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孩童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而上幼兒園,卻沒有納入義務範圍之內,國家也並不是那麼重視,直至2013年,我國學前教育的經費佔比只有全國教育經費總量的百分之1.2,遠低於世界上百分之3.8的平均水平。
本就幼兒園少、幼師稀缺,再加上不平衡的城鄉發展現狀,讓曾經無數農村的孩子放棄了讀幼兒園的打算。今天我們要聊的大概就是這樣一部反映幼兒教育的影片,《遙望南方的童年》。
影片由易寒導演執導,內容取材自於他家鄉江西宜春的發生的真人真事,因為真實因為溫暖,影片在豆瓣給到了9.4的評分。這在國產電影之中,不可謂不罕見。
而這部作品由於極低的製作成本,又或者是觸及了那個時代的一些痛點,竟沉寂了十餘年。所以今天,我打算把它拿出來講一講。
故事發生在新千禧年之初,江西宜春的農村。
那是一個南下深圳務工的時代,父母們為了出去掙錢只能遠走他鄉,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幼小的孩子與爺爺奶奶相依為伴。
爺爺奶奶並不能教他們什麼,村子裡又沒有幼兒園,於是到了該學習、開發智力的年紀的孩子們只能在家玩耍。
影片男主是一名小學教師,他看著這些天真可愛又可憐的孩子,他不想讓孩子們缺失教育,像他們父母那樣。一個舉辦幼兒園的想法,就這樣在他心裡誕生了。
幼兒園每個月只收取60塊錢,不掙錢,只是為了維持正常的運轉。
這個叫啟明星的幼兒園,園長是主人公易明堂,老師是沒有資格證但代過學前班課的妻子馬鳳秀,另一個老師是初中畢業一直想去深圳打工的李響,他們沒有一個是經過專業培訓的老師。
師資解決了,那麼硬體設施呢?為了教學,易明堂家的大廳成了課堂,妻子既當老師又當廚師給孩子們買頂好的食材做午餐,而接送孩子們上學的車是一輛人力拖車,幼兒園的玩具也只有一個簡單的滑梯。
就是在如此艱苦樸素的環境之下,幼兒園開學了。
幼兒園雖然支稜了起來,然而實際上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各項開支超出了易老師的預算,再加上還有許多家庭交不起學費選擇了賒賬,師母不免抱怨幾句,易老師則說“莫急咯,什麼事慢慢來唄”。
有一個叫坨坨的孩子,父母外出務工,交由別人家照顧,而現實的問題是一個孩子影響了人家相親,因此就把坨坨帶來了幼兒園全託。
也許是以前吃得少,坨坨在幼兒園特別能吃,同桌的牛肉乾不見了,懷疑是被他偷吃,報告老師之後李響也當著面指責他,坨坨一氣之下就離開了幼兒園。
確實,辦教育不容易,尤其是幼兒園,安全總是個問題。一場尋人大戲就此展開了,池塘河裡四處尋人,還好最終安全無虞。
李響最終向易老師坦白認錯了,是她的能力不足沒有明辨是非,她想回去讀書,考幼師,之後再回來當老師。李響離開,幼兒園便只剩下了兩個人。
幼兒園一如既往辦著,孩子們說想去郊遊,易老師會拉著拖車帶他們去田野,玩耍嬉鬧講故事,沒有證明的辦學、簡陋的環境,卻是孩子們心中最好的教育。
片中有一段特別真實,由於母親外出打工,秀秀長時間沒有見過媽媽,待媽媽回來時,她已經認不得眼前這個陌生的女人,她已經不會喊那一句簡單的“媽媽”。
也是發生在秀秀身上,媽媽為了家庭外出打工,爸爸一個人在家劈了腿,秀秀媽媽知道了要離婚,而法院卻將秀秀判給了爸爸,爸爸甚至不讓她媽媽去看他一眼,最後媽媽又回去了深圳。
因為辦學條件不足,上級勒令幼兒園停學。而要滿足辦學的這些條件,一時半會兒不可能辦到,易老師此刻的內心,是怎樣一種心無力之感。
只能把孩子們送回去了,最後一趟拖車,易老師說:我來拉。
他安安靜靜地把每一個孩子送到了家裡人手裡,多了錢退了回去,少了的也沒讓急著補。
可是,當他看到被爸爸拋棄的秀秀,看到坨坨唯一的失明的奶奶,他終究還是不忍心,他把他們又拉了回來,放在家裡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
影片末尾,易老師拉著秀秀和坨坨爬上高山,指著南方說:看,前面就是南方,從這裡一直往前,就是深圳。
秀秀說:沒看到啊,易老師說:深圳太遠了,從這裡一直往南走,一直往南走,在天邊那個地方…
而這,也就是影片片名的含義了,那是一群孩子們望著南方,等待著父母一年過年才回來一次的童年。
很幸運的是,根據影片最後的字幕得知,幾個月後,幼兒園在政府的扶持下重新開學了,留守兒童的數量也從15名增至27名。
其實影片反映的,不僅是教育,還有20世紀初甚至至今的無數個農村的現狀:父母們為了生計出去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不想讀書,初高中畢業嚮往打工的青少年;還有從大城市帶回來生完孩子待不慣又跑了的女孩…
從內容題材來看,不少人會聯想到張藝謀所導演的《一個都不能少》,然而事實上顯然他們是不一樣的,《一個都不能少》更像是歌頌教師的這種職業精神。
而《遙望南方的童年》則意不在此,它更多地在展示艱苦的農村教育現實和作為教師的易明堂在這種境況下無力的掙扎和人性的美好。
如果要問這部影片好在哪,我會說,簡單而真實。
它沒有豐富的電影技巧和語言,一切都是那麼質樸,就像是一部紀錄片。它採用了本地非職業的演員,操著一口贛語宜春腔,帶著濃烈的中國鄉土風味,讓每一個農村孩子感同身受,讓我們看到那個時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