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碎成了很多份,於是我去樓下買了一瓶 502 膠水把他粘起來,然後舉得高高問你們,這像不像一個餃子餡。
這是豆瓣 “985 廢物引進計劃” 某帖子的最後一句話,帖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男生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一般,後來他以高考全縣第一名的身份,考入 985 高校的 5A 級造紙專業。
誰知,畢業後月薪 3500,並且漲幅很小,工作環境髒亂差,彷彿被命運開了玩笑。
大叔在看帖子描述的故事時,內心會有些同情和悲涼。直到看到最後的自嘲,我笑了,我知道他的鬥志和力量仍在。
不知何時起,大家越來越喜歡自嘲了。
面對無奈時自嘲: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理想是明月,現實是臭水溝,生活我服了你)
工作不懼禿頭的 “打工人”們:
這種時代下的自嘲,其實是一種用調侃的方式進行自我矮化,幫助自己接納現實,緩解內心衝突的心理機制。
它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01
為什麼生活需要自嘲?
自嘲本質是一種社交溝通和表達的技巧,也可以說是一種幽默,因為要想“恰到好處”的自嘲,就需要一個人有很強的幽默感。
Ruch 等研究人員令 49 名參與者 (8 名男性,41名女性),首先填寫了幽默和心理健康量表 (自尊和情緒量表),並在填寫量表時提供 “為什麼選擇該答案” 的理由。
接著由不瞭解該實驗的評估者,根據填寫理由為參與者的自尊和幽默進行打分評估。
結果發現,無論自尊高低,自嘲在處理錯誤、弱點和問題時都具有自我增強的作用。
網路流行的自嘲梗,又是如何發揮它的作用的呢?
1.自嘲能緩解我們內心的衝突與焦慮
帖子中的男生,面對考上好大學能改變命運,與現實落魄的衝突,內心可能積壓了很多委屈、無奈、甚至憤怒。
他沒有用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去表達,而是用自嘲表達負面情緒。
他用 “985廢物” 而不是 “我太慘了” 表達對現實的不滿,用 “餃子餡” 而不是 “我太難了” 表達痛苦。
很少人願意用 “慘”、“痛苦” 來表達情緒。
而自嘲提供了一個情緒的發洩口,讓我們用戲謔、被接受的語言,表達對現實與生活的不滿,這比壓抑讓人快樂得多。
另一方面,自嘲透過身份的自我消解,來抵抗我們內心的衝突與焦慮。
吉爾斯認為人們的自身具有自反性,即身份不再是被賦予的,也不再是穩定的。
(生動描繪了打工人鋼鐵般的意志)
打工人這個梗出來之前,白領這個身份更多代表著 “高薪”、“好工作”、“希望” ……
可白領另一方面,面對的是並不舒適的生活,比如超負荷的工作、買不起房子的無望。
這種身份當中的心理衝突,本身就會給人帶來焦慮。
“打工人” 很好的消解了 “白領” 這個身份,把自己定位到替老闆打工的人,降低 “高薪”、“好工作” 等期待,來接受現實、減緩衝突帶來的焦慮與壓力。
2.自嘲提供了身份認同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我們不僅喜歡自嘲,別人也喜歡聽我們自嘲。
因為自嘲不僅能減輕自己的焦慮,也能緩解他人的焦慮,減輕別人緊張的處境。
當我們看到很多人和自己一樣艱難、甚至比自己還慘時,往往就會好過一些,而不至於因為過度自憐而崩潰。
比如 “985廢物引進計劃” 這個圈子,每個人都自嘲是 985 大學畢業混得不好的人。他們認可了自己所謂 “廢物” 的身份,又被這個圈子中的其他人所接受。
在這個圈子中他們獲得身份認同,感受到被其他人接納認可,從而來提升自尊、獲得力量。
Sperars 認為,小團體透過與團體外其他人做區分,來建立自己的獨特身份,將社會觀念轉化為群體屬性,也能提升自尊。
混得不好的 985 畢業生在社會上或許不能得到認可,但回到這個小圈子中,他們是被認可的。
他們真的做個廢物躺平了麼?不如說是用 “廢物” 表達不滿的情緒,找到一個被認可、接納的圈子,獲取力量走得更遠。
3.自嘲梗幫助維繫關係
回到生活當中,自嘲本質是一種社交溝通和表達的技巧,它需要一個人具有很強的幽默感,就像 “打工人” 這個詞是多麼具有創造性的表達。
而當大家傳播和使用它時,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幽默的門檻,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社交。
例如,當你因加班導致和朋友的約會遲到了,你可以說一句 “不好意思,打工人太難了”,很快就會打破尷尬的氛圍。
這是因為如果人們觀察到一個人被嘲笑,就會傾向抑制自己對其作出負面評價。
用 “打工人太難了” 表達加班,很幽默並進行了自我矮化,很易在笑聲中化解朋友內心的不適。
打工人的梗被大家熟知,無論是打破尷尬、調節氣氛,還是挑起話題,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並且自嘲不僅能減緩別人的焦慮,還能建立自己在別人眼中幽默、樂觀等積極形象。
02
如何應對自嘲背後的衝突
在寫這個文章時,我問旁邊的同事:“你會自嘲嗎?”
誰知她說自己是個從不自嘲的人。
她能很好地接受當下的生活,不存在理想豐滿與現實殘酷的衝突,也因此似乎忘了自嘲。
但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自嘲與佛系更像是減緩內心衝突的防禦機制。
畢竟現實的焦慮與壓力一直在:
希望 985 畢業後的自己工作高薪、有意義,很多人卻是工作一般;
希望努力工作升職加薪,卻好像看不到希望;
希望愛情順利甜蜜,卻免不了遇上房子彩禮。
既然自嘲的背後是內心的衝突,那麼除了自嘲,我們還能如何去應對這種衝突帶來的焦慮呢?
答案不是放棄理想、向現實認命,而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想清楚怎樣的生活是自己享受、至少能接受,又可以透過努力達到的。
例如選擇職業。有人覺得做一份喜歡的工作,加班或者累點都可以接受;有人覺得不加班,週末雙休最重要;
還有人覺得需要大部分可支配時間,選擇自由職業。
任何選擇都沒問題,只要它是你享受並且能實現的。
當我們有了相對清晰且可實現的生活目標,並設定計劃慢慢完成它時,可能我們內心的衝突就會降低,焦慮也會隨之減弱。
選擇是有限的,我們卻可以在有效的選擇中,找到讓自己生活最舒適的一種。
03
寫在最後
“寫什麼自嘲的文章,你還不是在時代的困境下,走不出來”,大叔最後也要自嘲一下。
很喜歡趙雷的 《理想》,歌詞有這樣幾句:
一個人住在這城市
為了填飽肚子就已筋疲力盡
還談什麼理想那是我們的美夢
夢醒後還是依然奔波在風雨的街頭
有時候想哭就把淚掩進一腔熱血的胸口
我們用自嘲減緩內心的衝突和焦慮,又在自嘲後尋找時代下自己生活的出路,併為之努力。
還好,你我都未曾放棄。
世界和我愛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