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中醫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澳洲的淘金時代。19世紀50年代,一位名為林四(James Lamsey)的中醫師從家鄉廣州出發,漂洋過海來到澳洲大陸的維多利亞州,並在該州本迪戈鎮開設了澳洲歷史上第一家中醫診所。自此,中醫的種子便播撒在這片土地上。
在過去的100多年裡,澳洲中醫經歷過怎樣的沉浮?澳洲全國中醫藥鍼灸學會聯合會會長、曾擔任過維多利亞州衛生部部長顧問的林子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曾兩次經歷中醫藥在澳洲瀕臨生死的關頭。1983年至1984年,維多利亞州社會發展部提案,禁止任何人使用鍼灸和草藥。因為當時澳洲政府明確禁止進口中草藥,聽聞鍼灸療法或將被禁止,從業者都大為恐慌。他們聯合當地自然療法學會遊說議會,希望扭轉鍼灸療法的命運。最終,維州社會發展部的提案未能通過。中醫師雖然仍然被排除在醫療行業之外,但可以繼續營業。經此曲折,維州中醫學會得以組建,最初只有七八個人,但他們聘請顧問公司繼續遊說議會,致力於推動立法保護鍼灸行業。1989年,澳洲聯邦藥物用品管理草案出臺,再次嚴重威脅到所有中醫師、鍼灸師的生存。由此可見,那時中醫在澳洲的發展可謂步履維艱。
經過林子強會長等眾多中醫師的共同努力,當地的中醫藥終於在千禧年迎來好訊息。2000年2月,維州通過《2000年中醫註冊法》,成為全澳首個為中醫立法的州。2012年,澳洲聯邦政府通過中醫立法,將中醫納入全澳健康行業註冊管理和資格認證體系。澳洲衛生從業者監管局官方網站資料顯示,2012年以來,在該機構註冊的中醫師人數呈穩步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醫師註冊人數為4882人。目前,澳洲中醫師行醫地點主要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和昆士蘭州。
浙江諸暨農民採收益母草。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林子強說,目前澳全國性的中醫藥學會有5家,分別是澳洲中醫藥鍼灸學會聯合會(FCMA)、澳洲自然療法協會(ANTA)、澳洲傳統醫學學會(ATMS)、澳洲中醫鍼灸學會(AACMA)以及澳洲中醫學會(CMASA),其中前4家已獲得澳聯邦政府認可。另外,在中醫專業走進大學方面,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西悉尼大學兩家公立大學開設中醫學專業,而悉尼科技大學今年年底將關閉中醫專業,悉尼、墨爾本還有一些私人開設的中醫學院。總體來看,當地中醫師的隊伍、組織以及學術機構在逐步壯大。
曾在浙江省杭州市某中醫院從醫近16年的吳芝興中醫師告訴記者,2012年澳政府對中醫立法後,當地中醫界可通過專業管理渠道,如中醫行業協會等與政府溝通。澳政府對中醫藥的管理機制逐步完善,比如出於理解和尊重中醫藥的特點,政府職能部門在出臺一些政策前會諮詢中醫藥專家,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政策。由於有法律和政策的保障,近幾年中醫藥在澳洲推廣較為順利,發展很快,影響力穩步擴大。
記者曾到位於堪培拉費希爾區的吳芝興診所治療運動損傷,在診所看到不少洋麵孔在診所接受鍼灸、推拿和中藥治療。吳芝興說,許多當地人越來越喜歡來中醫診所治療,因為對一些西醫束手無策的慢性病,中醫療效相對顯著,包括一些婦科疾病、坐骨神經痛、偏頭痛等。也有些患者難以忍受西醫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到中醫診所就診。一旦他們體驗到中醫的神奇,就會把中醫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和親戚。
對於中醫的特殊療效與優勢,現任澳洲中華醫學會主席徐超極博士告訴記者,他來澳行醫30多年,成功使用鍼灸等中醫療法使5位被西澳一流醫院宣判“死刑”的患者“起死回生”,這也讓澳洲同行們對中醫藥刮目相看。徐超極同時也表示,中醫師一定要了解西醫知識,這樣有利於診斷和治療。
中醫儘管在澳洲擁有了合法地位,但仍被界定為一種健康科學,而不是醫學專科。中醫師不能開西藥,不能進入醫院行醫,這無形中限制了中醫的發展。徐超極認為,中醫在澳洲發展的最主要瓶頸,是澳洲主流社會對中醫療效認知不夠。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醫療效會被澳洲主流社會接受。另外,雖然澳洲通過立法將中醫納入正規醫療體系,但是目前澳洲管理部門禁止中醫進入醫保範圍,只有私人醫保劃出很小的額度給中醫治療,這一政策限制了澳洲民眾看中醫。
河北石家莊市橋西區振頭小學的學生在了解中草藥抓藥流程。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吳芝興指出,澳洲中醫管理局目前對中藥的管理參照西方的藥典,導致一批在中國長期使用、安全的中藥無法進入澳洲市場,這也限制了廣大中醫師對中藥的選用。推動澳洲在對中醫藥管理中參鑑中國的中醫藥典,是澳洲中醫行業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對於更有效地在海外推廣中醫,徐超極提出兩點建議。首先,深化中澳雙方在中醫藥領域的交流,包括定期舉辦學術活動等。其次,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瑰寶之一,中醫藥在海外推廣有利於增強海外民眾對中國的了解,鑑於此,建議中國政府建立一個指導性機構,類似在海外推廣中文的機構,更有針對性地對海外中醫師提供支援幫助。
林子強認為,更好的辦法是鼓勵澳洲院校開設中醫課程,發展中醫本科及其以上教育,這樣西方醫學人員才會認可中醫醫學。
吳芝興則堅信,只要澳洲中醫師堅持不斷地鑽研學習,讓療效證明中醫藥的價值,不懈努力與其他醫療人士交流合作,打破中西醫間的藩籬,增進彼此互信,有組織地向澳洲政府有關部門展開遊說,假以時日,中醫之花在澳洲必將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