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脫貧攻堅,是必須打贏的一場重要戰役。解決就業,是變“輸血”型扶貧為“造血”型扶貧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永川區緊緊圍繞著促進就業為工作重點,做到“繃緊一根弦、突出兩個導向、抓實三項舉措、實施四輪驅動、聚焦五大任務”,根據永川的區情將重心放在留守群眾、貧困殘疾家庭、貧困大學生等方面,透過技能培訓、引導就業創業等方式多措並舉助推就業扶貧,確保所有具備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資料最有說服力:截至目前,永川區具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脫貧人口4299人,實現了100%就業,建成5個扶貧車間吸納50人就業,累計安置公益性崗位1856人,兌現各類就業幫扶資金5073.37萬元,受益貧困群體3645人,基本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技術+勤勞”是留守群眾脫貧的密碼
12月10日,隆冬,天氣一片陰沉。這個季節,村裡已進入了閒時,大多數人都呆在家裡,或烤火,或閒聊。但在永川區何埂鎮豐樂村一個名叫蔣家壩的小地方,卻是人聲鼎沸。“減輕壓力的措施,要勤翻身,避免拖、拉扯、拽、推等動作……”臺上,授課老師教得認真;臺下,數十名學生聽得入神。
這是何埂鎮護理病人培訓班的第6天。當日晨,36歲的村民徐泉鈴起了個大早,簡單洗漱後,興沖沖來到了離家不遠的蔣家壩,開始了一天的課程。
“之前只是懂一點皮毛,透過培訓班學到了不少東西,而且既有理論課又有實操課,非常有助於我們快速地掌握要領,學完後還要考試和推薦工作,對我們貧困戶來說實在是太友好了。”她說。
徐泉鈴正想著出來做事,村裡就送來了培訓的訊息,不僅全免費,還包伙食。徐泉鈴一聽還有這等好事,趕緊報了名。
坐在徐泉鈴後面的王世蓮同樣是貧困戶,丈夫得了糖尿病和骨質增生,勞力不夠,也只能在附近打零工。“這個培訓班不錯,聽說培訓的護理內容都是社會上急需的,像保姆、醫院陪護等,工作不是太累,收入都還不錯,家裡看到了希望。”她高興地說。
為了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永川區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力度,抓好組織培訓工作,特別是貧困村的培訓。
一是藉助部門力量,會同區扶貧辦等單位召開各個層級的業務培訓會議,並採取聯合督查、定期通報的方式推進人社扶貧工作,把握口徑標準,做好政策指導,防止單打獨鬥、事倍功半。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學習培訓32次。
二是鎮街上下聯動,積極爭取鎮街的大力支援,促進了各項人社扶貧政策得到落實。今年以來,每個鎮街至少服務5次以上。
三是村社適時更新,充分發揮村社社保員情況熟悉的作用,第一時間反饋人員動態,及時收集培訓需求、就業創業意願,建立“一人一策”幫扶臺賬,資料每週動態更新,精準掌握勞動力就業幫扶需求。
今年以來,永川結合貧困群眾就業需求,針對性開展電工、叉車、養老護理、火鍋調味等職業技能培訓30餘期,累計培訓合格補貼449人,補貼金額67.3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