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印尼是萬島之國,全印尼有1.9萬多個島嶼,分佈在赤道及其兩側。其中有一些雖然叫島嶼,其實不過是一些沙灘。當然,另外一些島嶼,比如說爪哇和蘇門答臘島,則是人口密集的大島。世界上最大島嶼中的兩個:婆羅洲和新幾內亞島的一部分都在印尼境內。婆羅洲在印尼境內的那部分叫加里曼丹,而印尼境內的一半的新幾內亞島被稱為巴布亞。作為一個群島國的印尼,水陸面積加起來約相當於歐洲或美國。印尼現有人口約2.6億,是世界第四大國。

印尼群島上分佈著約200多種文化和語言群體。其中,爪哇島人口密度最高,在13.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1.3億左右的人口。印尼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人口約1600萬。爪哇文化控制著印尼的其他文化,印尼的主要語言是一種馬來語。

直到20世紀中期,印尼才作為一個單一的國家出現。在此之前的300多年,它一直被荷蘭佔領。從1619年開始,荷蘭人在爪哇島的西北建立了巴達維亞港口城市(現在的雅加達)。在接下來的兩百多年裡,荷蘭人漸漸佔領了周邊許多島嶼,並把他們組成一個殖民地----荷屬東印度,而印尼群島是其中的一部分。

19世紀末,由於汽船的出現,和新建成的蘇伊士運河的開通,縮短了到歐洲的行程,由此歐洲人開啟了新的擴張,小小的荷蘭也不甘落後。從19世紀70年代起,荷蘭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擴大和鞏固其佔用的殖民地。

荷蘭對印尼的擴張是從亞齊開始的。亞齊位於幅員遼闊和前途光明的蘇門答臘島(前幾年因為嚴重的衝突和叛亂中心而聞名)。當時亞齊的執政者是穆斯林的蘇丹政權,蘇丹政權相對獨立而且比較強大。但荷蘭人為了蓬勃發展的殖民帝國建設事業,依然選擇了冒險。選擇冒險的原因還在於荷蘭人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複式步槍和重型火炮。

1873年,荷蘭人入侵亞齊,荷蘭士兵站在通往亞齊的甲板上,觀賞著鬱鬱蔥蔥的海岸,與荷蘭人一同前來的還有他們從歐洲各地招募計程車兵,他們似乎感到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未來的任務,亞齊人手中只有長矛和大刀。這些人憧憬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美好未來。

儘管荷蘭侵略者信心滿滿,但亞齊人卻讓他們吃盡了苦頭。亞齊戰事變成了荷蘭人的噩夢。亞齊人採用了相當於游擊戰的戰術,善於利用地形,而且藏軍於民。荷蘭人根本無法分辨普通亞齊人和亞齊軍人。亞齊人的策略包括設陷阱,打埋伏,以及突襲軍營附近獨自閒逛的荷蘭士兵等,讓荷蘭人感到每個村莊都隱藏著死亡的危險。

天天感受死亡、充滿恐懼的荷蘭士兵,達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為了挖出隱藏的亞奇戰士,他們推平村莊,屠婦女和兒童。

至1893年,整整二十年,荷蘭人依然未能拿下亞齊。由於戰爭持續時間過長,財力支出過高,傷亡人數過大。荷蘭政府和軍方出現分歧,部分官員指責軍方發動這場戰爭。由於看不到勝利的曙光,荷蘭民眾出現反戰情緒,有的官員開始提議退出亞齊。

然而,由於機緣巧合,荷蘭軍方在印尼的另一場勝利,使國內輿論徹底轉向,從反對轉而支援軍方繼續作戰。

1894年,在巴釐東部的龍目島,島上的印度教徒統治者鎮壓當地的穆斯林薩薩克人,愚蠢的薩薩克人首領向荷蘭人求助。荷蘭軍隊從此進入龍目島,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殺死或俘獲了多數的印度教徒巴釐統治者。因為這場勝利,荷蘭軍隊在國內公眾面前贏得了轉機。

然而,從長久來看,這件事對薩薩克人弊大於利。薩薩克人求助荷蘭人,無異於引狼入室。荷蘭人進入龍目島後,開始強迫他們開發種植稻米,同時還要他們繳納重稅。荷蘭人統治數十年後,龍目島從一個五穀豐登的金飯碗變成了一個貧瘠的半沙漠島。

亞齊戰事的解決,得益於基督教徒學者史努克·許爾格龍涅。雖然史努克是一位基督教徒學者,但他卻致力於伊斯蘭教研究。史努克是荷蘭著名伊斯蘭學家,是一位備受關注,並對當局有影響的人物。而史努克在殖民地的重要任務:是蒐集那些曾經居住在中東,或者旅行到中東的麥加做朝拜的東印度群島的穆斯林的內部活動資訊。做的是情報刺探的工作,這種做法在當時非常流行。政府資金支援傳道士或者研究者,作為交換,他們為政府刺探情報。

