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顧問:方先生,中午好,今天過來拜訪您主要是就怎麼規避人生風險帶來的財務損失和您做一個具體探討。
方先生:人生風險?
壽險顧問:是的,您之前有聽說或瞭解過人生風險嗎?
方先生:這個還真沒聽說過。
壽險顧問:人生風險就是指我們一生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因素,比如生老病死,這些因素都是不確定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如果一旦發生就可能給個人和家庭帶來重大的財務損失,所以如果我們不提前做準備,可能結果就只有後悔莫及,您覺得呢?
方先生:是的。
壽險顧問:我們通常把人生風險歸納為三大類:提前離開、中途波折和活的太久。
方先生: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一:提前離開(意外)
壽險顧問:提前離開,通常指一個人在發生意外事件後突然離世,比如車禍、飛來橫禍等,而這個人如果是經濟支柱的話就會給一個家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那我想冒昧請教一下方先生當前的年齡和收入是多少?!
方先生:我今年34歲,年收入大概20萬左右。
壽險顧問:那方先生計劃工作到什麼時候退休呢?
方先生:正常男性都是60歲左右退休吧。
壽險顧問:那這樣算的話,您還有26年左右的工作年限。我們有一個數值可以衡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其公式為:生命價值=當前年收入*希望工作年限,得到的結果就是這個人的生命價值,那方先生的生命價值就是……?
方先生:26*20=520萬!這個方式還是第一次聽說。
壽險顧問:是的,方先生,如果我們不發生風險,未來您將創造至少520萬的收入,那您有沒有想過,如果一旦風險發生,您失去了創造收入的能力,或者您去找上帝喝咖啡去了,那這個收入就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方先生:那肯定就沒有了……。
壽險顧問:那您現在是正常繳納社保醫保吧?
方先生:是的。
壽險顧問:除了社保醫保,您還有別的商業保險嗎?
方先生:目前還沒有。
壽險顧問:那您瞭解社保醫保關於一個人發生意外後的賠付政策嗎?!
方先生:這個還真不太瞭解。
壽險顧問:一般是賠付這個人最多13個月的當地上一年度的居民月平均工資+這個人在社保個人賬戶的餘額,武漢目前的平均工資大概3700元,這樣算加起來最多也就5到10萬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提前做安排,最終我們的家人也就最多能得到這個金額的賠償金。
方先生:(吃驚)這確實有點少……,那有什麼好辦法解決嗎?
壽險顧問:通常我們最好的辦法會用意外傷害保險、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去解決,也就是給我們找一個收入替身,這個收入替身跟我們的生命價值是相匹配的,無論我們發生什麼風險,這個替身會幫我們去照顧我們的親人。
那需要準備的金額=您的生命價值-現有保障(社保的5到10萬)-已經建立的商保保額,那您應該準備的金額就是520萬-8萬=512萬,您理解了嗎?
方先生:哦,這樣啊,理解了……!
二:中途波折(重大疾病)
壽險顧問:方先生,那人生的第二大風險就是中途波折,更多是指出現重大疾病後給一個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
我們都知道,當前的自然環境和工作生活壓力都非常大,重疾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呈年輕化趨勢發展,特別是癌症、心腦血管等高發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最大殺手。
通常情況下,一旦發生重疾,人一般不會馬上就離開,首先會接受治療,除了要花費高昂的治療費外,護理費、營養費和收入損失費等很多額外的支出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重疾所需要的費用就由發票+發票之外的兩大部分構成。
方先生:是的,確實是這樣。
壽險顧問:通常能體現在發票上的費用由兩部分構成:自費部分+報銷部分,也就是醫保中能報銷的部分和不能報銷的部分,但實際上這只是治療費用;另一部分是在發票上體現不出來的,像護理費、營養費和收入損失費等隱形費用也是非常高的。
同時,因為要接受系統的治療,您就得這個人還能正常工作嗎?
方先生:這個肯定是沒法正常工作了!
壽險顧問:沒法正常工作,如果是在單位上班,那單位還會正常發工資嗎?如果是自己經商,還能正常開展業務嗎?
方先生:多半是要沒法正常收入了!
壽險顧問:那這份收入誰來發給我們呢?
與此同時,通常情況下恢復費用會是治療費用的2倍以上。目前中國重疾的平均治療費用為18萬左右,那其實加上恢復費一起我們至少要準備54萬左右。
有一個指標可以衡量重疾恢復的程度——5年存活率,目前中國的存活率約為30%,歐美髮達國家可以達到80%左右,其實歸根到底就是治療費用的問題。
有句話說:重疾治療其實就是一個拼家底的過程,你覺得呢?
方先生:是的,確實如此。
壽險顧問:在五年存活率這個基本指標下,我們需要準備的費用就是:5*當前年收入+18萬,對於您也講,就是5*20+18=118萬元,這就是您所需要提前準備的額度。
通常,我們會透過壽險、意外險和健康險等險種來解決這些問題,您理解了嗎?
方先生:理解了。
三、活得太久(養老)
壽險顧問:方先生,有一個觀點不知道您是否認可:如果人的一生不發生疾病和意外等風險,那就一定會面臨養老問題,你認同嗎?
方先生:當然認同,人不可能永遠年輕,也不會長生不老嘛!
壽險顧問:是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人生的第三個風險——活得太久。
目前我們衡量退休金多少的標準有一個計算公式——養老金收入替代率=退休後第一月工資/退休前最後一月工資>70%,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就說明退休品質就會下降。
打個比方,一個人退休前的月收入是1萬元,退休後按政策只能拿到3000元左右,如果按標準計算我們退休後的可支配金額應該最少達到7000,那中間的費用差額就是4000元/月,一年就是5萬,如果按60歲退休活到80歲,那我們最少應該準備100萬,如果活得更長呢……?
所以活得太久也是一種很大的人生風險!您覺得呢?
方先生:之前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壽險顧問:我們的養老金準備必須要具備3個屬性才能保證是可靠的:1-專款專用,2-有適當的收益,3-與生命等長。否則我們就不能確保養老金能順利的得到保證,也就會出現養老風險問題。
那通常情況下,拋開通貨膨脹及相關影響經濟的因素,我們需要的計算公式=(工作收入-退休收入)*70%*退休後期望生存年限。那方先生需要準備的金額就可以很快計算出來了!
方先生:好的。
壽險顧問:目前,能解決這個問題同時還能具備以上3個特殊屬性的最佳方式就是理財類保險,如分紅險、年金險、增額終身壽等。
方先生,以上三大風險和解決方式,您都能理解和認可嗎?
方先生:非常有道理!
壽險顧問:那您覺得哪個風險是您最關注的呢?
方先生:我覺得意外吧?不,我感覺好像都非常重要……
壽險顧問:是的,方先生,其實這三大風險會伴隨人的一生,每一個風險都同等重要,都是我們應該提前準備和安排的!
那,我回去後圍繞這三大風險給您做一個綜合的保障方案,後天這個時候大概2點半左右,我再跟您見面把方案給您做一個詳細的講解,好嗎?
方先生:好的,沒問題!
壽險顧問:那我們今天就聊到這裡,我們後天下午見!
方先生:後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