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姐姐給別人哄罷四個娃娃後,開始在生產隊參加勞動,成為一名真正的社員,只有勞動才能掙到工分、才有資格分口糧。

勞動了一年以後,姐姐在外奶奶耳邊硬死扯爛的磨蹭,說服大阿舅帶著她去牧區求生存,在一個屠宰場曬了半年羊皮,翻過年後回到家,死心塌地當起了生產隊社員,同時成為“塔溝青年突擊隊”的一分子,跟著一幫“鼓足幹勁,力爭上游”的同齡人,高舉著“塔溝青年突擊隊”的彩色隊旗,投入到廣闊田(天)地比、學、趕、幫、超。

青年突擊隊員們走到哪裡,就把彩色隊旗插到哪裡,給荒蕪寂寞的山區點綴了一份色彩,也使得莊稼人充斥著一股革命氣息。

餓著肚子衝鋒陷陣的青年男女們,只看出她一個人每天干勁十足,頭腦發熱。她是解放以來塔溝老中青群體中第三梯隊的風雲人物,是火紅時代山旮旯裡的頭頭。

和全國人民一道,三個階段各有風雲人物,第一層級把精神抖擻在土改上,天翻地覆,鷂子翻身,第二層級耀武揚威在批鬥鬧革命上,階級專政,笑傲山谷,第三層級最具顛覆性,搞串聯吃喝拉撒不花錢,內鬥的時候一會兒是英雄一會兒是反革命、破舊立新制造了奇聞。

文盲昏頭,積極透頂,瘋瘋癲癲,上躥下跳,成了不出大山鬧革命的馬前卒、反潮流的急先鋒,也把一條荒僻山野、同代青年人群磋磨的熱火朝天、雞犬不寧。

不識字會唱歌,把革命歌曲唱的山谷悠揚,就是繼續革命的內在表現,“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誰怕誰,不是西風壓東風,就是東風壓西風……”她的歌喉和堅定步伐,真成了我們塔溝的一股旋風。

東風吹戰鼓擂,是毛主席語錄中的一句名言。當時國際形勢處在冷戰時期,而我國地理位置處在東方,美英資本主義國家處在西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中國強大了,向強勁東風,把西風(西方)壓倒了。東風吹起來了,戰鼓敲起來了,戰鼓響起來,在古戰場上是通知軍隊衝鋒,相當於後來戰場上的衝鋒號。總的意思是說在強大的東風下,在戰鼓的召喚下去衝鋒,去戰鬥。

這句話不單純用在戰場上,在平時完成某項工作任務前,在號召群眾時常用,尤其是政治任務,當時是突出政治的時代,所以凡領導談話,先說國際形勢大好,再說國內大好形勢,這幾乎成了公式。

被語錄灌滿腦漿的拴銀子,如陳忠實筆下的梆子老太、高滿堂作品中的韓美麗,成了全公社有名,毛爾茨溝家喻戶曉、盛極一時的風雲人物。

除了開會、唱歌、衝鋒陷陣突擊大生產,她的其他一大堆荒誕滑稽故事,至今仍然是毛爾茨溝中老年人的笑談話題,鄉親們只要扯起陳年往事,她的發熱事蹟必是其中一道菜,津津樂道於茶餘飯後,那個時代造就了一批奇奇怪怪的人物。

現今55歲以上的人及嫁到村外的姑娘們,除了極個別招進工廠裡的工人(均下崗),絕大多數人都是曾經的“塔溝青年突擊隊”成員,他們中的人只要有幾個聚在一齊,便將那段瘋狂的經歷和盤托出,少不了又一通啼笑皆非。

“鐵姑娘”隨著形勢變幻和外嫁,銷聲匿跡於世事,留下的故事讓鄉親們傳頌了幾十年。

人們把從城市裡來到農村、有文化的年輕人們的行動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僅僅在1969年,湟中縣就動員235戶城鎮居民、52戶職工家屬,共869人到農村插隊落戶。所謂的“有文化”,也就是初中或高中生。

農村裡的“青年突擊隊員”,成員是已參加勞動的年輕社員,文盲、半文盲居多,地富家庭的年輕人也在其中,既然是以勞動生產為主,也便沒有階級成分之分,否則還能少參與一些勞動競賽、政治排隊、批評和自我批評教育活動。

歲月在時光心中留下刻骨的痕,像秋天的落葉,落地成傷。生命像流水,往事總要過去,只有在各自的生活裡顛沛流離之後,才能重新印證日月在內心裡留下的痕跡。

每個時代都有犧牲品,當年的突擊隊員年已花甲,滄桑爬滿每個人的額頭嘴角,四十多年光陰和真實歲月,誰的臉頰上也找不到當年的威武,黃土地上的粗茶淡飯、日月星辰把所有的人都摧殘成風燭殘年……

11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仍想翻盤,特朗普準備釋出新任命,美政客:別鬧了,中俄正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