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龍井茶得益西湖山水而出眾,西湖亦因龍井茶而更具魅力。西湖龍井茶園地處北緯30°20 ',-30° 40 ',正居中國綠茶黃金產區帶的正中位置。西湖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是龍井茶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西湖群山北高南低,南臨錢塘江,西北有北高峰、獅峰、天竺峰三大山峰,形成天然屏障。西湖上空的氣團和錢塘江面氣流匯聚搏擊,不同質地的雨露陽光撒向茶園,滋養了各路茶葉。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在西湖茶區原產地中,由於小氣候或微氣候環境的不同,加上栽培方式、炒制工藝上的差異,不同茶區所產茶葉的品質是有區別的。以原有的"獅、龍、雲、虎、梅"老字號為基礎,對產區實行細分,使不同茶區的龍井茶品質各具特色,品級豐富多彩,這對於老字號龍井茶品牌的保護和發展十分重要。西湖茶區原本是有細分的。西湖產茶緣起於唐代杭州的寺院叢林,那時茶葉就以"天竺寺茶"或"靈隱寺茶"來命名區分。宋代西湖茶區擴充套件為南北兩山,各山頭有了自己的品目,如上天竺的"白雲茶",下天竺的"香林茶",寶雲山的"寶雲茶"和"垂雲茶",法華的石人塢茶等。

到了明代,由於獅子峰、老龍井所產茶葉聲名鵲起,西湖產茶開始進入"龍井時代"。龍井茶產區原本侷限在老龍井一地,高濂《遵生八箋 ·茶泉類》有記:"杭之龍泓(即龍井也),茶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山中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炒,但出龍井方妙。而龍井之山,不過十數畝,外此有茶,似皆不及。附近假充,猶之可也。至於北山西溪,俱充龍井,即杭人識龍井茶味者亦少也,以亂真多耳。"《遵生八箋》成書於萬曆十九年(1591 年),可見在明萬曆時期龍井茶的正宗產地只十數畝,但由於龍井茶已經名聲在外,這十數畝的產量已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假充龍井茶的比比皆是。到了清代,乾隆四次分別幸臨西湖茶區的天竺、雲棲、龍井,又獨褒封龍井為御茶貢品。

乾隆此舉並非一時遊興使然,而是—西湖茶區細分的歷史由來及大體構想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顧問、著名茶文化專家 阮浩耕特別策劃·龍井茶之魂滿覺隴村馬兒山生態茶園然壓倒白雲槍。"白雲槍"是唐代以來的西湖名茶,到清乾隆時仍然有此名目,但在品質上已輸龍井一籌了。民間與乾隆有相同的品評。在此情況下,晚明以來出現的那種"假充龍井"的現象日趨發展。龍井茶的產區範圍在時代更替中日漸擴充套件了。晚清寓居杭州的程淯,在西湖湖區建有別墅"秋心樓",他對龍井茶作過一番紮實的調查研究,宣統二年(1910 年)寫了一篇《龍井茶訪記》,對那時的龍井茶產區有比較翔實的記載。他說:"今所標龍井茶,即環此三五里山中茶也","蓋自十八澗至理安,達江頭,自翁家山、滿覺隴,茶樹瀰漫,皆名龍井。北貫九里松至棲霞,亦名龍井,然味猶勝他處。杭城所售者,則筧橋各地之產矣"。龍井茶的產量,"歲產上品茶,如明前、雨前者,千餘斤耳;並粗葉計之,歲額止五千斤上下"。那時不僅西湖茶區所產茶葉俱名"龍井",連西溪、筧橋產的也以"龍井"名之。到了民國時期,龍井茶產區持續擴充套件。《農聲》雜誌民國21年(1932年)第 160 期刊載一篇調查資料,龍井茶園面積已增至 2350 畝,包括南山、北山、中路三區。南山區包括龍井、滿覺隴、翁家山、虎跑、理安寺等,有茶園 1100 畝,茶戶130戶;北山區包括銅佛寺、上寧橋、金祝牌樓等,有茶園 30 畝,茶戶15戶;中路包括獅子峰、雲棲、靈隱、天竺、桃源嶺等,有茶園 2200 畝,茶戶 70 戶。三區合計有茶園 2350畝,茶戶215戶。此外,在獅子峰、龍井、虎跑、天馬塘、九溪十八澗、翁家山、月輪山七處各有一所茶場。

