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危險處境,如何從容應對?掌握以下四個技巧,往往能助你化險為夷、絕處逢生。
一、以智取勝。
面對危險處境,清醒的頭腦,往往能迸發出巨大的生存智慧,幫助一個人絕處逢生。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因為“馬謖失街亭”,蜀軍被迫撤退,司馬懿帶兵乘勝追趕到新城。處境十分危險,諸葛亮卻臨危生智,在新城上演“空城計”,敞開四面城門,灑水打掃道路,自己則坐在城樓上,焚香彈琴,一派悠閒自得的樣子。司馬懿來到城下,遠遠看見諸葛亮鎮定自若,琴聲不亂,懷疑城內定是設有伏兵,便下令全軍後退。諸葛亮率領部眾,與趙雲會合,得以從容撤回。這就是諸葛亮以智取勝、化險為夷的故事。
二、調動經驗。
面對危險處境,在保持冷靜的同時,利用以往的經驗,也有可能絕處逢生,轉危為安。在小說《林海雪原》中,最精彩的故事就是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當時,要想打入敵人內部,需要派一個方方面面都必須過硬的人。
楊子榮之所以被選中,一是因為他“政治上可靠”,他苦大仇深,不會與土匪同流合汙;二是因為他有膽有識,過去曾有與土匪近距離接觸的經驗;三就是他具有獨立完成任務的毅力和信心。所以“組織”派他去了威虎山,假扮去尋找“三爺”的另一個匪首胡彪。
準備當然是很充分的,但哪知道那個叫欒平的小匪徒出人意料地“回到山上”,認出楊子榮不是胡彪。本來尚沒有對“老九”(上山後,“三爺”對“胡彪”的封號)產生足夠信任的座山雕,現在便疑竇叢生了。
這種情況下,對楊子榮真是一種膽識、智慧的考驗。他沉著若定,憑自己過去與匪徒較量的經驗,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既不能硬逞剛強,又不能心虛無力,而是拿出一種“壯志難酬”、無端被猜忌的苦惱和無奈,於是顯出一副“此處不養爺,還有養爺處”的率真和不羈,要求“三爺”放他走,結果“三爺”倒感到他確是受了委屈。
在這裡,楊子榮就是透過對江湖經驗的調動和利用,化險為夷。經驗是人生智慧中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沒有理由拒絕經驗,尤其是在面對危險處境時。
三、利用環境。
面對危險處境時,環境是化險為夷的強力“武器”,因為任何險情都發生在一定環境中。所以,當我們遭遇危險處境時,必須理智地從彼時彼地的所有條件和因素中找到拯救自己的方法。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只有身邊的一切才能為你提供解救的良方,這個淺顯的道理一定不能忽視。
四、保持信心。
信心是面對危險處境時的一個法寶,曾經有一位沙漠探險者,在茫茫的沙漠跋涉了數日,由於飢渴,他越來越疲憊。這時前面不遠,出現了一個湖泊,水就意味著生命!他幾乎筋疲力盡,但他沒有停下來,就算爬也要穿越沙漠,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這時,一隻腿受了傷的狼正向他逼進,他清醒地意識到他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脅,他已經沒有一絲力氣了。狼拖著瘦弱的軀體,一拐一拐地走到他的身邊,他一動不動。當狼俯下頭要將他變成為美餐時,他一口咬住了狼的頸部,不一會兒,一股熱的帶有腥味的液體流入了他的口中。狼被他咬死了……他又艱難地爬到那個湖泊的邊上,因此,他成功地穿越了沙漠。可見,一個人無論身處何種險境,都不能輕易放棄信心,有信心就一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