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要,在吃飯、穿衣、住房與交通這四方面往往也會佔去人們開銷中的很大一部分。

古時候人們大多住自己家的房子,不需要交房租,而且大多數時間都在家中幹活,外出活動的時間並不多,因此在“住、行”這兩方面的開銷反而不是特別大,倒是看上去並不起眼的“吃、穿”這兩方面開銷會比較大。

古人在統計人數的時候,講的是“人口”,一個人就是一張口,家中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張嘴吃飯,就是要提供那麼多的糧食,甚至於還有“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之類的俗語。這都是講吃的重要性,講吃在日常開銷中所佔的重大比例。

至於“穿”,這項開支雖然不像吃那樣頻繁,但在古時候對普通家庭的影響非常大。往往得過年時候才能穿一件新衣服,而且往往是老大的衣服老二穿,修補一下老三接著穿,買一件衣服對普通家庭來講也是一項很大的支出。

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有些人為了節省開支,就會在“吃、穿”這兩方面苛待自己以及家人。

吃起東西來絲毫都不講究,為了省下一些錢,那些過期變質的肉類食品也繼續吃,商家不要了的腐壞了的水果帶回家給孩子吃。長年累月吃泡菜,哪怕手中有錢也不沾葷腥,好不容易去買次菜,還是專門找那種即將過期的,並且吃起來非常節省,不到過期絕不吃完,哪怕是過期了也會繼續吃。

衣服也不會自己去買,自家小孩子身體長得很快,身高是幾個月就竄一竄,那衣服很容易就顯小,但也不給孩子買新衣服,就讓他穿與身形很不相稱的舊衣服,或者就是讓他穿其他人不要了的舊衣服。

這種做法顯然是弊大於利的,花在食物上的錢,乍看上去很多,其實每天買點肉搭配蔬菜,一天也就二三十塊錢,一個月下來不到一千塊。而吃那些過期變質了的食物,很容易把身體給吃壞,一旦食物中毒進一趟醫院,在吃上省下來的錢就全沒了,甚至還要倒貼更多,人也受苦,何必呢?給孩子穿舊衣服,那也顯然沒有必要。

只是由於吃、穿這兩方面的開銷是很容易被看見被感受到,因此很多人就想方設法在這兩方面省錢,結果自然不盡人意,因此老祖宗們就總結出了這麼一句俗語: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就受窮。

吃東西吃再多,只要不是豬八戒那個飯量,那是吃不窮的;穿衣服再多,那人一年四季又能穿幾套衣服呢?但是“打算”這件事情沒有做好,那基本是鐵定會變窮。

“打算”意思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打算盤,也就是計算。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不是僅僅盯著眼前的那些蠅頭小利去省錢,而是要將自己放置到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中。縱向來看有著百年的精彩人生,有未來的無數可能;橫向來看會與無數的人產生各種交際,會接觸到無數的機會;在歲月大潮與人際江湖的交匯裡,一遇風雲便化龍,這套理論放在當今社會,顯然也是依然適用的。

《孫子兵法》第一篇名為《始計篇》,作戰之前的充分計算,是在作戰中能夠獲得勝利的基礎與前提。我們花錢的時候也是如此,該花的錢不要省,該省的錢不要花,在花錢的時候心中一定要好好計算過,將算盤打通透了才決定。

至於哪些是需要花的錢,哪些是不需要花的錢呢?這當然都是與自己的個人實際情況息息相關,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盡相同。但是大的方向應該都差不多,比如說基本的飲食起居這是需要花的錢,超過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愛好、攀比則是不必花的錢。

清朝名臣曾國藩早年也很窮,但他在“理財打算”這方面就做得很好,儘管很窮,但是依然會堅持買書學習,甚至不惜為此典當衣服,這為他個人能力的提升是幫助巨大的;會賙濟朋友回饋親族,後來他創辦湘軍時響應者眾,那都是平時攢下來的人望。

總的來說,不管我們當下經濟狀況如何,開銷與收入的狀況如何,心中一定要有這麼一個關於理財的算盤,關於經濟的賬本,要懂得“計算”,至於如何計算呢?

我想大家也許可以透過《孫子兵法》來進行學習,那雖然是一部講述兵法的書,但由於它是從最為底層的邏輯開始講起,而萬道相通,經濟賬也能夠用上兵法的思維模式,掌握了兵法的“計算”,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自己的“打算”,想必能夠容易很多。

參考資料:《實用俗語大全》、《曾國藩日記》、《孫子兵法》

1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誰在下棋,誰又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