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圖為潘鶴

搞藝術的人往往對感情更加純粹,喜歡一個人就會奮不顧身。潘鶴是我國著名的雕塑藝術家,他的雕塑遍佈全國各大城市的地標廣場,甚至有些已經傳到國外。

著名的《珠海漁女》、《深圳開荒牛》、《日本和平少女》、《虎門銷煙》等等作品都是出自他手。每一個藝術家身後都有一個為他創作提供靈感的繆斯,而潘鶴的繆斯女神就是他的初戀表妹。

相識於微末,一同走進藝術的殿堂

潘鶴生於1925年的廣東,開始上學時除了學習學校的課本,家中父母還為他請了家教,教他四書五經。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他們一家前往香港躲避戰火,潘鶴一邊讀書,一邊喜歡上了水彩寫生,課餘時間還要學習古文和詩詞。

圖為潘鶴在雕像

1939年,他們一家搬到了香港的淪陷區佛山鎮,他的姑媽一家也住在附近,戰爭讓他們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姑媽家中有一個女兒叫李惠儀,嬌小可愛,聰明伶俐,性格又討喜。李惠儀也喜歡藝術,經常和潘鶴一起出去寫生,遊玩。

久而久之,兩個小年輕就處出感情來了,潘鶴甚至開始為李惠儀雕像,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雕像,是為了李惠儀。

兩人感情日漸深厚,看向彼此的眼神都是藏不住的歡喜,家長自然能看的出來。

表哥表妹的怎麼能在一起呢,雖然當時並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要求近親不能結婚,但外國的遺傳基因一說已經傳入國內,作為知識分子家庭,怎麼能不知道。

可李惠儀和潘鶴相愛,家中父母阻攔也沒用,最後李惠儀的父親做出讓步,他認為學雕塑沒有前途,只要潘鶴放棄雕塑,他就讓他們在一起。

圖為潘鶴的《和平女神》

李惠儀怎麼可能讓心愛之人放棄事業,自然不肯,家中長輩就強行把李惠儀和潘鶴分開,把李惠儀帶到了澳門。

李惠儀掙扎無果,甚至差點自殺。潘鶴也追去了澳門,可他當時剛剛踏入藝術的殿門,還沒有任何成就,又正逢國家戰亂,自然是在澳門站不住腳。

潘鶴回了香港,剃了頭,放出豪言,如果不能跟李惠儀在一起,他就出家當和尚去。

兩家大人都不同意的婚事,兩個還未在社會上立足的少年,到底還是拗不過命運。

使君有婦,羅敷有夫

在潘鶴剛回香港不久,家中長輩為了徹底斷絕兩人的念想,迅速把李惠儀送去了加拿大。

圖為潘鶴和表妹

這已經不是跨地區的事,在交通,通訊都不便的年代,他們之間的距離猶如天塹,難以跨越。

時間久了,感情雖然未必會淡去,但生活總是要繼續向前的。潘鶴在工作中遇到了另一個姑娘,張幼蘭擅長畫畫,兩個人因為工作關係相識。

周圍人都誇他們郎才女貌,時不時就起鬨,撮合他們,時間久了,潘鶴知道自己和李惠儀不可能了,就慢慢的接受了張幼蘭。

在工作上,張幼蘭總是能與他配合的很默契,在生活上,張幼儀也很是關心照顧他,這種溫暖不似與表妹那火一般轟轟烈烈,灼燒的人肝膽俱疼。

張幼蘭如水溫柔,也像水一樣能包容萬物,讓他們都感覺到舒服,最重要的是家中長輩都很喜歡,沒有人阻攔,他們的感情和很順利。

圖為潘鶴在加拿大和李惠儀的家人

張幼蘭也曾帶給潘鶴許多創作靈感,許多年過去了,他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大的波折,一直很平靜。就在潘鶴以為自己已經忘了李惠儀的時候,他又從親戚家中看到了李惠儀的近照。

