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品百味人生。

不管是《知否》劇中,還是原著中,康姨媽的惡毒是毋庸置疑的。出嫁前,欺負嫂子。出嫁後,刻薄庶子女,毒害寵妾。

家裡發惡不過癮,把手伸到外甥女(明蘭)婆家,與她婆婆(小秦氏)先是一起噁心她,再給她送小妾。

後來,直接誆騙耿直妹妹,讓妹妹下毒毒害她婆母,想借此拿著妹夫家,一朝事發,讓妹妹頂罪。每一樁每一件罪可致死。當然,她也受到應有的報應,原著中她的結局比死更讓人痛快。

她有這個結局,僅僅是因為她天生惡毒嗎?當然不是,還有兩個主要原因。

0.1

以自己為中心,天生惡毒

有的人天生就善良,有的人經過後天引導也能與人為善,可有的人天生就自私自利,心狠手辣,康王氏王若與屬於後者。

她是蘭溪王家的嫡長女,父親王太師生前是一品大元,三朝元老,死後配享太廟。父母西北任上許多年,大哥寄住成大學士門下讀書,妹子託付給他叔父,只有她,始終養在身邊。

享盡父母疼愛,相貌又出眾,心思有敏捷,王若與生出一種錯覺,她覺著人人都該順著她,依著她。但凡有一丁半點不順心,就生出怨憤,總念著要討回口氣,事事睚眥必報。

嫂子過門,她就在母親面前搬弄,變著法兒的挑剔,叫嫂子立規矩,還在兄長面前挑撥。

嫂子頭胎是個女兒,她就攛掇母親給哥哥納二房,她瞧上嫂子那尊白玉送子觀音,那是嫂子的母親三步一叩首從楓霞山上求來的。她說要就要;還說否則就不嫁,嫂子還得笑著雙手奉上。

她以為這件事嫂子不知道,其實人家早就門清兒,從此以後嫂子內心恨極了她。

王若與不但對嫂子如此,自家妹子也不放過。妹妹與嫂子商量外甥女和侄子的婚事,她逮到機會就橫插一腳,把自己女兒雲兒嫁給侄子。

雲兒進門後沒大沒小,不恭不敬,婆婆不過訓斥她幾句,她就回孃家告狀。

原著中,王舅母在慎戒司與她說到這段時恨得要命:“你對雲兒說母年紀大管不動事了,佑哥兒父子又都老實,只要我一死,到時不但沒人管束她,整個王家也都攥在手裡了!你還給了元兒好些好東西罷。哼哼,可惜你女兒只學了你的歹毒,卻沒學到你的心計,輕易信了身邊人,叫我套了個清楚。”

她忽然昂聲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元兒無處向我下手,我卻有的是機會。我使人去青樓尋了一味上好湯藥,給元兒服了。她這輩子休想生兒育女!”

……

王若與天生惡毒(除自己孩子外)可以用在任何人身上:妹妹,嫂子,哪怕母親沒救出她,她都惡毒咒罵。

更別提庶子女和妾氏,要不被她折磨,要不就被她幹掉。當然,她如此教女兒,女兒也遭到報應,終身不能生育。

0.2

母親無底線收拾爛攤子

康王氏的每次做壞事,也不害怕,因為孃家會給收拾。

不管是藥死,尋釁打死等等,求到孃家,母親都讓哥哥幫忙,有時候還需要妹妹妹夫幫忙。

為著替她善後,兄長多少次豁出臉面去求人,走路子,使銀子,做了多少不該之事,因為幫妹妹善後,早該調任京官,始終在外任打轉。

那年,她送丈夫寵愛的小妖精和她肚裡的孽種一齊見了閻王,丈夫幾乎要請族長寫休書了,母親還是護著自己順當過關了。

終於,她把毒手伸到妹妹婆家,攛掇誆騙妹妹下毒毒害婆母。

她想,如果查不出來,待老太太亡故後,妹妹全面執掌盛府內事,而她拿捏著這把柄,時不時要挾一番,不論是人,是錢,妹妹什麼不都得答應,這樣她不就是控制了盛家?

如果查出來,她就一推四五六,反正動手的是妹妹,妹妹扯出自己,拒不承認。再說,老太太又不是親婆婆,妹夫不肯能為了嫡母把盛家的名聲搞壞了。

還有,母親一定會護著自己。

的確,事發后王老夫人為了護著她,一直在跟小女婿拼誰更狠,誰更豁得出,逼的盛家退上一步,希望兩個女兒都能保住。

王老夫人對盛紘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打量王家不敢把事情鬧大。你好好想想,他大姑母到底只是姻親,你母親未死,他大姑母撐死了只是受刑流放,我們再打點一二,總能得個輕判。可你媳婦卻是嫡親的兒媳婦!兒媳謀害婆母,該是什麼罪?!你比我更清楚!她的孩兒又該如何?”

……

可康王氏萬萬沒想到,盛家倆兄妹更狠。她看不起的小庶女為了給盛老太太討回公道,不要孃家,不要父兄,不要姐姐,不要榮華富貴,只要她受到懲罰。

親外甥更絕,說服一直保護自己的母親,說服丈夫,哪怕拼盡仕途也要送自己進慎戒司(慎刑司陰冷潮溼,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吃不飽,穿不暖,動輒就被鞭打)。

如果康王氏第一次犯錯的時候,受到懲罰,她也不敢那麼有恃無恐,胡作非為。哪怕拖累兒子,王老夫人也一次又一次給女兒收拾爛攤子,導致她越來越膽大妄為。

0.3

不幸的婚姻

再強的女人遇到扶不上牆的男人也沒辦法強起來。

康王氏遇到康姨夫便是如此。

當初康家與盛家一同來提親,父母也是先先讓她挑的。

父親慈愛,原也不固執與康家接親,母親是從來看不上這個浮誇自大的康氏世家子的,是她自己在屏風後頭瞧中的;可結果卻不如人意,夫婿好色沒有上進心,沒完沒了的討小老婆,還有十幾個庶子女,偌大的宅子都快容不下了!

當初她嗤之以鼻的盛紘卻日漸出色,愚笨沒能耐的妹子卻愈發風光;疼愛妹妹的兄長有了妻兒後,也漸漸不那麼有求必應了。

她直覺得天地無眼,明明自己容貌既美,又有手段,偏這般命苦。她心理越來越不平衡,憑什麼,憑什麼……她不止一次地問老天……

於是,越發的心理不平衡,行事更加惡毒,沒有章法。終於,把自己作死了。

0.4

寫在最後

女人這輩子有兩次投胎,出生一次,出嫁一次。

出生那次沒得選,好壞都天註定,

但出嫁那次卻是自己選,無論如何也要選個好的。

康姨媽變得那麼惡毒,有王夫人的嬌慣,也有嫁人不淑,最主要是自己天性惡毒。

淑蘭之前嫁的孫秀才,還不如康姨夫,淑蘭委屈自己受,心思沒有長歪。

華蘭嫁給袁文邵前十年也受盡了婆婆的氣,好在她守得雲開見月明。

康姨媽明明有好的出身,美麗的外表,又有手段,只要不作妖,康姨夫再沒出息,她靠著孃家兄嫂,妹妹妹夫,女兒女婿,也不會過得差。

自救者,天助之,

自做孽,不可活。

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散裝”虛擬偶像時代,帶來哪些活力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