史努克的調研表明,亞齊正在變成那些反對歐洲殖民主義的穆斯林的國際集結地。於是,他嘗試挖掘和認識亞齊抵抗運動的社會基礎。

史努克發現,宗教領袖在亞齊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是這些穆斯林領導人和傳統的亞齊貴族上層社會之間形成了一種日益緊張的關係。據此,史努克給荷蘭政府提出建議,利用上述兩者間的分歧,做一些事情,史努克提出"以夷治夷、分化瓦解"的主張。

1898年,荷蘭人範·休茨被任命為總參謀,他採納了史努克的建議:“如果一個人希望統治一個國家,希望其意願得到那裡人們的尊重;那麼,他就必須在那個國家立足。”根據這個原則,荷蘭人同意並加強亞齊貴族統治者的政權,並承諾幫助亞齊貴族統治者抵制穆斯林。因此,荷蘭人成功的透過亞齊貴族統治者,把亞齊抵抗運動戰士從他們在鄉村的根據地分離開來。

而且,範·休茨還聽從一名亞齊貴族的建言,採納敵人的一些遊擊策略,創造了流動性非常強的荷蘭部隊。將這種策略與新型複式卡賓槍的超級火力相結合,創造出一個致命的焦土政策,這個做法迫使1萬名亞齊人逃往馬來亞。最終,抵抗力量失去了本地人的必需品供應和支援。

1903年,亞齊宣佈和平。荷蘭人沒有預料到,征服亞齊花了他們30年的時間。雖然,仍然有持續著的大眾抵抗運動,迫使荷蘭人不得不把超過一半的殖民地軍隊保留在亞齊。範·休茨將軍在亞齊的成功使他成了殖民擴張的著名英雄。

荷蘭人開始在印尼推行所謂的“間接統治"政策,荷蘭人承認地方貴族的部分原有利益。荷蘭人在原住民的地方貴族之上再造了一個管理階層,從而把自己視為傳統的保護者。傳統的統治者變成了執政者,土著貴族上層成了地方上的行政階層,他們位居由駐守、駐守助理和區公務員組成的荷蘭行政官員等級之下。那些在戰爭後倖存下來的地方貴族在推行所謂的“間接統治"政策過中,充當了很好的媒介。荷蘭人認為:這個“間接統治”政策將不會干擾農民的傳統生活而且還廉價,而且不需要從頭重新創造一個政府。

1900年,威廉明娜女王僅僅以250名荷蘭人和1500名本地人作公務員,就統治著3500萬殖民地臣民。殖民地的統治者讓各個社會集團保持分離,防止他們思考共同的利益,並使得荷蘭人的存在看上去理所當然。荷蘭人主要透過把那個時代在殖民地社會普遍流行的一些概念制度化來實現上述目標。當然,更重要的是其軍隊和警察在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荷蘭主張自由經濟至上,開創了擴張東印度群島種植園的政策。這個政策不僅增加了農產品出口,而且使荷蘭成為殖民地經濟的核心。但這個政策對爪哇之外的外圍島嶼,即馬都拉、巴釐產生了最壞的結果。在這些島嶼上,菸草和橡膠種植園從邊緣向叢林縱深推進。成千上萬的苦力被從中國、印度和後來的爪哇輸入到這些地方的種植園幹活,他們遭受日常的皮鞭抽打和監控,死亡率很高。

自由主義統治下的多數東印度人口的生活跟它調整之前經濟體制下的生活同樣糟糕。極少數的荷蘭人獲得利益,而成千上萬的殖民地臣民卻食不果腹。

在整個19世紀,殖民地每年都要把剩餘繳納給荷蘭政府,存進國庫。東印度群島每年提供給荷蘭的收入,相當於其國民收入的20%~30%。荷蘭的現代化和繁榮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建成,在某種程度上歸功於殖民地的這項支付。

1942年,荷蘭政府向急速進攻中的日本人投降,臣民為此震驚。關於日本人統治,多數荷蘭人的主要記憶就是匱乏和痛苦的集中營生活,婦女和兒童被集中在爪哇的安巴拉哇等地,男人在緬甸鐵路沿線。

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些荷蘭人後來移居澳大利亞,而沒返回荷蘭。那些在戰爭臨近結束時選擇留在印度尼西亞的荷蘭人遭到要求獨立的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者的敵視。荷蘭人在東印度的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名荷蘭女戰俘的遭遇是個典型個案。為了給她的孩子們換米飯吃,她被迫接受其以前花工的性騷擾,這也是花工奴僕附屬地位的大改觀。那些選擇留在殖民地生活的人們現在生活在被印度尼西亞自由戰士強暴和謀殺的恐懼中。

1948年,威廉明娜女王在位50週年,作為對女兒朱莉安娜的支援,她宣佈退位。這時離印度尼西亞取得完全獨立還有一年的時間。少數荷蘭人成了印度尼西亞公民。但是,選擇留在印尼的荷蘭人的多數在革命和印度尼西亞獨立後最終被驅逐出境。這發生在1957年和1958年,當時新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把荷蘭人的個人財產收歸國有。

對比之下, 1939年之前的印尼群島是荷蘭人記憶中的天堂!

1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稻盛和夫:窮人越窮越“大方”的4個方面,富人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