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是自然界中最具代表性的兩類動物,也是迄今人類最為熟悉的兩類動物。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對這兩類動物之間的較量很感興趣,都想看看到底是哪方會更厲害一些。
但這兩種動物一般是不怎麼有交集的,比如說老虎跟狼碰面的情況就很少,把它們兩個放一起甚至有點違和。
儘管如此,有一種貓科動物依然與犬科動物中的狼扯上了關係,而且它們還可以大膽到主動去獵殺狼。
這種動物就是猞猁,它看起來很像家貓,但體型是家貓的好幾倍。
那猞猁究竟有多恐怖呢?
長得像貓,又叫做山貓
猞猁其實是對猞猁屬下動物的統稱,猞猁包括四大類,分別是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南歐猞猁和短尾貓。
其中,歐亞猞猁是最常見的一種,有時候也直接把它們叫作猞猁,我們後面說的猞猁就是指歐亞猞猁。
猞猁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它的另一個名字你很可能聽說過,那就是山貓(或大山貓)。
NBA球隊的名稱通常取自動物名,現在的夏洛特黃蜂隊的前身就叫夏洛特山貓,北美是有很多山貓的。
從各方面來看,猞猁都像是一隻被放大的貓,體長大約在1米左右,體重在15至30公斤之間,但尾巴很短,約為20釐米。
猞猁與貓明顯不同的是它們的身上或深或淺的像豹子一樣的小斑點或小小條紋,這非常有利於它們的隱蔽。
耐性極好,謹慎而狡猾
跟許多的貓科動物一樣,猞猁也是常常單獨行動的,白天,它們或者躺在岩石上曬太陽或躲在樹下避雨,夜間它們就開始出動。
猞猁的耐心和耐力極好,它們既可以在草叢中埋伏好幾天一動不動,又可以不休息連續跑十幾公里。
在捕捉獵物時,猞猁常常藉助周圍的物體作為掩體,在獵物可能經過的地方靜靜等候,這與虎獅的潛伏略有不同。
一旦獵物出現,它會出其不意的猛撲上去,但如果撲空的話,它們也不會窮追不捨,而是等待下一次的出擊,這也說明它們的耐餓性還是很不錯的。
由於身型輕巧,猞猁還是游泳高手和攀爬高手,但是它們並不會輕易下水,倒是常常很利索的爬上樹。
當遇到危險時,猞猁會像貓一樣很迅速的躲到樹上,如果有時候來不及上樹了,它們還會躺在地上裝死!
猞猁是食肉動物,它們的主要食物是雪兔和各種野兔,除此之外,它們也會捕食松鼠、野鼠等和各種鳥類。
儘管猞猁擁有各種高超的捕獵技巧和生存技巧,但它們也還是很怕一些更大的食肉動物的,比如老虎,豹子等,也就是說,這些動物是它們的天敵。
膽子很大,敢去偷襲狼
上面說了,猞猁主要捕食兔子、野鼠等小型動物,但其實它們很不安分,有時還會去襲擊一些較大動物比如狍子,麝鹿的幼崽。
更“過分”的是,它們有時還會趁狼父母不在偷偷潛入狼穴將狼幼崽殺死,然後“悠閒”的走出來。
捕食與襲擊是有區別的,前者是殺死獵物然後吃掉以填飽肚子,而後者僅僅是攻擊並殺死對方,事後就會離開。
除了偷偷殺死幼狼,猞猁還會襲擊懷孕的或剛經歷分娩的母狼,因為此時的母狼大多單獨待在巢穴內,而公狼去覓食了。
有時候,有些“落單的”狼有時也會成為它們襲擊的目標,我們知道,狼一般是成群出動的,但在歐亞大陸的4月中旬到9月下旬,單獨的狼比成群的狼更常見。
很多人以為猞猁只會“挑軟柿子捏”,要麼襲擊幼狼,要麼襲擊處於最脆弱時期的母狼,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研究人員就曾目睹過一隻雄性猞猁與一隻成年公狼的單挑過程,而最終的結果是猞猁得勝後離開了,受傷的公狼待在原地半天動彈不得。
而且,研究人員也觀察到,當一隻狼走過猞猁走過的路時,通常會表現的很小心翼翼,甚至有狼在經過猞猁“標記”過的地點後迅速跑開了。
這說明,狼打心裡是怕猞猁的,這也是猞猁敢“為非作歹”的資本。
最後
雖然猞猁的行為表現的有點像“惡棍”,但它的“惡劣”行為卻對當地生物種群的數量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任何一種生物的泛濫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從整體來看,猞猁的行徑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猞猁最恐怖的地方可能就在於,人類眼中好不威風的狼卻常常敗於一隻“大貓”腳下,還經常被這隻“大貓”將幼崽殺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