1931 年龍井茶的總產量已增至 730餘擔,約值 15萬元。以往高的年份在八九百擔之間。比清末"歲額止五千斤上下"增幅 15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當西湖幾乎所有茶區都丟掉了自己原有的品目,冠以"龍井"之名後,"龍井"名下又細分出了"獅"、"龍"、"雲"、"虎"四個字號,並正式向民國政府農商部申請商標註冊。

民國 10年(1921 年)8 月 18 日,在對龍井茶品質鑑品後的褒獎封賞。生活於清乾嘉年間的詩人舒位(1765-1815),有《宋助教寄龍井茶三首》其三雲:

鯉魚風裡豆花香,絕勝三瓶寄夜航。

民國政府農商部在給浙江省政府的諮文中稱:"據應可林等呈請將龍井出產獅、龍、雲、虎四茶葉商標註冊,並稱現經各茶戶會議,凡獅子峰一處所產茶葉,以"獅"字為商標;此外,龍井、翁家山、上下滿覺隴、楊梅嶺、理安、赤山埠等處出產,以"龍"字為商標;雲林、法雲弄、天竺、雞籠山、雲山、徐村等處出產,以"雲"字為商標;虎跑、小天竺、白塔嶺等處出產,以"虎"字為商標。並續呈各種商標圖樣請摺⋯⋯查商標法規正籌訂,尚未頒行,該商標所呈獅、龍、雲、虎四種商標應暫準備案。"上文可見,當時民國政府還未正式頒佈商標法,西湖茶農應可林等的申請商標註冊之舉是很有超前意識的。獅、龍、雲、虎這四個字號的面積產量,民國24年(1935年)《東方雜誌》第32卷第7號刊何伯雄《西湖龍井茶業概況》一文,有較詳細的記載:四個字號,49個地點。其中,獅字15個點,面積1270畝,

年產508擔;龍字13個點,面積290畝,

年產116擔;雲字14個點,面積785畝,

年產314擔;虎字6個點,面積625畝,

年產250擔。合計2970畝,產茶1188擔。

新中國建立後,龍井茶和其他所有茶葉一樣,列入國家統一收購。1951 年龍井茶收購分為"獅、龍、雲、虎、梅"五類,每類分明前、雨前、一般三等。1953 年調整為獅峰、梅塢、西湖三類,每類分10級。1965年,茶類簡化,將獅峰、梅塢、西湖三類合併為一類,分 11 級(1979 年簡化為 9級)。自此,龍井茶原有的四個(或五個)字號便淡出了視線。

總的來說,西湖茶區的出產,唐宋以來原本自然細分品目,有白雲、香林、寶雲、垂雲、龍井等;晚明以後龍井茶名聲大振,於是龍井之外皆傍名牌,至晚清合為龍井茶一類;民國以後在龍井茶名下細分為"獅、龍、 雲、虎、梅"品目,至上世紀 60 年代以來又合為西湖龍井這一大類。

如今,原有的西湖茶區範圍沒有大的調整,從傳承龍井茶的歷史文脈出發,尚可對"獅、龍、雲、虎、梅"老字號產地進行細分,目的是要守護龍井茶發源地的根與魂,充分體現它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這個茶區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讓最好的地塊種出最好的茶葉來。細分的含義包括分出不同字號區塊的小環境、微環境以及茶樹品種、栽培管理和採取的加工技藝,也可分出茶葉品質上的特色和差異。對原有的"老字號"茶園進行細分,需從尊重歷史和正本清源著眼,根據當今茶文化、茶產業的發展變化和多年來西湖龍井茶品牌保護實際,考慮恢復"獅、龍、雲、虎、梅"五個或"獅、龍、梅"三個字號,打破現有的茶村行政格局,區分出"老字號"龍井茶的品目,按字號依次劃定茶農戶、茶園地點、面積和產量,並制定出各自的產品標準和保護管理辦法,以此彰顯不同區塊的茶葉品質特徵。同時,需採取嚴格措施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當然,還可按自然生態把西湖龍井茶產區細分為三類:即集約高效的現代化、無公害茶園,有機生態的可持續茶園,野生或還原野生的茶園,呈現出一個塔狀結構,特別要著力營造出幾片歷史遺留下來的原始野生茶樹來,這可是龍井茶中不可多得的上品!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盤點那些生活中的反人類設計,設計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