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終於迎來了大結局,隨著田建赤裸上身,獻出玉璽,乞降以保田氏平安,漫長的《大秦賦》終於要結束了。
全劇的重點所有人都知道,大秦一統天下,但真的看到這一集的時候,心中還是能升起無限的感慨,秦始皇的前半生真的是不容易呀。
自己出生的時候,父親是一個落魄的秦國王孫在趙國做人質,三歲的時候父親拋下他和母親獨自一人回到了秦國。
嬴政和母親相依為命,隨時都會被趙人殺掉,就這樣擔驚受怕的在趙國過了六年,九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父親,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爺爺。
九歲之前的遭遇,嬴政的確算不上一個幸運的人,但自從嬴政回到秦國之後,那就徹底開掛了,呂不韋把一切都設計好了,就等嬴政坐上王座了。
然而當只有13歲的嬴政坐上王座的時候,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最終的結局,居然還是比不過仲父呂不韋,因為呂不韋為自己做的太多,而他為身後事又做的太少。
(01)備受限制的前半生《大秦賦》用了太多的篇幅,講了呂不韋趙姬嫪毐之間的各種八卦傳聞,感情糾葛,這種戲份太重,嚴重影響了呂不韋這個人的謀略。
呂不韋的謀略可以說是非常深的,而且他投資贏異人這一招,真的是個險棋,稍有不慎就會一無所有。
嬴政出生的時候,是秦昭襄王時代,這是秦國待機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超長待機在位置上坐了56年,此前他已經熬死了一任太子,而現在的太子是安國君。
屬於本來完全沒機會上位的,整天花天酒地,太子一死,在楚系勢力的幫助下,居然坐上了太子之位,做太子歷來都是有風險的。
而此時的呂不韋投資的異人,還僅僅只是安國君最不起眼的一個兒子,你的確保秦昭襄王死後,傳給安國君,安國君死後才有可能傳給異人,最終位置才可能到嬴政手裡。
一切在嬴政茫然懵懂的時候就已經安排好了,呂不韋的謀劃是很冒險,但是冒險之中也有著勝算的穩定,勝算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華陽夫人代表的楚系,一個是秦國穩定的傳位制度。
憑藉都華陽夫人楚系集團的瞭解,呂不韋知道,只要讓異人認了華陽夫人當兒子,安國君這邊都是靠著華陽夫人才坐上太子的,讓異人成為太子更是不在話下。
還有就是秦國王位傳承製度,異人回國後一旦確定了成為華陽夫人的樣子,很快就被確立了太子繼承人的身份,這一點很重要,防止有什麼意外發生。
之後嬴政回到咸陽也是這待遇,很快就被確立為繼承人,這樣的制度也是秦國在血的教訓中換來的,提早確定好繼承人,對於穩定局勢是非常有必要的。
果然嬴政的爺爺登基三天就死了,幸好異人穩定上位,之後異人做了三年王位也死了,短短四年,嬴政從趙國那個無依無靠的小男孩,變成了天下第一強國秦國的王,這樣的人生過山車,日後的千古第一帝值得擁有。
但登基只是開始,沒親政的秦始皇,基本上是沒什麼權力的,終於夏太后去世了,弟弟成蛟也叛逃到秦國了,趙太后和嫪毐的事,最終東窗事發。
藉著這個機會,嬴政一舉搬倒了兩大勢力,趙太后勢力和呂不韋勢力,從親政開始,嬴政就牢牢的把權力抓在手裡。
(02)老人秦始皇把權力緊緊抓在手裡的嬴政開始了他經天緯地的事業,他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沒有那些曾經壓制(幫主)過他的人,他一樣可以成功。
嬴政很厲害,他成功了,戰勝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為了彰顯自己,他還給自己起了個最牛的稱呼叫做皇帝,意思就是功勞超過三皇五帝。
