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三年半波折起伏的英國脫離歐盟談判即將來到尾聲,但無論是脫歐的條款,或是未來雙方的關係,我們都還不確定能否在12月31日的期限前,真正達成協議。

有些時候,我們看到雙方都釋出正面訊號,有可能很快就可達成協議;但又有些時候,似乎就是有著無法跨越的障礙,特別是關於企業能取得多少政府補貼,以及歐盟沿海國家及其漁業能否進入英國海域的議題。最新訊息指出,法國政府正向歐盟施壓,要求英國接受更嚴格的政府補貼限制。

原則1:預先建立堅實的關係。談判過程中,瞭解對方在意什麼。

時間回到四年前,時任英國首相的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穿梭往來於歐洲各國首都,設法重新談判英國繼續留在歐盟的條件,再交付英國國民進行公投。雖然卡梅倫仍然有達成一些成就,但許多人都很清楚這並不夠,特別是在自由互通(free movement)的議題上。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第一,英國政府應該更早就在歐洲內部建立起可靠的聯盟;這種在事前的關係營造,正是談判成功的關鍵之一。事實證明,到最後一刻才四處奔走的穿梭外交效用太小,也已經太遲。第二,歐盟也沒能站在英國的立場來思考(這是另一項談判原則)。要是歐盟對自由移動的議題多點彈性,或許就能把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國家之一,留在歐盟這個大家庭裡。

原則2:小心流程問題。

在談判中,控制流程正是重中之重。在英國與歐盟協商脫歐的第一階段,歐盟就做到這點。歐盟堅持必須先就歐盟關心的議題達成協議,包括北愛爾蘭邊境保障措施、歐盟與英國公民的權利、英國的金融負債,然後才能接著談雙方未來的關係,歐盟因而在第一階段取得了重大勝利。

歐盟在早期取得這項成功,因此英國在第二階段(談判未來關係)能用的籌碼較少。而到了現在這種談判後期,英國如果手裡有像是未來財務承諾這樣的議題,就會比較有利。

原則3:別忘了不在場的利害關係人。

談判時,除了要與在場的人溝通,與不在場的人溝通也一樣重要。與脫歐談判有利害關係的當事者眾多,包括:個別歐洲國家、英國和歐盟雙方的議員、各個產業團體,以及英吉利海峽兩岸的大眾。

這方面的情況同樣是好壞參半。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總是認真地向成員國、歐洲各國大使與歐洲議會,提供談判的最新資訊。而英國的情況不同,各個產業團體一直不清楚談判情況。

很多人都會記得,兩年前,商業界擔心可能出現無協議脫歐,但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現在的首相對此卻表示:「去**的商業。」從那時迄今,英國政府與各個重要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並沒太大的改善。當然,英國方面最重大的利害關係人,就是英國大眾。英國當時是否有對人民坦誠溝通,說明談判當中各種艱困的必要妥協?答案是否定的。英國政府從未誠實告知大眾有哪些爭議的議題,因此更難爭取到民眾支援談判條件、接受必要的讓步。

原則4:避免自己設下最後期限。

設下最後期限,有助於讓心思集中,談判時更有動力。這種做法常會造成思慮不周、不夠理想的談判結果。英國的《退出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就是如此,英國簽署之後短短几個月,就得開始處理這項協議引發的問題;而未來的貿易關係,也可能出現這種局面,因為在這方面荒謬地訂定了很緊迫的最後期限。

原則5:表現得像個可信賴的夥伴;否則會付出代價。

談判,尤其是複雜的談判,要以信任和尊重作為基礎,而且也必須瞭解,一旦雙方同意並簽署協議,就沒有回頭路,除非雙方都決定要重新談判。

因此,英國政府決定製訂《內部市場法案》,這麼做推翻了《退出協議》當中關於北愛爾蘭的條件,也違反了國際法,實在不是一步好棋(雖然事情也許仍有轉圜餘地)。

原則6:避免讓政治壓力阻礙制定務實的解決方案。

雖然對許多保守黨國會議員來說,掌控自己海域的權利有象徵性的重要意義,而且是極為重要的議題,但真正優秀的談判人員,往往會強調務實比政治重要,並且在談判時會著眼全域性。但願歐盟和英國的談判代表,在未來幾天和幾周內都能採取這種整體性的觀點。

該發揮創意了

在我看來,到了年底,大家應該會建立貿易協議的骨架,而未來幾個月仍須繼續談判。今年,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遭逢許多狀況,加上面對三百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他是否真能承擔無協議脫歐的結果?雖然歐盟也不樂見這種情況,但對英國更不理想(歐盟市場的規模是英國的八倍)。

但為了達成協議,雙方都必須採取主動。約翰遜說:「達成交易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在歐盟的朋友與合作伙伴。」這種話對任何人都沒有助益。雙方都必須發揮創意。

想打破談判的僵局,有時候得靠國家元首,或是談判團隊以外的重要人士,進行直接交流,以協助推進談判達成協議。像是強森首相與歐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的電話對談,就是如此。另外一個例子是,在談《退出協議》時,約翰遜首相也和當時的愛爾蘭總理李奧.瓦拉德卡私下會談,就當時懸而未決的海關及愛爾蘭邊境問題,達成協議。

要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目前為時未晚,但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

26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你哥沒錢”哥嫂充門面請吃飯,母親讓女兒付錢,買單後母親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