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提起日本的製造業,人們都會肅然起敬。在大夥心目中,日本產品已經成為了“工匠精神”的代名詞。就在幾年前,中國人排隊搶購日本馬桶蓋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甚至引發了中日兩國製造業差距的大討論,不少網友爭得面紅耳赤。

日本產品的高品質舉世公認,別說是中國人,就連擅長造汽車的美國人,早在三十年前就承認他們汽車的工藝不如日本。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企業紛紛以日本公司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先進的品質管理,當時流行一個概念,叫做TPS,翻成中文就是“豐田管理方式”,豐田公司是那個時代的日企標杆。

不少人認為,日本製造業之所以獨步天下,是因為日本人做事用心。無論是捏一團壽司,做一隻茶壺,還是造一臺汽車,都無比地執著、細緻與嚴苛,力求把產品做到極致。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

但仔細想想,原因真有那麼簡單嗎?下面,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看看日本製造業的獨特之處。

1/5 接受改造的日本經濟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府為了發展重工業,推出一項殖產興業計劃。這項計劃催生了很多國有企業,但由於經營不善,它們後來大多被賣給了私人。當時有能力從政府手中接盤的,都是些地方大財閥。像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三菱、三井、住友這些大公司,都是在那個時代發家的。

這些財閥對日本後來的對外戰爭起到了重要影響,直到二戰結束前,日本的大企業基本被財閥控制,他們成立了眾多控股公司,對各公司持100%的股份,形成了龐大的壟斷勢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軍接管日本後,開始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進行全方位改造。

美國人的改革之刀直接揮向了日本財閥。當時有輿論認為,財閥是軍國主義的溫床,正是他們為日本的侵略戰爭源源不斷地輸送物資,並藉機控制日本的經濟。所以,美國決定奪走這些財閥對其控股公司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同時將大財閥旗下的企業統統拆分,解除了相關負責人的職位。

為了進一步虛弱財閥的力量,美國人鼓勵日本公司成立工會組織,甚至教他們如何罷工。在農村地區,美國人搞了一場土地改革,將地主的地沒收分發給佃農,使他們有了自耕田。

總之,美國人改造的重心是打散日本原有的權力結構,使之變得平民化。他們起初還考慮過讓天皇下臺,但由於這樣做會產生嚴重的政治後果,才放棄了這個打算。

那美國人的改革是否順利呢?表面看很成功,你看,軍國主義政府倒臺了,財閥解體了,旨在替工人維權的工會也成立了。不僅如此,日本人還獲得了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集會自由,以前一提到天皇,日本人就得畢恭畢敬,把他當神一樣看待。現在呢?他們彷彿一夜間呼吸進自由的空氣,想幹啥就幹啥了。

二戰結束時的日本

但現實哪有這麼簡單,首先,日本政界和商界的大佬是失勢了,但那些中層官員、職業經理人,他們人還在。畢竟,政府和企業得靠他們運轉,而這些人其實是不太贊同民主改革的。其次,自各企業成立工會以後,工人們踴躍加入,工會人數很快佔到了勞動總人口的56%,各種罷工此起彼伏,企業家們苦不堪言。

美國人一看,這樣可不行啊,畢竟我們過來不是幫你們造反的。於是,他們改變了策略,把發展經濟重新放在首位。

2/5 讓企業相互持股

很多日本官員強烈反對美國當局拆分大企業的做法,他們堅持認為,這樣做會削弱日本的經濟實力,戰後的日本百廢待興,若想讓經濟在短時間恢復,還是得依靠大公司。更有人覺得,財閥勢力在日本盤根錯節,想要徹底消滅他們簡直是痴人說夢。

最終,美國人做出讓步,他們停止了對財閥的清算。說到底,美國人解散財閥,根本是為了防止軍國主義復燃,作為外來者,他們與財閥之間並沒有實質的利益衝突,犯不著為這種事和日本人死磕到底。

但正如前面所說的,財閥家族依然失去了對各控股公司的所有權和控制權,他們的公司被移交給政府,政府又把獲得的股份出售給公司員工,就這樣,美國對日本完成了所謂的經濟“民主化”改造。

從外表上看,此時的日本公司很像美國的大企業,因為它的股份不再把持在少數人手中,而是被分給了福斯,公司也從“私有”變成了“公有”,但是沒過多久,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首先,分散股權對當時的日本人沒太大意義,現在大家一窮二白,最緊迫的任務是讓工廠開工,沒有錢,沒有生意,要這麼多股權又有何用?其次,管理企業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專業人才,現在大家股權一分散,等於沒了主心骨,企業各自為陣,生產效率嚴重下降。

於是大家經過商議,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讓企業相互持股。比如,A公司持有很多公司的股份,其它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份,最終可能有十幾家企業入股A公司,但他們誰都左右不了A公司的經營決策。同理,A公司雖然在很多公司擁有股份,他也無法影響任何一家公司。大家相互滲透,相互牽制,形成了某種共生關係。

但僅僅這樣還不夠,剩下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企業要發展,錢從何而來?

