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本科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
2002年6月,埃隆·馬斯克投資1億美元創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
2004年,埃隆·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該公司董事長。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
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群的計劃。
“我們乾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乾的別人想都想不到。”
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還付諸於行動的又有多少?
今年五月,SpaceX 最新的載人龍飛船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成功發射,在全球觀眾的注視下,載著兩名宇航員還有一隻恐龍玩偶前往國際空間站。
載人龍飛船的成功對接標誌著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性載人航天任務完成。
SpaceX 公司稱這為未來人類太空旅遊等提供了更多可能,成為歷史上的里程碑時刻。
馬斯克的野心
馬斯克的野心遠不在於此,他表示,SpaceX 有能力在2050年之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
“每年建造100艘星際飛船,10年內就達到1000艘,也就意味著每年的運力達到1億噸。或者說每當地球和火星軌道同步時可以運載大約10萬人。”
將人類送出地球,在商業航天史上取得這一成就的公司,現在看來只有 SpaceX 一家;
馬斯克的終極計劃是並不只是想把幾個勇敢者送上火星,還想把火星完全變成人類的殖民地。
專案進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馬斯克39頁火星計劃,這個也許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 PPT:
專案進展
低溫液氧罐測試:
2.3倍大氣壓測試;碳素纖維基體;1000m³容量;
1200噸液態氧。
引擎測試:
超過1200秒點火,42項主發動機測試;
最長100秒,一般性40秒的火星登入測試;
測試引擎在200個大氣壓的環境中執行。
完善推進降落:
獵鷹9號火箭已完美著陸18次。
發射頻次:
逐年增加。
“龍”飛船更新:
龍1號可跟空間站自動對接和停靠;龍2號可不借助機械臂直接停靠;完美的熱遮蔽技術可以經受住再進入的極度高溫。
載具比較:
大幅提升的BFR火箭荷載。
BFR (Big Falcon Rocket)概覽:
SpaceX 計劃研製的大型火箭。
BFR基礎物理資料:
長48m,直徑9m;
船體淨重85噸,推進劑質量1100噸;上升荷載150噸,典型返回荷載50噸。
功能簡介:
引擎、推進器、有效荷載、三角翼。
推進器:
燃料倉、氧倉、圓球倉(儲存著陸推進劑)、圓頂(分離甲烷和氧氣)
引擎介紹:
猛禽引擎、2個海面引擎、4個真空引擎
再填充利用
火箭容量比較發射成本比較
回收的價值
傳送衛星
服務國際空間站
執行月球表面任務
服務阿爾法月球基地
火星計劃
火星運輸建築
火星進入&登陸
初始火星計劃目標
基地建立的步驟
1、與發射臺連結
2、擴充套件
3、叢集
4、城市
5、場景
地球運輸
馬斯克的野心馬斯克的野心體現在他對於探索外太空的樂此不疲。
雖然他總被批評不切實際;
雖然 Space X 一路備受嘲笑;
雖然跟地球相比,火星算不上宜居。
但是馬斯克仍然堅持著這個“不可能完成”的夢想。
移民火星真的有可能嗎?
從馬斯克產業的生態圈並不難看出:
特斯拉,真空高鐵,太陽能,星鏈,Space X。
這些佈局都是在火星移民的技術積累。
馬斯克已經具備商業化開發太空資源的能力,也已經把自己的真實目標和藍圖都和盤托出:給人類一個備份,避免地球出現難以預防的事情導致人類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