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南京女生糖糖是不幸的,她從小患有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自從被確診之後,幾乎每週都要輸血一次,23年後,於今年不幸離世了。但糖糖又是幸福的,她有愛她的父母,始終陪伴在她的身邊,甚至在離世後,她的母親還自學了傳統的文創手工,延續她未竟的事業。

病中的糖糖為了體現自身的價值感,學習了故宮文創的手機殼圖案,並且非常喜歡。她離世後,母親李女士覺得,女兒突然離開一定放不下她的事業,所以也開始從頭學習文創手工。她在網上搜索相關圖案,再按照圖案的構造把首飾做出來。在母親看來,每做成一個手工,都非常有成就感,自己能堅持下來都是女兒一直在後面支援著自己,如果女兒看到自己做的這些東西也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女兒離世,父母很難從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走出來,李女士的做法,也許正是她疏解內心痛苦的一種方式。社會上還有很多像李女士夫婦一樣,失去獨生兒女的夫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失獨父母。

有相關資料統計,在中國,失獨家庭已超百萬。據中國人口普查資料推算,在1975到2010年間,我國一共產生了2.18億個獨生子女。而我國每年至少有7.6萬15-30歲的獨生子女死去。"失獨"的悲劇,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而這些失獨父母,都是曾經順應國家政策的光榮一代。

生命無常,疾病、兇殺、意外、自殺,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帶走一條鮮活的生命,讓獨生子女家庭成為失獨家庭。在我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來生活的保障,子女往往是一個家庭傳宗接代的角色,同時也是父母年老後的依靠。大多數的失獨父母,因為年齡的問題,已經沒有再生育的可能。孩子生命的消逝,意味著失獨父母痛苦和無助的開始。

當一個家庭失去孩子,原本的穩固結構也會發生變化。失獨夫妻之間往往缺乏正向的感情溝通,孩子的死亡成了夫妻之間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他們不願意面對,不願意談論,失去孩子的痛苦讓他們無法延續原有的生活,很多失獨的父母會因此分居或者離婚。

受精神打擊的影響,失獨家庭的成員中,身體機能的衰退遠高於同齡人,有調查顯示,失獨父母中,有50%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同時他們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很多人患有抑鬱症,嚴重的甚至有自殺傾向。

有調查顯示,很多失獨家庭的生活狀況都比較窘迫,養老和醫療問題也成了失獨群體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因為在當時,計劃生育是國策,是法律,所以,失獨父母也無法向國家索要相關補助,而現有的養老醫療體系也不能給他們提供太多的幫助。重大疾病面前,面對即將支出的一大筆開銷,普通家庭尚且會感到無力,對於失獨家庭來說,失去兒女的支撐,更容易被疾病所擊垮。

值得期待的是,越來越多的政協委員、人大委員以及專家學者已經意識到了失獨問題的嚴重性,各地政府部門也都提高了對失獨家庭的補助。在深圳,失獨農村家庭可以一次性獲得2萬元補助,城鎮家庭獲得3萬元補助,60週歲以上的失獨家庭,還可以獲得每人800-1000元的扶助金。在上海,失獨家庭的一次性補助金為5000-8000元,符合條件的失獨家庭,可以獲得每人每月250-300元的扶助金。

當然,這些補助也只是杯水車薪。但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相關問題,一切都還充滿了希望。對於失獨家庭來說,像李女士一樣,在苦難中尋找或者重新定義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開播四集豆瓣評分就高達8.0的《陽光之下》,究竟好看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