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死君:從豆瓣8.3分一路跌落到7.1分,這部年度最熱門同志電影的宿命,似乎已然註定。
但不得不說,對影迷們而言,能夠每年看到一兩部這樣精心製作的臺灣同志片,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慰藉;哪怕導演的能力撐不起他的野心,但至少比什麼都不讓拍要好得多。“花園”第29期,我們鎖定《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欄目| 花園
作者| Elle
對於同性題材,臺灣電影人一直沒有停止探索。從《藍色大門》裡孟克柔在性取向上的掙扎,到《孽子》裡渴望自由的禁忌之戀,從《女朋友,男朋友》裡與社會變革彼此交織的三角關係,再到《誰先愛上他的》裡以同妻視角審視婚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臺灣同性題材電影正在慢慢成熟。
2002《藍色大門》
2003《孽子》
2012《女朋友,男朋友》
2018《誰先愛上他的》
而今年大熱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則是對這一題材的再次探索,正如影片重點所描述的便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下兩顆渴望愛情的心如何慢慢靠近。
- 相遇 -
故事發生在80年代,當時正值臺灣解嚴,萬物復甦,每個人似乎都能從空氣中嗅到“自由”的味道。張家漢在泳池裡第一次邂逅了隔壁班的王柏德,兩人分屬於不同的科系,看起來八杆子打不著;但緣分就是那麼奇妙,因為邂逅時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冥冥之中為他們後來的感情線埋下了微妙的伏筆。
電影在鋪陳渲染他們彼此的情感時,沒有很刻意去設計一些讓愛情升溫的橋段,而是讓王柏德和張家漢的暗湧的情愫在瑣碎的日常裡悄然氤氳開。
他們會一起躲在被子裡偷吃零食,偷吃時發出的聲音被張家漢形容很像“心跳聲”;他們會一起對著神明許下些不著邊際的願望;一起騎著機車在街頭狂飆;一起逃到海邊游泳;甚至還在電影院外點歌給中意的人。
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細節,慢慢地勾畫著兩個人的情愫。簡潔的鏡頭下,我們恍然意識到,同性之間的愛似乎跟異性戀有所不同;異性之愛更容易被平凡和瑣碎所衝散,同性之愛卻註定逃不過動盪的常態,尤其是他們身處的那個時代,同性戀便意味著一種“罪”,意味著“下地獄”。
- 衝突 -
影片開頭,引用了《聖經·雅歌》第八章第七節:“愛情,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以此暗示影片中的這段感情將遇到很多荊棘。
導演透過很多細節展現了這種困境的無處不在。比如,當張家漢和王柏德去臺北時,一個聲援同婚法案的青年在橋上被強制帶走;再比如,兩人所就讀的維特中學向來歧視同性戀,甚至會有整個宿舍的男生聯合起來集體霸凌同性少年;而在張家漢的父親心中,考上好大學交個好女友的大哥才是真榜樣。
在那個剛剛撥雲見日的年代裡,同性戀註定沒有辦法做到想愛就愛,“我愛你”這三個字對他們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禁忌,這中間隔了太多的障礙。
於是,張家漢只能用羅馬字母裡的“W-A-N-A-N”代替“我愛你”,在電話裡訴說出自己對於王柏德的愛,而王柏德則唯有用三毛的文字表白。那個逼仄的社會,終究沒有給這種形式的愛太多喘息的空間;但也正是這種困境,推動著艱難生存的愛在封閉的狀態下奔向巔峰(也是終點)。
影片中,兩場重要的戲都選擇了封閉場所:一次是在KTV;張家漢親吻了王柏德,另一次是在浴室裡,王柏德突破內心障礙親吻了張家漢。兩場戲互相對應,也印證了張家漢的那句“愛是要讓對方徹底接受自己。“
- 自我 -
在面對自身的真實情感上,兩個人都經歷過搖擺不定的混亂的狀態。他們對彼此的愛,是一種模糊的、難以把握的感覺。電影裡有一個重要的情節,當維特中學開始招收女生,王柏德決定要和女生班班展開一段“正常人的戀愛”,這可以看作他對自我身份的一次探索。
王柏德的英文名叫Birdy,這其實是取自艾倫·帕克1984年的經典作品《鳥人》。那部電影裡的主人公就叫Birdy,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總是渴望能夠像天空中那些無拘無束的鳥兒那樣,衝破束縛自由飛翔。