百般追問之下得到了李惠儀的訊息,她在加拿大溫哥華已經成家,還有兩個有出息的孩子。

1993年,他已經和張幼蘭結婚40年了,他也已經是一個68歲的老頭了,可聽到李惠儀的訊息,他還是感覺到內心的震顫。

他回家之後依然念念不忘,理智告訴他,什麼都不應該想,就這樣一輩子也就過去了,可情感又跟他說,就去看一眼,大家都老了,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一面,尚且未知。

他的糾結和悶悶不樂張幼蘭全都看在眼裡,之後他跟張幼蘭講了他與初戀表妹的故事,張幼蘭聽完之後只淡淡的表示:"你去找她吧,去見一面。"

圖為潘鶴在工作室

張幼蘭很清楚兩個人都有家庭,且年紀這麼大了,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不過就是見一面,圓一圓年輕時的遺憾,如果攔著,反而念念不忘,耿耿於懷。

跨越了時間空間,卻回不到從前

68歲高齡的潘鶴一個人跨越了國際線,從廣州到溫哥華,只為再見表妹一面。

見面之後,兩個人都頗多感慨,當初那兩個年輕氣盛,不顧一切的人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不可追尋。

如今出現在彼此面前的,是頭髮花白,歷經風霜,滿臉皺紋的人,雖不是記憶裡的模樣,但一張口還是想哭。

那是年少時的執念,是藏在心底以為癒合了,可偶爾想起來依舊痛徹心扉的傷疤。

潘鶴跟李惠儀各自跟家中另一半商量好,由李惠儀陪著潘鶴在溫哥華待一個月,兩邊的伴侶都答應了。

圖為潘鶴和李惠儀

潘鶴在溫哥華待了一個月,李惠儀始終陪著他,帶著他在溫哥華走走看看,就像當初他剛到香港時一樣,那時候也是李惠儀帶著他到處熟環境。

他們一起看日出日落,在河邊垂釣,那些年少時許下的夢,在他們年老的時候,終於有機會實現一二。

當初李家父母帶走李惠儀太過突然,他們甚至來不及好好說一句再見,這次再相見已經隔了快半個世紀。

一月之期很快就過了,他們也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不過這次終於能好好的說一聲再見,未來也有能見面的機會。

回到廣州之後,潘鶴就創作了《重逢》,他說要用這幅作品來紀念他們重逢那一刻他的感受。

圖為潘鶴和《重逢》

就連當年《珠海漁女》形象,都是他以初戀為原型,創作而成。他說是因為李惠儀他才愛上了雕塑,也是因為李惠儀,他才創造了許多富有感情的作品。

李惠儀就像是潘鶴的白月光,錯過十分可惜,放在心上念念不忘。但他清楚生活還是得繼續,大家都得繼續往前走。

張幼蘭就像是他的白玫瑰,不熱烈,卻依然芬芳,能陪伴他一輩子,他們的愛細水長流。

潘鶴從加拿大回來之後,還是和以前一個樣,以前和張幼蘭怎麼相處,以後也怎麼相處,他們彼此沒有秘密,所以也無需芥蒂。

圖為潘鶴作品《珠海漁女》

彼此相伴幾十年的人,又怎麼會不瞭解,有時候還是應該自己看開一點,張幼蘭是因為愛,所以不忍潘鶴這一輩子都存著遺憾,不開心,所以才讓他去的。

一直到2020年11月,潘鶴離世,他都沒有什麼遺憾了,而距離他和李惠儀相逢也過去27年了,這些年,兩家人還像朋友一樣聯絡,關係還處的不錯。

這世上最愛的人往往都不是那個能陪你一輩子的人,既然不能在一起,不如就放在心裡,偶爾沒人的時候,拿出來回憶一下,這就足夠了。

大家都在過的是生活,不是童話。如果有幸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這一生何其有幸,更應多多珍惜才對。做人也應該像張幼蘭一樣,凡事看的開一點。

圖為潘鶴作品《艱苦歲月》

不管是工作,生活,友情,愛情,大家都會遇到很多遺憾。儘管遺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有遺憾,有機會彌補就儘快去彌補吧,人生不是時時都有機會的。

10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十二星座到底小不小氣,覺得什麼樣才是愛,怎麼暖熱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