但秦始皇再牛,他也會敗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時間,時間可以打敗一切,自從知道了那些號稱能煉丹的術士都是假的之後,秦始皇一怒之下,把術士們全部坑殺了。
但隨著年紀秦始皇也開始慢慢變了,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心裡盤算著是該把接班人確定下來了,這本來是個簡單的事,卻沒想到因為秦始皇的一個念頭,而開啟了雞飛狗跳模式。
秦始皇的這個念頭就是廢長立幼,這在古代中國,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中國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廢長立幼本身就是王綱鬆弛的一種表現。
歷史上,老父愛幼子,廢長立幼的事比比皆是、舉不勝舉:漢高祖劉邦(廢長子劉盈立幼子如意失敗)、漢武帝劉徹(殺長子劉據立幼子劉弗陵)、曹操(一度想廢長子曹丕立幼子曹植,後來放棄)、袁紹(不立長子袁譚立幼子袁尚)、劉表(不立長子劉琦立幼子劉琮)……簡直可以寫一部廢長立幼的,朱元璋倒是沒廢長,但是立幼了,他把皇位傳給了。
男人愛幼子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普通家庭還好說,這要是生在帝王之家,弄不好就是大規模的流血衝突,歷史上這種事情太多了,秦始皇之前和之後都曾發生過無數次。
那麼男人為什麼總喜歡幼子,動不動就要搞廢長立幼呢?
原因無非就兩種,一種是孩子他們年輕貌美,因為孩子的媽的請求所以才廢長立幼,另一種是么兒幼子最可愛,年少天真無嫌猜。愛幼的人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權勢在手的人,更是如此。
身在高位,逼宮搶班的危險,使人不得不有所提防,首當其衝的提防物件,就是最近的繼承人。長子往往年紀大,逼宮的風險也就更大,小兒子往往還沒到那個時候,所以皇帝心裡就格外喜歡。
還說這個秦國的發跡也是因為一次廢長立幼引起的,周幽王非要廢掉申後所生兒子的太子之位,要傳給褒姒的兒子,最終釀成了一場叛亂,秦人正是在這次叛亂中,保護周王室有功,才正式被封為諸侯的。
這也許就是天意,因此生,也以此滅,同樣的廢長立幼,在秦國的發生也最終導致了秦朝的覆滅。
(03)秦始皇的致命失誤胡亥最終登基,並不完全是運氣所致,秦始皇最後一次出遊,已經五十歲了,這在古代已經屬於老人了,他這次出遊帶上了胡亥,這種訊號非常明顯,自己在思考接班人的問題,而胡亥真是秦始皇認真考慮的人選。
扶蘇是長子,之所以遲遲沒立為太子,是秦始皇一直沒下定決定,一年前還被打發到帝國北邊去監軍,這種種行為表示,秦始皇也和其他的老年君王一樣,動了廢長立幼的念頭。
這個事看著很複雜,其實很簡單,秦始皇38歲生的胡亥,作為最後一個孩子,此前秦始皇已經有了17個兒子,按照慣例,嬴政早就應該制定繼承人了。
在嬴政他爹異人還是太的時候,就已經制定好自己的繼承人是嬴政了,但秦始皇到了50歲依然沒有明確繼承人,心裡其實就是一直在盤算著,選誰最好。
扶蘇的楚系勢力身份讓他很尷尬,秦始皇也很在意這個,所以遲遲未立太子,最後一次出遊卻帶上了胡亥,這些都表明秦始皇內心一直在糾結。
最終秦始皇不糾結了,選擇了扶蘇,但為時已晚,趙高想要擁戴胡亥成為新的皇帝,最終偽造了詔書和信件,賜死了扶蘇。
嬴政一生坎坷,但最終戰勝了許多困難,成就了萬世基業,但偏偏最後犯了天下男人都容易犯的錯誤,按理說這種錯誤不算什麼,畢竟無論長幼都是自己的崽,誰來繼承本質上是一樣的。
但這個胡亥實在太無能,再加上有個趙高,短短三年就徹底把秦朝給敗光了,不但一統天下沒有保住,連秦國自己的小地盤也沒保住,從此連秦國也徹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