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法身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也是人人本具的,如來法身是一切眾生都本具的,但是在凡夫位他是存在而不顯現而已,我們只是要把我們本有的,本來就存在的讓他顯出來就對了,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幹。
那麼,法身起用,而不顯現,我們怎樣子能夠證得這個顯空不二,能夠讓他顯現出來呢?請看圖表7,這樣子就清晰了。
我們這個圖表3-7
就把這個現證如來法身,能夠成就顯空不二,就都成就了。
所以我們好多人學中觀,也學過八不中道,但是他只是知識上領會八不中道,他不知道怎麼用,你一定要知道怎麼去用好,《中論》的八不中道偈就對了。
我們看圖表3-7:《入楞伽經》四法,龍樹八不中道偈,說現證如來法身次第
我們看這個第一行,八不中道偈,這個大家都熟悉了“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那麼怎麼修呢?這個不是講理論,龍樹菩薩的《中論》了不起,有27個主題,把所有的知見都破掉了,凡夫見、外道見、佛教裡面的那個見,通通破一切,破盡一切見,然後顯如來法身,這裡面其實也是講了實修的次第,顯說中觀,隱說修證次第。
我們看這個第二行,現證諸法實相。外境,你怎麼樣子來現觀外境呢?現觀外境非實有生滅,他不是實有生滅的,這個生滅只是一個什麼?只是一個影像而已,現觀外境,非實有生滅,影像在生滅而已。
這個其實我們建立的是什麼?我們建立的就是業感緣起,一切都是因果業力所感得,然後更進一步外境然後向內就修內識,修內識的竅訣是什麼呢?就是五個字“不常亦不斷”,我們的心識它不常不斷,我們的念頭像瀑布一樣,它一直在流動,但是它是不常不斷的,瀑布也是這樣子,每一顆水珠它不斷地生滅,不斷地生滅,但是看起來外邊有一個常的幻象,但是它不是常的,但是它也不是斷的。
然後更進一步就是離內外,離內外就是現觀離內識外境,覺知諸法如夢境。覺知諸法如夢境,這個就是真如緣起了,更深入地修行啊,你要真正體悟到了,當下就能夠入如來法身境界,真如緣起。
當然都會有很具體的修法,我們講《入中論》,講《中論》的時候,肯定會詳細地來導引,這個其實就是什麼?就是我們所說的相對緣起了,相對緣起也叫真如緣起,就是凡夫的心識和聖者的法性,這個兩者相對。
那怎麼看呢?不一亦不異,凡夫的心識與聖者證得的那個智慧境界,那個法性,她是一嗎?不是一,她是異嗎?也不是異,這樣子就對了,這個是根本正見,不是一,但是她也不是異。
第四步就是現證法身,“如實見諸法依法身而顯現,不來亦不出,”這個就是現證如來法身都是通的,你看這個《入楞伽經》,《入楞伽經》裡面有四法,叫作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的解脫四法,這個四法其實就是跟這個是相應的了,所以這個佛法你通了,顯密通了,你一貫通起來都是相通的。《入楞伽經》看起來是這個瑜伽行派的根本經典,其實她是顯說修行道次第,隱說深般若。
你看這個不生亦不滅,其實就是觀察自心所現;不常亦不斷,其實就是遠離生住滅想;不一亦不異,是善見外境無有;不來亦不出,就是求得內自證聖智相。我們一直強調佛陀,他成就的這個法身就是什麼?內自證智慧境界,這個就是內自證聖智相了。
這個就是我們講第二個要點,把前面第一段,為舍利弗尊者說法搞通了,後面這些要點都是相通的。
龍樹菩薩不但著作非常豐碩,他有“千部論主”之稱啊,而且他的修行證量也是地上菩薩,有些經典說他是初地菩薩,有些經典說他是七地、八地菩薩,中國佛教就尊之為八宗共祖,雖然說口頭上面這麼說,但是對龍樹菩薩的法,我們可是沒有多少人真正去用心,龍樹有那麼多讚歌,很多很多首讚歌,最長用的有八首讚歌,我們有多少人去學修了,去用功了?我們經常會引用《中論》,但是《中論》真正通達的,真正去用的可能也不是特別多吧,所以要真正地去按照龍樹菩薩的這個教誨去修啊。
回到佛法的源頭上,除了學習佛經之外,比較容易貫通的就是“慈氏五論”和“龍樹六論”,這個是離源頭比較近的水,越往後就越摻雜,越摻雜,最後當然你學了很多,得到的真正的就不多了,所以耗費了很多時間,尤其是不要陷入到那種相似的佛法,影子佛法,那就更不靠譜了。
所以把這些根本的論典,能夠真正地去用去修行。他的《中論》不但是講述中觀正見的見地,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導行者,觀修現證諸法實相。你看八不中道偈就非常清晰地講了,現證諸法實相的次第了。
諸法實相我們也稱之為如來法身,也稱之為佛性,也稱之為法性,也稱之為真如,也稱之為一真法界,大圓覺等等,你看我們這個科學的研究和佛法的修證,立足點都一樣,都是當下的身心,不過用功方向相反而已,科學向外探索世界,帶來了科學的進步,日新月異,佛法的修證,不斷向內去探索心性,體證心性就能夠超越生死。
八不中道偈就說了,這個四步現證次第了。首先是現觀世界,不過是我們心的投影而已,觀察自心所現,探究心就好了,你不要去探究他的這個影子,對不對?探究心就對了。
廣欽老和尚說沒有智慧的人,就像狗去追逐石頭一樣。一個人看到一條狗,把這個石頭遠遠地扔出去,那個狗以為可能是肉包子,就跑去追了,而獅子只會撲向扔的這個人。同樣的,我們不用去太多地關注對影像的探索,影像的探索有那麼多科學家去探究就夠了,我們回到源頭,既然他是心的投射,我就來探究心就對了。
內在心識不斷起念頭,在凡夫位起的念頭就是相、名、分別,首先有個相,然後你又給它安立一個名,安立一個名詞一個概念,然後去分辨它,用你過去的知識,這些名詞概念來解讀它,這分別就起來了,凡夫的心識無非就是幹什麼活?相、名、分別,就幹這個活對不對?
