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西方,就是上帝創造了人,在中國,就是道教中的神創造的,包括宇宙都是開天闢地,給了一個未知遐想的說辭,如今人類文明帶著科技產品飛向了火星,探索宇宙,足以說明神創造了一切是站不住腳,但是人從什麼進化而來,至今也不能確定。

人類的起源至今都在研討和論證中,這裡暫且不談,今天就說說中國母系氏族公社是如何演變為父系氏族公社的?

人類出現以後,中國這片大地肯定是最早的落腳點,也就是說我國是人類文明的繁衍地,也是最早人類出現的地方,如今我國發現了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的發現,往後中國歷史出現了蘭田人,北京人和丁村人,距今都在幾十萬年以前,屬於舊石器時代,就在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文明斷線了,也沒有任何記載,歷史太悠久了,只能靠現在的發掘和考古,進一步推算和論證。

在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出現了所說的母系氏族公社。這個時候大概就是4到5萬年以前。

氏族公社的出現這就意味著原始人群瓦解了,人類文明進步了,歷史也就從這時能夠演繹起來,確切的說人類從這時候說起,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母系氏族公社也是一個群居生活,女性佔據主要的位置,因為母親和孩子的關係,出現了血緣關係和氏族公社的結合,也就是這個時候孩子都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至於父親不知道,這一群內亂婚是形成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大原因。

因為女性,就出現了很多以女性為主導的血緣關係的親族集體,當時一個群體的男性和另外一個群體的女性是群婚,因為自然環境,生存所需,他們經常聯合起來預防外來敵人,一起狩獵和生活,在此期間,兩個部落就合併成一個,再和其它的部落群婚,這樣長時間的發展,氏族就擴大了,人口越來越多,年齡差距也就越來越大,要想生存發展,就需要管理和分工。

母系氏族公社中女性是主導,是連線血緣關係的紐帶,圖騰是他們的標誌。

他們的東西都是公有制,幾乎是平等的生活,並且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案,比如狼、虎等作為他們的標誌,這種圖案就代表著一個氏族公社,後來人們叫做圖騰。

而母系氏族公社發展到父系氏族公社的一個轉變就是:

對偶制,說起這個,就是群婚的一種轉變,母系氏族公社發展到了後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男子可以隨著女子過一段日子,或者是很長的日子,說簡單一點就是南方嫁給女方,這樣一來,孩子就知道了爸爸是誰。

這一轉變,就誘發了人性自私論,很多的人願意過這樣的日子,這樣的生活成為了很多人的夢想和追求,甚至後代可以繼承母親的遺產,繼續過一對一的生活,所以說對偶制就是最早的一夫一妻制。

這一制度瓦解了母系氏族公社,父權也就慢慢萌發了,大約4到5千年前,人類慢慢進入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這是一場革命,是一場大變革,但是這種演變不是在戰爭中進行的,而是沒有破壞氏族公社,只是隨著男人地位的攀升和主導,讓女人依附於男人,確立了父系的繼承權。

其實這就是一種婚姻形態的轉換,以前是男的嫁給女的,現在是女的嫁給男的,成了妻子從夫而居,子女都歸南方氏族,這個時候還是公有制,只是主導地位變了,可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思想意識也變了,有的人能力強,乾的多,有的人能力弱,乾的少,但是分配是一樣的,最後人員越來越多,矛盾也就越來越突出,以氏族公社為主題變成了以家庭為基礎。

因為生產能力的不同,個體之間存在了差異,集體變成了個體,人與人之間就產生了不平等,貧富就出現了,貧富出現了,壓迫和剝削就出現了,強盛的就開始僱人,或者是發動戰鬥,俘獲他人進行勞動,慢慢出現了奴隸,就有了奴隸主和奴隸。出現了階級,壓迫和剝削出現了。

原始社會就徹底瓦解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也就不存在了,但是以父系為主的傳統保留了下來,至今都在沿用。

馬克思說,奴隸制度是一大進步,但在當時也沒有辦法,只能這樣,直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出現了一個奴隸社會夏朝,中國歷史進入了奴隸社會。

10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日本政府喊出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