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黨和共和黨達成協議,國會參眾兩院以壓倒性多數表決透過之後,新的紓困計劃被認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然而,特朗普反手就把法案給否決了,特朗普嫌棄給錢給得太少,如果按該法案執行,需要紓困的平民每人僅能領到600美元。
之前美國普通民眾確實抱怨過600美元太少,但也僅僅只是抱怨,能拿到600美元也能接受,只要紓困法案能夠落實,讓一部分中小企業能夠經營下去,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就有了著落,至於補助的錢,只能說聊勝於無。
但是特朗普就死咬著這一點,他要把補助金提高到2000美元,提高不到2000美元,就不支援法案透過,大家就繼續耗下去。明明是自己攔著不紓困,卻擺出一副為民眾爭取利益的樣子,不僅民主黨懵了,共和黨人也看不下去了。
實際上,特朗普搞這麼一出,目的並不是為了讓民眾能夠多分一些錢,主要是找一個藉口阻止紓困法案落地,至於為什麼要阻止,答案很簡單——給拜登挖坑。特朗普要讓美國進一步崩壞,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根據之前多次民調顯示,美國人對拜登在經濟領域的工作能力並不是十分信任,算是拜登的一個短板,現在特朗普就是要擴大拜登的短板,只要把坑挖得足夠大,拜登上任之後就很難展開工作,即便控制住了疫情,一時半會也走不出經濟危機。
不能小看了這個紓困法案,從美國人的表現來看,影響非常深遠。在聽聞特朗普的決定之後,各大美國媒體的電話就被打爆了,一些人在講電話的時候崩潰痛哭,因為他們會在聖誕節失去自己的住所,或者連一頓飽飯都吃不起。
更絕望的一部分人是小企業主,很多人半輩子的努力都砸了進去,結果因為疫情失控毀於一旦,他們的要求很簡單——"請幫幫我們"。怎麼幫呢?紓困法案就是正解,紓困法案不只是發錢,還有提供貸款等一系列用途。
按照美國第一波紓困法案的期限,第二波紓困法案本應在今年8月份落實,結果民主黨和共和黨因為大選的緣故一直扯皮。可以理解為,在大選前,民主黨不想讓共和黨紓困,因為此舉會幫特朗普拉票,大選後,共和黨和民主黨達成了共識,特朗普又不想讓民主黨紓困。
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美國人,美國人只能眼巴巴盼著,現在民眾只是博弈的籌碼,特朗普已經不管不顧,新冠一天死3000多人都沒人管,又有誰會在乎美國人的生計?雖然特朗普最終還是通過了法案,可聖誕節早已過去,最大的盼頭已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