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曾經走街串巷的貨郎 陶滸 繪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的家鄉關中農村,還處於物資匱乏時代,人們普遍缺吃少穿,交通很不方便。那時,鄉下沒有商店和小賣部,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供銷社,但這也只是人口稍多點的鎮子上才有。村裡人有時為了買點日用品,即便是一盒小小的火柴,也不得不花上大半天時間,走十幾裡甚至幾十裡山路,到鎮上的供銷社去買,所以那時候,走村串戶的貨郎,就是村人眼中最大的祈盼。

  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幹一行。”貨郎這個行當雖然比較辛苦,靠的是腳力,風餐露宿,走村串戶,但在那時,如果吃得了這種苦,卻也不失為一種養家餬口的好營生。

  小時候來村裡的貨郎,大多都是看起來比較沉穩的中年人,他們中有相鄰地界的甘肅、寧夏人,也有四川和河南人。一輛半舊不新的腳踏車、兩個竹筐、幾個小木箱、一個撥浪鼓,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走村串戶時,他們推著腳踏車,腳踏車後座上綁一根一米五左右的木棍,木棍的兩頭各挑一個竹筐,兩個竹筐各有各的用途:一個放貨物,另一個放貨物換來的東西。其中,放貨物的竹筐內又放著幾個小木箱,每個小木箱都被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方框,每個方框內分門別類地放著各式各樣的兒童玩具、針頭線腦、髮卡首飾、衣帽鞋襪、彩色花線、糖果等;另一個竹筐內則亂七八糟地放著破銅爛鐵、豬毛、豬鬃、亂頭髮之類由貨物換來的東西。

  貨郎的到來,會使整個村子都沸騰起來。他們要麼搖著腳踏車鈴鐺,要麼一手推著腳踏車一手搖著撥浪鼓,邊走邊吆喝:“破銅爛鐵換耍貨哩,豬毛、豬鬃換針線哩,爛布鞋、亂頭髮換髮卡花線哩……”隨著那一聲接著一聲、抑揚頓挫的吆喝,夾雜著撥浪鼓鼓點聲,村裡的男女老少便從不同方向圍攏到貨郎身邊。

  這個時候,小孩子們便聚集在一起,蹦蹦跳跳地齊聲唱順口溜:“來了貨郎好,貨郎來了好買貨。閨女閨女你莫慌,買把梳子理紅妝。大娘大娘您別急,頂針針線買上炕,俏媳婦納鞋底,送郎打工去南方。小孩子吃洋糖,吃了洋糖上學堂……”

  儘管貨郎帶來的都是一些小物件,但對那個年代的村人來說,這些小商品已經足夠讓人們眼花繚亂了。婆姨媳婦們圍著貨郎,主要是為了換針換花線,好納鞋底做針線活;小孩跟著貨郎,是為了玩具和糖果。有時家裡實在沒東西可換或者大人不讓換,就趁著貨郎和大人們置換時不注意,拿起玩具過把手癮,這也就心滿意足了;有時大人們換完東西,還會千方百計地央求著貨郎賞給孩子們一兩顆糖果吃。

  貨郎要離開村子時,小孩子們會追著貨郎跑出好遠,還齊聲唱著童謠:“打起鼓來,敲起鑼,推著車子來送貨,車上的東西實在好,有媳婦用的小頂針,姑娘用的小花布,小孩吃的水果糖,撓癢癢的撓撓手……貨郎貨郎你莫走,還有姑娘找著哩……”

  貨郎離開之後,孩子們便開始到處撿拾破銅爛鐵、塑膠瓶子、豬毛豬鬃等,心裡盤算著如何等貨郎下次來了好換玩具和糖果。

  後來,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物質豐富了,交通也便利了,商店、小賣部隨處可見,不用跑很遠的地方,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了,走村串戶的貨郎來村裡的次數越來越少,直至最後從人們的視野裡消失了,貨郎就像一個文化符號,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1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語音版」茶葉末釉瓷臥牛擺件,文/朱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