答案是:錢在那些被財閥控制的銀行裡。所以,很多企業看似從原有的體系中分離了,但因為需要銀行的貸款,便再次以新的方式聚攏起來。在之後的幾十年裡,日本形成了一個個以財閥銀行為中心的企業集團,銀行向企業提供貸款,企業則用業績回報銀行,每家企業都有銀行派遣的董事會代表,以實施監督職責。

進入上世紀60年代以後,這種關係逐步定型,從某種程度上,它延續了戰前那種集中式的治理結構。但我們不要把這簡單地理解為一種退步。

3/5 經營者對企業的控制權

日本的很多企業,表面上彼此獨立,但由於相互持股,實則形成了一個高度整合的利益共同體。然而,這卻給日本製造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優勢。

首先,相互持股產生的一個後果是,企業由經營者牢牢把持著,他的背後沒有所謂的大股東,所以很少受到來自股東的壓力。

如果你平時關注商業新聞,你肯定聽說過下面的故事:創始人辛辛苦苦把企業做大,結果股東大會一召開,就被投資人趕出了公司。比如蘋果的CEO喬布斯,就曾經被股東掃地出門。萬科前董事會主席王石,也遭遇過類似的處境。這些例子在商業世界裡不勝列舉。

當然,這不是說創始人被趕走肯定是壞事,有些人由於剛愎自用,或者決策失誤,已經無法再勝任CEO的位置。但無論如何,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經營者與投資人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微妙。一開始,他們往往親密無間,但時間長了,兩人就漸漸同床異夢。經營者關注的是發展,而股東在乎的是回報,若兩者的目標無法達成一致,最後就會分道揚鑣。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企業一旦被股東掌控,就會出現某些投機者,他們會在股票價值大大低於實際價值的時候找到公司,大肆收購股東們的股票,直到擁有50%以上的股份,就取得了對企業的處置權。接下來他們會幹一件事情:炒高公司的股價,然後賣了套現。難怪有人會說,投資人是把企業當豬來養的,把豬喂肥了,然後再殺掉。

此類行為會對公司造成嚴重的傷害,回顧美國的商業史,堪稱一部投資人與經營者的博弈史。但這種故事很少在戰後的日本發生,這與相互持股有著密切的關係。

相互持股充分稀釋了公司股東的影響力,這給經營者帶來了較大的自主權,由於不必擔心被股東給踢出局,他們更加致力於公司的長期建設。

關注日本企業的人都知道,日本公司最擅長的不是技術研發,而是管理經營。像豐田的管理方式,就是教大家如何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的。除此以外,日本還誕生了不少“經營之神”,比如松下的松下幸之助,索尼的盛田昭夫、京瓷的稻盛和夫等等,以他們為名的管理方法,在市場上頻頻受到追捧。

一種成功的經營模式,通常建立在長期穩定的環境基礎上。它沒什麼特別的訣竅,無非是經理人一以貫之,不斷試錯,以及成員之間的默契配合。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日本企業家聲稱自己是用心去經營,以時間換空間,把員工當家人之類的話,言語中透露著某種使命感。

而日本人的長官崇拜和集體主義傳統,給經營者的獨立決策提供了極佳的土壤。唯有使他們享有絕對的話語權,才可讓有才之士在企業裡精耕細作,一展巨集圖,把企業經營當成自己的終身事業。

除了經營者的影響,日本製造業崛起的另一個條件,是獨特的分包網路。

4/5 獨特的分包網路

眾所周知,製造業涉及的環節非常複雜。所以企業通常會整合上下游供應鏈,或將主要的供應商收購,或將其納入自己的生產部門,以加強對上下游的控制能力,這在經濟學有個專門的術語,叫做“縱向一體化”。

但是日本企業不同,日本廠商的一體化程度很低。以汽車為例,日本最主要的汽車公司,如豐田、本田和日產,有超過70%的零部件來自外部採購,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企業該如何把控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呢?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將零部件大量外包,會給企業生產造成一定的風險。比方說,供應商會在企業產能吃緊的情況下提高要價,增加企業的變動成本。企業也可能利用市場地位壓低採購價格,從而影響到供應商的生產積極性。因此,西方大公司即便是外包,也只讓供應商負責一些相對簡單的,程式化較高的工作,以免讓自己受制於人。

然而,這種情況在日本企業很少發生,他們不僅和各級供應商保持著長期合作,還會把一些複雜的任務分派給他們。比方說,日本的某些電子品製造商,會讓零部件供應商負責部分產品的設計與測試工作。而供應商也會為製造商設定專門的機器與生產線,以期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供應商在整個生產鏈條中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完成訂單那麼簡單,他們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比一般的供應商要緊密地多。緊密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生產商與供應商的高管保持著良好的私交,他們可能在週末一起去打Golf。生產商的某位經理退休後,還會被供應商聘請到自己的管理層。通過這種頻繁的交流,生產商和供應商對彼此知根知底,這就杜絕了短視行為的發生。

