,轉眼就遭到了火箭突襲,這實際上是來自伊拉克各武裝力量方面對美軍發出撤軍的嚴重警告,如果再不撤離伊拉克的話,未來美軍將遭到更多的類似襲擊,到時美軍想撤退都撤不了,恐怕得永遠“留”在當地了,如果襲擊者發射火箭彈等武器瞄得更準一點、發動襲擊的頻率更高一些。
這次襲擊發生在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也是該國北部的最大石油中心,在伊拉克衝突爆發初期一度被某極端組織佔領,但隨後被美軍支援的庫爾德武裝收復並一直控制到現在。但近期美軍宣佈從敘利亞北部撤兵後,近千名美軍特種部隊分批轉移到了伊拉克庫爾德武裝所在地區,並打算長期駐紮。
但此舉立即遭到了伊拉克人的強烈反對,伊拉克防長第一時間明確發出警告,不同意美軍繼續增加在該國的駐軍,只給這批美軍用一個月時間進行輪換調整。與此同時,與美軍有不共戴天之仇恨的伊拉克民兵發出了武力威脅的訊號。
在此次襲擊發生之後,雖然沒有任何武裝組織宣佈對此負責。但俄軍事專家分析認為,極端組織、伊拉克民兵都可能是襲擊發動者,但是考慮到極端組織目前已經受到美軍重大打擊,基本上已經無力發動大批遠端火箭炮的攻勢,因此襲擊者最有可能是來自伊朗該國所支援的伊拉克民兵武裝組織。近期親伊朗的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多次威脅要求美軍撤兵,而在伊朗多年進行佈局的代理人武裝力量培植下,該武裝力量在伊拉克有著高達數萬人的兵力並且裝備精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管是在伊拉克境內的美軍也好,還是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地繼續駐紮的美軍也好,此起彼伏的各種襲擊打擊,即便不是每次都能對美軍帶來士兵戰損,但也對美軍造成了事實上的巨大心理壓力。根據美國媒體近期報道,在過去的6年中,已有超過45000名退伍及現役美軍自殺。換句話說,美軍的自殺人數已達到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的死亡人數總和(約6100人左右)的數倍。
而面臨著明年美國大選腳步的逐漸到來,還在做著連任美夢的美國三軍統帥,並不想在中東地區把事情搞大,美軍被襲擊吃點小虧那怕是戰略無人機被擊落,也只好先忍一忍。但是換成任何一個哪怕是孱弱的對手,會輕易浪費任何一個打擊美軍的機會嗎?(潯陽江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