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完電影覺得差了一口氣,那你可以接著看下去。
在未觀看以前,我們接收到的宣傳資訊是《尋夢環遊記》原班人馬製作。但是當我仔細對比後發現,導演和編劇完全不同,這原班人馬製作,大概是原班製作人馬的意思吧,導演、編劇這些主創完全是另一個團隊了。
好在,本片的音樂性有著《尋夢環遊記》的延續,甚至更強。
如果對音樂沒有很深刻的認識,恐怕很難有勇氣去拍一個講音樂人追尋夢想的電影。不得不說導演組對音樂的運用是頂級的,對配音的挑選也是頂級的(22號可以瞬間切換五六種聲音感覺),對各種電影的環境音和質感也是頂級的。
看電影的前半段,我在想,如果一部電影要想做的出色,那必然要有過人之處,聲音就是這部電影的過人之處。
但是沒想到的是,全片看完,最強的地方居然沒有做到最好,最該擁有靈魂的地方,少了靈魂。
簡單說吧,皮克斯的技術已經臻至化境,劇本的創作也是頗具新意。可是,情感共鳴卻沒有做到最好,差的就是這口氣。
想想《尋夢環遊記》吧,那首《 Remember Me 》是不是終生難忘?
想想《冰雪奇緣》吧,每次聽到《Let It Go》我都會起雞皮疙瘩。
當畫面的最精彩處疊加情感共鳴點,配合主題曲副歌掀起高潮時,一部電影的視聽盛宴就達到了極致。可能很多年後,你已經何難再重溫往日看過的電影了。但是當主題曲在某個地點某個時刻響起時,情感的記憶瞬間湧起,那些似乎早已被遺忘的畫面重新混合著自己的經歷浮現在你的眼前。
那些音樂是強項的電影,無一例外地擁有這樣的靈魂。
可惜啊,作為佳片幾乎沒有短板的《心靈奇旅》,因為沒有做好這一個點,少了靈魂。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滿是亮點。
靈魂狀態冷色調的詭異畫風,逼真到超越現實的環境描寫,擼貓達人最愛的貓咪主子,細膩的動作調教,充盈的情感細節。影片帶著我們暢談夢想,觸控靈魂,期間還帶出來了無數閃耀的人物。
有些我知道,比如(為了精準補充,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哥白尼, 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
穆罕默德·阿里,三次世界拳王。
榮格,瑞士心理學家。 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 ,把人分為內傾和外傾。
亞伯拉罕·林肯 ,第16屆美國總統,廢除黑人奴隸制,帶來北方贏得美國南北戰爭,總統山四總統之一。
狄更斯, 英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雙城記》等。
喬治·奧威爾,英國作家, 其代表作有《動物莊園》和《1984》
特蕾莎修女 ,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因其一生致力於消除貧困,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有些我不知道。
安德魯·傑克遜,第7屆美國總統,以驢子作為自己的象徵,曾和神槍手決鬥,中槍後殺死對方。
瑪麗·安託瓦內特,奧地利女大公,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妻子,死於法國大革命斷頭臺,法國版“何不食肉糜”主角。
查爾斯·德魯 ,血庫之父,挽救了數以千計的生命,成功黑人的代表。
朱莉婭·查爾德 ,1962年出道成為演員,2009年成為 《朱莉與朱莉婭》 編劇。
照片上的人物可能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樂之父。
影片中的紐約尼克斯隊64號球員的原型應該是,帕特里克·尤因。
船長總是隨船而下的臺詞很像加勒比海盜裡的傑克船長。
影片中,spark是一個很重要的點,但卻不是平時常見的火星的意思,應該表達的是激情的意思,這讓英語學渣的我又掌握了一個知識點。
讓人想起龍貓裡的貓巴士
最後,有意思的是,本來男主和22號一直看著的都是北美洲,結果22號去地球的時候,好像去的是中國。
總體來說,可以打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