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這幾天是不是拆快遞拆到手軟了?
來看看你們的實力——天貓雙112684億成交額,京東雙11累計下單金額2044億……之前大家都在哭窮沒財可理,合著在等這波呢?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買買買是件很爽的事情,做投資嘛……就說這幾天吧,上證指數都跌到2800了。
今年這股市,在3000點上下來來回回,很多朋友都被折騰得提不起精神了,更想在股市之外,給自己的錢找點安穩的去處,平心靜氣賺點小錢。
銀行存款類產品,可能是現在一個熱門的理財選擇,現在市面上各種產品層出不窮,很多看起來風險低,收益卻比買銀行理財還高,確實誘人,一些熱門款經常火到搶不到,菜雞也時不時給大家安利一波。
不過,這塊最近出了點問題,銀保監會出了一個檔案,點名要整治結構型存款。
通知一出,不少小夥伴有點慌,來問菜雞的問題也五花八門:
我買過的XXX是不是算結構性存款?
你推薦的創新型存款是不是中招了?
這類產品以後有危險嗎?還買得到嗎?
……
不要怕,這件事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啦,今天正好給大家港港,各種存款到底是咋回事,這個通知又是幾個意思,讓大家買得明明白白。
銀保監會這個通知,是在說隨著結構性存款規模擴大,出現了很多的“假”結構性存款,在銷售過程中出現了誤導使用者的情況,所以就要求銀行嚴格區分結構性存款和其它存款。
簡單來說,監管重點就是要“打假”。
要理解這是咋回事,咱們得先把這個結構性存款掰扯清楚。
大家都知道,過去存款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活期和定期存款。根據央行基準利率來看,活期利息僅有0.35%,低到塵埃裡了。定期好一些,但就算三年期(含3年),利率也只有2.75%。
好在,前幾年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崛起,幫大家瞬間把活期收益瞬間提升到4+%,安全性也很有保障,很多人都把錢搬了家。
這麼一鬧,銀行也著急了,要把大家的存款爭回去,就在產品上下功夫了,變著花樣提高收益率。但是,各家銀行的存款利息,國家是有基準的,只能有限浮動,怎麼辦?
結構性存款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創新模式。這裡的結構,指的是這個存款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普通存款,另一部分會投資一定的衍生產品。
比如,下面中招商銀行這款《黃金二層2M存款》(程式碼Q10028),部分掛鉤了黃金價格。
很明顯,相比較於普通存款來說,它是有投資風險的,因為金價(或者其他金融衍生品)的走勢,是有不確定性。如果你買了,就可能會影響你最終的利息收益,所以上面給出的存款利率,是有一個浮動空間的。
除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期權、期貨等)投資黃金,還有匯率、股指、大宗商品等金融產品,都是結構性存款掛鉤的投資標的,這也是結構性存款獲取高收益的主要途徑。
不過,現實操作中,很多銀行推出的結構性存款,是“假”結構,怎麼理解?
舉個栗子你就懂了。
就像上面這個產品,投資期限是61天,到期後,根據當時的金價,會有兩個利率的情況,分別為1.25%和3.57%。
按照產品規則,如果想達到3.57%的利率,需要當時的金價高於初始價格-400美元且低於初始價格+400美元即可。不在這個範圍內的,利率就只有1.25%。
這是什麼概念呢?目前倫敦金的價格是1462美元/盎司,也就是說只要倫敦金價格在1062美元——1962美元之間,就可以獲得3.57%的利率。
從歷史資料來看,倫敦金價格上一次在1062美元下方,還是在2016年1月的時候,而歷史上最高價格也只是1920美元,從來沒有到達過1962美元。
以這種波動來看,在兩個月期限內,黃金價格想要漲400美元或者跌400美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投資者基本上能穩穩拿到3.57%的最高利息。
說白了,還有些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期權投資,只是虛晃一槍,給到客戶所謂的投資收益,其實只是銀行自掏腰包提高收益來攬儲。
早年間銀行攬儲是送米送油,後來被監管部門禁止了。銀行就把原來送的米和油,包裝成了金融衍生品,通過更加玄乎的方式塞進了投資者的口袋裡面。
回到上面說的《通知》,你還別看到個“假”字就慌,這種假結構性存款,對於我們普通人其實是優質羊毛,只是這麼玩對銀行來說就有點僭越了。
監管層為什麼要點名結構性存款呢?主要就在於“假”結構性存款成為商業銀行高息攬儲的工具,抬高了市場的整體融資成本。
簡單來說,銀行存款利息升高,存款成本就會增加,銀行不是做慈善的,貸款利息也就會隨之升高。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就會造成惡性迴圈,對於經濟發展不利。現在結構性存款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10萬億的情況下,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監管就要出手干預了。
那麼,之前菜雞經常給大家安利的創新型存款(又叫智慧存款),和結構性存款又是個什麼關係?
兩者的模式其實區別挺大。
創新型存款的底層資產,是存款的現金管理產品,有的是活期,有的是定期,但利率都高於普通定期存款。
發行這類存款時,銀行會選擇和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這樣我們就能以活期的方式,獲得比定期還高的收益。
這是怎麼操作的呢?
具體流程是這樣的:我們把存款的收益轉讓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把約定的收益和本金打到你的銀行賬戶裡,同時信託公司會向銀行發起提前支取,等你的錢到賬後,銀行、信託、你三者就兩清了。
對於我們普通使用者,因為有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50萬以內非常安全,銀行破產都不怕。但銀行就要扛風險了,尤其是為了攬儲,還自掏腰包在定期利息基礎上給補貼的小銀行們。
對我們使用者來說,創新型存款與結構性存款的最大區別,在於風險承擔者不同。
前面說過了,創新型存款的風險承擔者主要是在銀行這裡,對我們普通使用者來說,因為底層資產屬於存款,只要不高於50萬,本息都可以得到全額保障。
根據央行的《存款保險條例》,銀行存款50萬以內保險兜底,100%本息賠付;高出50萬,按清算比例兌付。
而對於結構性存款來說,不超過50萬的情況下,只有本金享受保護。利息部分,由於與金融類產品或者非金融類產品掛鉤,按照衍生產品交易管理,所以不享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這塊的風險就要由你來承擔了。
如何分辨自己買到的到底是結構性存款,什麼是創新型存款呢?
目前由於銀保監會的要求,在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支付寶、小米金融、陸金所等這些大型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上的銀行精選裡,目前已經沒有結構性存款了,所以你現在這些平臺上買到的銀行存款產品,都是屬於創新型存款。
這裡特別推薦京東金融的當日系列,存取靈活,利息還不錯,跟幾年前的餘額寶有一拼了,就是有時候要拼手速。
而在很多銀行App上,對於結構性存款,也都有明確提示,比如在招行和民生銀行的App裡,結構性存款都是單獨列出來的。
如果你以前稀裡糊塗買過結構性存款,也不用太擔心。
這類產品總體還是屬於低風險產品,就算萬一出了問題,只要你的本金低於50萬,損失的也只是部分利息收入。
菜雞之所以更推崇創新型存款,一則是風險更低,二則是收益更穩,屬於現階段相對比較優質的羊毛。
最近給大家精選了幾款最近價效比比較高的創新型存款,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各平臺了解一下。就是得注意,有些搶手貨,記得定鬧鐘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