為什麼日本的生產商與供應商能保持良好的關係?為什麼日本的大型製造企業沒有像歐美公司那樣,收購他們的供應商呢?原因還是和相互持股有關。

要知道,類似於收購企業這樣的事情,必須經過股東的同意,企業之間的併購重組,說到底就是股權與資產的重組,這在股東較為強勢的西方企業界很常見。可一旦像日本公司那樣相互持股,生產商與供應商之間滲透了很多利益,一方想要吞併另一方,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樣做對供應商意味著什麼?在市場化條件下,供應商作為獨立廠商,會比作為生產商的下屬部門獲得更多的激勵。原因不難理解,如果我是公司的部門之一,產品賣得好,我的收益卻是固定的,因為我的貢獻被公司的其他部門對衝了,上級很難衡量究竟哪個部門的貢獻更大。現在把我分離出去,與生產商單獨簽訂交易合同,我就擁有了議價能力,確保了從產品收益中分享到屬於我的那部分。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何日本供應商會不遺餘力地替廠商著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保持企業的競爭力,並不是讓公司越大越好。

5/5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日本經濟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復甦。七十年代起,日本工業產品以超高的價效比全面征服歐美市場,甚至讓美國人驚呼,這是繼珍珠港襲擊後,日本對美國的又一場勝利。

然而,如果拋開其他的因素,單從治理層面看待日本公司,你就會明白它的成功,離不開特定的歷史環境與制度安排。

相互持股雖然減少了股東的控制,卻在保證經營者決策權的同時,加強了企業間的聯絡,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股東對企業的監督,還能降低彼此的信任成本。由於企業的利益滲透,一旦有公司產生貓膩,就會使不少利益相關方蒙受損失,造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大家做事都得上心。

日本公司的治理方式,其實把整個產業鏈變成了一種熟人經濟,它既保證了企業集團的穩定,又維持了各個企業的活力與韌勁,幫助日本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併成為眾人效仿的物件。

那麼,這種制度是否真的完美無缺了呢?事實上,隨著90年代日本經濟衰退,日本企業的這種“抱團”式的經營理念,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2015年,著名的東芝公司爆出財務造假醜聞。有著百多年曆史的東芝公司,曾被譽為日本企業的創新典範,這起醜聞不僅給東芝公司,也給日本企業的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

東芝事件東窗事發後,有人呼籲,日本應該引進西方的公司治理制度,事實證明,熟人經濟在加強默契度的同時,也會給各種暗箱操作埋下隱患,大夥的利益一旦繫結,時間長了,就會相互包庇,縱容欺詐行為的發生。

但比起道德風險,真正威脅日本企業競爭力的,是全球化與網際網路,當你的供應鏈擴充套件至全世界,供應商來自其他國家時,單純依靠信任就無法奏效。在這方面,日本其實和很多亞洲企業一樣,欠缺全球化管理的經驗,強烈的“抱團”意識,是阻礙日本公司走向國際化的絆腳石。

不僅如此,日本還錯過了網際網路的發展大潮。當網際網路在中國催生出BAT這樣的巨頭時,日本竟找不到有分量的網際網路公司。當網際網路喚醒中國年輕人的創業夢想時,日本社會卻出乎意料的死氣沉沉,這裡的年輕人對創業,對冒險,對發家致富似乎提不起興趣,他們更多地滿足於給大公司打工,做朝九晚五的白領,或乾脆在家裡做個“御宅族”。

為什麼今天的日本失去了創業精神?也許正因為曾經取得過的巨大成功,限制了日本企業的格局與想象力。無論“抱團”經營還是“熟人”經濟,在締造產業輝煌的同時,也把大家牢牢地捆綁在一片巨大的舒適區裡,扼殺了人們在新領域冒險的熱情。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成功能夠永遠維持下去,當我們驚歎日本製造業崛起的同時,不能不看到背後的代價,並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最新評論
  • 1 #

    還有一點,早期的日本企業對工人的態度,讓企業與員工成為命運共同體,日本老牌企業採取的是終身制,一個人一旦進入這家公司,基本上會幹到退休為止。即使企業效益再不好,也不會隨意裁員。同樣,一個員工如果你的履歷上寫著曾經在三四家公司工作過的經歷,那下一家公司可能就很難接受你,因為他們會認為你不忠誠,不能與公司共進退。

  • 2 #

    看事物應該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你直接弄個意識決定物質。是當時的北韓戰爭,東西方冷戰,客觀的外部環境解放了日本,要不就是個農業國了

  • 3 #

    日本也曾經用大筆的銀子引進技術來著。

  • 4 #

    人家停在哪等二十年我們還是追不上!以後更

  • 5 #

    其實一切的根本就是教育搞得好,發現的動力其實就是注重人才的培養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修車工在生命最後 才知道兒子是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