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每天都會在各種寫手群裡穿稜,這天又看到一個故事寫手群的管理在發通告。

內容是:晚上七點半某某寫手在某某群授課,主要交流故事的懸念寫法……

急忙加了那個群號碼,一進群就看到好幾個熟悉的寫手名字。

點起其中一個姐妹的頭像說:“真是寫手無群不相逢啊。”

的確,網上寫作圈子很多,故事的,小說的,散文隨筆的。

還有一些雜誌收稿群,編輯也會抽時間講述如何投稿。

或是給大家分析他家上稿的秘籍,以及分析他們家往期優秀稿件的寫法。

這些免費的課程,趕上就是賺了,因為平時編輯不可能一對一給你講,自己鑽研也未必那麼準確。

所以平時多關注這一類的課程,對寫手是很有利的。

那位“常相逢”的寫手朋友發了個捂嘴笑的表情說:“有免費課聽,當然要來蹭了,這就是新一代的‘蹭蹭族’,講究的就是資源有效利用,跟古代的鑿壁偷光差不多!”

聽到新名詞我就敏感,所以瞭解一下。

“蹭蹭族”指一種“蹭生活”,是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髮現他人免費的有效資源,並充分加以利用,從而改善自己生活局面的一種方式。

若是這樣,周圍人群裡例子還不少,比如好友菲,就經常去她所在城市的大學“蹭課”。

她專職寫作多年,也算是個蠻成熟的寫手,可“充電”這樣的事,還是每天都在做。

網路上的寫作培訓不是收費高,就是沒什麼實際作用。

而且自己在家自學又顯得沉悶,於是她選擇讓一些在大學裡的朋友帶她進教室去蹭知識。

我自己也算是“蹭生活”裡的一員,比如每天有空都會鑽進書店。

裡面有空調,也有大堆的人只看書不買書。

初時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後來也學會站在櫃前看一會。一邊蹭空調的涼,一邊蹭書的“香”。

當然,這個過程不能影響到書店的正常營業,也不能把新書弄出任何破損類的痕跡。

除了蹭這些,周圍還有好多朋友是“蹭父母”的:帶著老婆孩子住在父母家。

為的是有父母親手做的飯菜,有洗好的衣服可穿,孩子也交給父母帶著玩。

這類“蹭父母”的“蹭飯”“蹭房”行為,是那些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的權宜之舉,也是有房但懶得獨立生活的年輕人的首選。

這樣的行為大多父母都不會反對,誰不喜歡自己兒孫滿堂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呢?

網友大強則是個“蹭早教”的能手,大家都信奉孩子的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要從早教開始抓緊。

可早教班收費昂貴,對普通上班族的來說壓力很大。

大強經過調查,發現每個早教班都有免費體驗的專案。

於是他挑選了幾十家有免費體驗的早教班,並且安排了時間順序,然後帶著孩子每週去“蹭”一家早教班。

雖然這樣的行為讓很多早教班覺得惱火,但大強自己覺得選一處報名要花不少錢。

自己經濟緊張,且不知道效果如何,他認為自己這樣是無奈之舉,也覺得只是利用了有效資源。

像大強這樣的心理,其實很多人可以理解,花錢去學習,無可厚非,畢竟多學點東西是好事。

只是短時間內,你還真不好分辨哪些收費課程有用,也不確定是不是真適合自己。

交了大筆學費,可能又因為種種原因擱置,閒置,浪費。

若是自己寬裕,那還沒關係,若自己本來就困苦,交錯學費退不了,又學不到有用的東西,那就失策了。

所以適當蹭點他人的經驗和知識分享,的確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

過程中不要給他人帶來麻煩,或嚴重損害他人利益就好了。

而且很多免費課堂也需要有人捧場,需要有人氣,所以大家也是相互成全,各自有利。

至於蹭父母這種行為,想必更多。若是父母歡喜,那是好事。

只怕有些父母力不從心,兒女還拖家帶口回去蹭,就是對不起父母,就是給他們添負擔了。

稍微一留意,就能發現生活中這樣的“蹭”行為無處不在,它也沒什麼不好。

對於錢包緊張又需要學習和幫助的人來說,還能省不少錢。

只是原則上要把握好一條:那就是去利用有效資源,而不是去招人厭或帶給人不便。

但你天天去蹭就不太好了,就要招人厭煩甚至被趕出來了。

所以呢,“蹭生活”也是一門學問,要學會該蹭的儘量蹭,不該蹭的切莫胡亂去蹭。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陽光之下》火箭上線4集,不用擔心觀眾愛上傅慎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