那聖者呢?聖者是正智如如,聖者位他能夠有正智,看一切都能夠有正智,所以任何一點都不會被黏住,不會被卡住啊。你的眼睛有一個焦點,你就卡在那個焦點裡面,這個世界就從無限變成有限,雖然世界是無限的,但是你所見、所聽、所用都是有限的,你的心本來也是無限的,你也把它變成有限,你又把你的心關在一個有限的牢籠裡面,在這麼一個像大海里面,一顆水泡這裡面,你還要去計較、去分別、去爭奪,“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隨富隨貧且隨喜,不開口笑是痴人”。
每天覺得好累吆,我那麼累,每天睡覺都沒有時間,我忙死了,你看聖者他會這樣子嗎?你看佛陀他會這樣子嗎?他有我們這麼忙碌嗎?我們這麼苦兮兮的,這麼忙嗎?這麼累嗎?而且充滿了抱怨,充滿了不情願。
現在我看有個詞叫什麼“懟”上面是個對錯的對,底下是一個心,什麼意思啊?特朗普懟什麼什麼,什麼意思啊?怨恨、抱怨、批評。比方說某某人“懟”他的父親,其實就是抱怨他的父親。
這個心它在這麼一個小小的水泡裡面去掙扎,充滿了種種的情緒波動,種種的負面情緒。你看經典上面佛陀怎麼樣?舉身微笑。你看好多經典上面說,佛陀將要說法之前,“放大光明,舉身微笑”,他不單單是臉上笑,他的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笑,是他得到什麼好處了嗎?不是了,他的覺性對不對?他的覺性充分開發了,開啟了,所以舉身微笑。
我們要向佛學習了,生活得很輕鬆、很快樂,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這樣子才是對的。不是充滿了怨恨,充滿了抱怨,充滿了指責,老是說人家,這不對那不對,這不如法,那不如法就他對,這個樣子其實就是分別念而來的了。
所以要保持這樣子的正智,然後如如就是什麼?如如就是心無限寬廣。這個心回到本源了,回到故鄉了,無限寬廣。如其所如,正智如如,就是全體顯現如來法身。
內識猶如瀑布不停地在流動,這個是不斷,同時水也一直在變化,不可以執著為我,這個就是不常,不常亦不斷。
我們這個《入楞伽經》特別好,我們一直講說,顯宗你把《入楞伽經》能夠讀通了,沒有什麼疑問了,這個是基本上對顯宗就通了,這個就是菩薩摩訶薩,成為大修行者的法門。這個四法:觀察自心所現,就是外境非實有生滅;第二法就是遠離生、住、滅想,能夠一步一步地深入,乃至於說第三步能夠超越對內識的執著,超越內識外境的二元對立,覺知諸法的顯現,如陽焰、如夢境、如幻化,超越一與異的分別想,不一亦不異,
凡夫的心識和聖者的法性,是不一亦不異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證入無分別智了,這個就是善見外境無有,我們善見外境無有,不是一句空話,你必須要入無分別智才能做到。
第四步就是如實見,諸法依如來法身而顯現,不來亦不出,這是佛陀的智境了,是佛陀的內自證智慧境界了,是求得內自證聖智相了,是了了見佛性了。“心不住內亦不住外,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我們現在回頭來讀《維摩經》這段經文,我們就明白了,這句經文的背後,原來隱藏著這個修證的四步次第,不然的話你就這麼很滑的,口一滑就唸過去了,“心不住內,亦不在外”,這八個字好容易,但是她背後所隱藏的是什麼?這個就是佛法的內層義,就是這個現證如來法身的四步次第,在凡夫位你沒有入聖之前,他一定是次第宛然的,入聖以後你再去分次第,那就是頭上安頭了。
----節選自大願法師《紅塵悟菩提——維摩詰的不可思議解脫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