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美是什麼?

美的內涵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但它本身是一種主觀感受。雖然人們都能感受到美,並且能夠識別美,但是在回答“究竟什麼是美”的問題時,答案卻千差萬別。總結一下古人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下列幾種:美是形勢的和諧(古典主義);美是上帝的屬性(新柏拉圖派);美是完善(理性主義);美是愉快(經驗主義);美是關係(啟蒙主義);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德國古典美學)等等。關於美的定義,從古至今,眾說紛紜,各個學派的學者們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並無高下之分。

我很是認同易萬成老師對美的理解,他的定義是:人對自己的需要被滿足時所產生的愉悅反應的反應,即對美感的反應。這個定義抓住了“人的需求被滿足”這個美的本質,雖然這個觀點是從人本身出發,從某種意義上講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它客服了以前許多美學家把美的屬性當作美,把美感當作美而引起的諸多問題。

如何發現美?

《鶴林玉露》中曰“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春可以說是美的化身,尋春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尋美,有時美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之所以會“美在邇而求遠”,大抵死因為我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說到發現,那我們究竟是用心來發現,還是用眼睛來發現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難免就會陷入唯心主義觀點和唯物主義觀點的選擇中,假如我們選擇用心來發現美,久而久之我們便容易困惑,我們會發現美的事物是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為了表現和傳達出來我們的所思所想,我們必須把自己的思想具體化,形式化。

或是一幅畫,或是幾句詩,這都是美的表現形式,美的外化,簡而言之就是你的心具體地表現在形象裡,那時旁人會看見你心靈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切實地發現你心裡的美。

可如果我們用眼睛來發現美呢?我們都知道鑽石的價值不菲,可是鑽石說白了不過是一種碳元素,如果說它潔白無瑕,可同樣潔白無瑕的還有水晶,而且水晶顏色更加繁多,鑽石最多也就質地硬一些,為何如此昂貴呢?起初在發現鑽石這一種礦藏的時候,採礦商們都本著物以稀為貴哄抬市價,圖個稀奇,也收穫了不少利益。直到南非發現了巨量的礦藏之後,鑽石就變得不再珍稀了,這時候那些鑽石開發商們便又想出了新招,他們聯合起來,控制產量,透過平臺和包裝賦予了鑽石新的內涵,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平平無奇的一塊硬石頭瞬間提升了許多個檔次,成為了愛情的象徵。

一塊剛從礦裡挖出來的原石自然是不美的,但是當它經過打磨和製作工藝,它在自然美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人情美的光輝,這時,它便被賦予了新的身份,它是永恆愛情的象徵。我想大家爭相購買的也並不是這顆石頭的本身,而是對這顆石頭背後所代表的完美、矢志不渝的愛情。而這些內涵都是人們賦予鑽石的,鑽石本身並不具有這一特徵,由此可見,美的發現需要主客觀相結合,純粹主觀或者是客觀的發現無法定義完整的美。

美在何處?

我們可以說落霞是美的,這是一種優美;我們也可以說大漠是美的,這是一種壯美,可是這樣簡單直白的美,終究美不過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前者是我們尋常人都能看到的美,同樣的景色,王維卻能從中看出不一樣的美來,大抵是因為美的發現需要時間的沉澱吧,畢竟像李白那樣的天賦異稟之人終究還是少數,多數人還是要靠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才能作出千古傳唱的佳句。比如說唐朝詩人杜甫寫的“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被稱作“七律之冠”,可如此佳句也是杜甫晚年的時候才創作出來的。所以,美的發現是難得的,對美的追尋是持續、長久的。

(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四川分公司 汪瓊)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中東第二個“卡扎菲”出現,美國都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