1984《鳥人》
王柏德的身上有著Birdy的影子,他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得很勇敢,無所畏懼。他會站出來攙扶受欺凌的同學,他還會跟教導主任對著幹,他總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抗爭,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卻偏偏除了他自己對張家漢的感情。他和班班交往,讓他能夠暫時逃離張家漢的愛;對他來說,讓他去直面自己對同性的愛,終究太過痛苦。
而張家漢的性格與王柏德完全不同,很多時候他沒有王柏德那麼勇敢;但在對自己喜歡的人這件事上,與王柏德的逃離有所不同,他反而一次次直面自己,跟自己的身份激烈交鋒。
在王柏德決定與班班拍拖後,他的內心發生了動搖,他甚至透過與中年男子的身體觸碰去探索自己的情感取向。在他的潛意識裡,他也極度想要將自己與同性戀劃開界限,嘗試去交往女生,去開展一段不需要交付太多承受力的戀愛,然而最終皆以慘痛的失敗而告終。
整部電影就是這樣,在瑣碎和衝突中講述著這段不被外界認可的愛,就像是慢慢撕開一道道難以被覺察的傷口。
影片所講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但導演用了很多筆墨在人物的自我審視和自我追尋上,使整個故事看起來更具有層次感,也足以觸動到一部分觀眾的內心深處。
電影裡不斷出現的神父,更像是角色自我身份認同的一個重要媒介。在教堂裡,張家漢一直聲嘶力竭地質問著神父,“愛是什麼?”“愛一個人有罪嗎”,而神父對普世之愛的定義,也讓張家漢對愛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認知。
- 告別和重逢 -
這場被設定了重重關卡的愛情,以一種戛然而止的方式宣告結束。中年的張家漢在同學會結束後撥通了王柏德的電話,這時電影很巧妙地剪下到30年前他們的最後一次對話。張家漢在電話亭裡把自己寫的歌放給王柏德聽。他不斷地投幣,渴望這份愛可以不要停止,一直延續下去。
直到30年後,早已褪去少年氣息的兩人再度重逢,而曾經的記憶卻變成了一堆泡沫。那個夏日,他們互相喜歡,但卻找不到任何可以繼續走下去的路,於是分道揚鑣;而如今,那些障礙都被移除,但卻再也找不到重新返途的道路。
中年張家漢和王柏德漫步在凌晨的街道,鏡頭剪下到30年前的某個日落時分。他們唱著歌,所有的愛都在旋律和歌詞裡飄蕩,就好像他們之間的愛,只能悸動於某個特定時空裡。只有在那裡,愛情才能以一種最完整、最純粹的狀態儲存著。
在我看來,飽受詬病的中年重逢橋段恰恰是電影的亮點。那種經歷太多考驗後的異國相遇所表現出來的尷尬與隔閡,讓人物之間的感情變得更飽滿。它不但驗證了那段電光火石之愛的難以挽回,也折射出特殊年代下“愛而不得”的殘酷性。
- 關於愛-
電影裡有句臺詞: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本質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就是一部追溯愛的電影。它探討的是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以及什麼是愛。張家漢和王柏德的故事裡是導演劉廣輝關於年少時代的記憶,也是對許多人青春期情感的一次重現。
拋開那個動盪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其實看起來很平凡;但終有那麼一些人,會基於自身經歷而覺得刻骨銘心。
雖然我們早在電影一開始便知道,兩個主角各自錯過的命運無法避免,但我們終究還是會被那些一起嬉戲打鬧的日常所打動。愛雖然無法永遠延續,但或許會在各自今後的人生裡,成為彼此繼續前行、衝破風浪的動力。
我以為,這部電影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沒有站在一個制高點去講述“愛”這件事,而是把它徹底融入點滴的日常,並與日常的情緒融為一體;繼而讓觀眾們藉助電影裡的人物,不自覺地回想起自己的故事。這大概是觀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時最特別的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