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曾國藩平生的“第一大塹”,也就是人生中吃的第一大虧:
“壬辰年發佾生,學臺懸牌,責其文理之淺。”
這件事發生在道光十二年,曾國藩22歲,又一次到湘鄉縣參加秀才考試,他已經在考秀才的科舉之路上失敗了五次。這一次,曾國藩考前做好了充分的複習準備,沉著冷靜地完成試卷,考完後也自信滿滿。結果到了放榜之日,在榜上找來找去老半天,最後也沒有找自己的名字,悲催的他,第六次落榜了!
不過,曾國藩在榜單的邊上有一張小告示牌上赫然發現了自己的名字,他被提督學政老爺懸牌批責。什麼是懸牌批責?就是每次考試之後,主考官都會挑選幾篇文章,作為範文貼到告示牌上,有供大家學習的優秀範文,也有提醒眾考生的反面文章。恰恰曾國藩的這篇文章就被評價成了反面的典型。主考官說,曾國藩的這篇文章“文理欠通、邏輯不清”,所以大家要引以為鑑。
被提督學政老爺懸牌當眾批評這是一件打臉的難堪事情,這件事情對曾國藩觸動很大,以致其在35年後依舊耿耿於懷,忿忿不平。
回到家後,曾國藩閉門不出,深刻反思,他非常贊同孟子的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裡我參考邱歸良老師的《覆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一書中覆盤的四個步驟: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規律,對曾國藩的“第一大塹”進行復盤拆解:
一 、回顧目標
掛科六次後,考第七次能夠中秀才。
二、評估結果
結果第七次又掛了,被學臺懸牌批責,只獲得了“佾生“資格,相當於半個秀才,也算是主考官對高分落榜生的一種關照。
三、分析原因
錯誤的填鴨式教學法
曾國藩發覺自己屢試屢敗,是他老爸曾麟書的教育方法有問題,老爸考秀才可是前後考了十七次才考上,參加考試周期如此之長,透過率如何之低,那他的教學方法又能高明到哪裡去呢?他發現老爸就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法。在教育界有一句話:“我聽,我忘記;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記住。”填鴨式教育前兩項都佔全了,就是沒有“做”這一環節。成天就是使用疲勞戰術、題海戰術,脫離實踐,死記硬背,所以怎麼學都沒有長進。
四、總結規律
1、擺脫“低水平勤奮”的陷阱,學以致用
這一次被主考官批評之後,曾國藩覺得自己不能再重複過去的老路,一定要從過去的學習思路中跳出來。經過一番深刻反思,曾國藩從他父親那種僵化、刻板中突破出來,讀書需理論結合實踐,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能力。他悟出應該怎樣構建好寫作框架,才能把道理寫得通透、文理通順。第二年,他第七次參加科舉考試,在考場上發揮得非常好,作文也寫得主次分明、脈絡清晰,終於考上了秀才。
2、守拙而勤,推崇笨拙精神
透過這件事就反映了曾國藩的性格特點,就是愈挫愈奮,屢敗屢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定下了每天做一篇文章,寫一首詩,看書不少於20頁的學習計劃,吃了這一大虧後,他更加孜孜不倦、夜以繼日的學習。
他的人生哲學就是“守拙”:“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這就是得自於曾國藩總結出來的讀書經,認為自己天資鈍拙的曾國藩能夠打通科舉這條路,靠的完全是一股笨勁,透過苦學,笨學,腳踏實地的向著目標堅定不移地前進。
當今很多人做事情喜歡“投巧”,追求高效率,高回報。
比如:在學習方法上,我認為知識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螺旋式向上增長的複利過程,真正要達到那個階段的能力,才能做那個階段該做的事情。在此之前,應該不斷地打好基本功,提高認知深度,從閱讀碎片化的資訊到主題閱讀再到系統閱讀,成為知識管理高手需要不斷構建並完善屬於自己獨特的知識管理體系。
曾國藩的一生推崇笨拙精神,雖然考秀才之路無比曲折,但正是這個曲折過程,無形中讓他基礎知識打得比別人牢固。次年,他以一篇題為《何謂也,子曰不然》的文章,贏得考官“理直氣壯,色正芒寒,衍一脈之薪傳,喪千秋之奸膽”的高度評價,順利進學。第三年,以全省第36名的成績高中舉人,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連續參加三次會試,終於在28歲金榜題名,中了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拿到了大清官場入場券的曾國藩算是正式踏上了仕途,從此開始飛黃騰達,這平生“第一大塹”就成了曾國藩一生功名的開場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