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華裔美國大學校長的生涯故事27: 上帝是屬於白種人的嗎?
儘管困難重重,但我依然懷有一個夢。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林肯紀念館廣場上匯聚了25萬名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抗議民眾,也正是在那一天,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發表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至此,發端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迎來了高潮。三年之後,剛剛進入摩塞爾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我,大膽提出了“上帝是屬於白種人的嗎?”。這個話題一度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我就讀摩塞爾大學的20世紀60年代中期,恰是美國南部各州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時期。當時,在喬治亞州的加油站裡,一般會設有三個廁所,一為男用(Men),一為女用(Women),另外一個專為有色人種使用(Colored)。在公共大巴上,黑人與白人的座位區域也是截然分開的。有時在車上看到一邊是白人,一邊是黑人,我身為黃種人感到有些無所適從,乾脆就直接站在了中間。
而發生在梅崗市美南教堂裡的一幕,卻再也無法令我站在“中間的灰色地帶”。
一個星期天,我很早就來到了教堂,坐在前排的座椅上等待禮拜的開始。就在人們陸陸續續來到教堂的時候,我身後忽然傳來很大的爭吵聲。回頭望去,只見在教堂的門口,一位來自非洲的國際學生幾乎在嘶吼:“讓我進去!”而與這位學生髮生爭執的是一位穿著非常講究的白人義工,“這是我們做禮拜的教堂,請你馬上離開!”這位先生的喝令異常響亮,“如果你也要做禮拜的話,可以到馬路對面,那裡有一家黑人教堂,我想那才是你應該去的地方,而絕不是在這裡和我們坐在一起!”
畫作來自小林漫畫
這種巨大的反差讓我懷疑自己的聽覺出了問題。這時只見那位黑人學生十分無助地站在那裡,努力解釋自己也是這個教會的信徒。但是,還沒有等他把話說完,另一位白人教友也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說道:“我們不想聽你說的任何解釋,只是請你立刻走開,走開!”
當“Get Out”這種帶有明顯侮辱性質的字眼從那位先生嘴裡脫口而出之後,沉默許久的我再也坐不住了。與那位黑人留學生同為有色人種的共同背景使我聯想到,不管是白種人、黑種人,還是黃種人,不都是人嗎?不同種族的人們為什麼不可以平等相處、互敬互愛呢?美國曆來不是一個一直標榜“人人生而平等”的國度嗎?為什麼連教堂這樣的聖地都不能容許一個黑人學生接受上帝的祝福呢?難道上帝是屬於白種人的嗎?
想到這裡,我不禁又記起了《聖經》中那句經典句“上帝愛世人”。於是,帶著既氣憤又衝動的複雜情緒,我再也不願坐視眼前發生的這一幕而無動於衷。直接跳上了教堂的講臺,我抓起一支麥克風大聲說道:“諸位,我們之所以共同來到這座教堂做禮拜,是因為我們信奉‘上帝愛世人’。但此景不禁讓我想要發問:難道上帝是屬於白種人的嗎?如果我們與其他種族的人們一起做禮拜都接受不了,那‘上帝愛世人’又如何談起呢……”
“上帝是屬於白種人的嗎?”是我在各地的演講中不變的主題,加之母親的觀音思想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地,我便嘗試著把觀音思想與基督教信仰進行對比,將觀音“利他利我”、“渡人渡己”的雙贏理念介紹給信奉“上帝之愛”的基督教徒們。同時,由於各州每個教堂分屬於不同的教派,我在每次出發之前都會特地準備好具有針對性的資料,以便進行良好的溝通互動。
但在各地的演講中,我收到的並非都是掌聲,也有負面意見和雜音,還有令我心驚膽戰的極端種族主義者的匿名信和匿名電話。當時在美國,因種族歧視和衝突發生命案的事例經常發生,這讓我心裡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面對著越來越多的盛情邀請,我真的感覺有些“騎虎難下”。但心中卻異常清晰:我講的都是自己相信的話,而決非譁眾取寵的不實辭藻。
25歲的我以一名留學生的身份對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種族政策發出了質疑,“上帝是屬於白種人的嗎?”這最終也為自己贏得了應有的尊重與認可。
從美國百年排華政策中的“最邊緣民族”過渡到參與美國經濟和政治生活的“模範少數民族”,美國幾代華人的生存故事,其實就是以自身的勇氣與實力不斷挑戰美國主流社會價值觀的曲折歷程。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前校長田長霖先生為了圓自己“沒有地域、沒有國界、沒有歧視”的治校夢想,甚至招來了種族激進主義分子的暗殺意圖,但他從來沒有怯懦過。
透視華裔人士在美國命運的嬗變和自己在美國四十多年的生存感悟,我更是認定了心中的理念:權力是靠自己去爭取的,只有擁有膽識和道德勇氣,才能衝破所謂的“玻璃天花板”,這層看不見的障礙是自己無形中設定的。在美國這片“自由和勇氣成就夢想”的土地上,只有更換成美國式的思維方式,才能與這片土地的脈動進行精確的對接,並不斷融入到她的核心區域。
“我夢想有一天,深谷彌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徑成通衢,上帝的光華再現,普天下生靈共謁。那時,上帝的所有孩子,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穌教徒和天主教徒,將能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這是當年馬丁·路德·金博士心中的夢想。
四十多年之後,這個夢想終於在第44任美國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首位黑人總統巴拉克·胡賽因·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Jr.)極富魅力的自信笑臉上綻放出最為動人的現實圖景。
自由和勇氣成就夢想。
-END-
附作者簡介
黃天中,美國愛荷華州德瑞克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學院博士後訪問學者,現任華僑大學董事會海外董事、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紐約州庫克大學中國總校區校長,美國喬治亞州托馬斯大學中國總校區校長。曾任臺灣淡江大學心理學教授、公共行政學系主任、中國大陸研究所創所所長、研究學院院長,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教授、副校長,美國加州阿姆斯壯大學心理學教授、校長等職。
黃天中教授所獲榮譽不勝列舉,獲列美國名人錄(Who’s Who in America)表彰在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卓越貢獻; 獲列英國劍橋名人錄(The TBC of Cambridge)選為21世紀傑出教育家;獲列中國中央電視臺“華人縱橫天下”——全球傑出百位華人等。
黃天中教授在生涯教育和心理學領域的建樹頗深,著有《孫子兵法與生涯規劃》、《生涯規劃——體驗式學習》(幼兒版、小學版、高職版、中學版、大學版)、《人事心理學》、《幼兒心理學》、《臨終關懷學——理論與實踐》、《死亡教育概論——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等三十餘部。所講授的《職業生涯規劃——體驗式學習》獲列中國教育部首批“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黃天中教授在中國有兩個第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臨終關懷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美國MBA。
文稿校對:董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