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先截流肯定是能辦到的,中國工程建設有基建狂魔之稱,哪有什麼難題!關鍵是截流的兩大指標如何落實的問題。所說的兩大指標:一是指建電網,電能機組構成的電網規模宏大,目前因為交通極不方便,建設人力物力財力,讓財力投入過大,當前建電網會讓財力損耗在建設途中;二是藏布江的水要往北調,還處於民間論證階段,雖然有工程院士介入,但政府智囊團還沒有關注於此。其工程浩大,遠高於截流大壩建電站的工程。
雅魯藏布江水位落差過大,決定電站過大,一旦建成將有五個三峽的電量總和。一旦交通順了,財力投入要減少兩三成。
說其一,工程一旦上馬,大型機械投入到施工現場,包括財力和物力投入,成本目前都很高。四川到西藏的高速公路和高鐵,還在建設中,等一等,兩大主線交通貫通了,投入也減輕了。三峽工程當年投入2千多億;相比之下,雅魯藏布江的工程投入將是過萬億。交通方便了,少了三成投入,也是大幾千億。拖一拖,也是變相在節省投入。
現在要考慮未來截流的長遠目標,除了可以建造大壩利用水力發電以外,重點是讓缺水地區有人保持農業灌溉。對此,更深遠的宏觀性話題來了:
改變流向北上支援我國西北乾旱地區,這遠比當下中國的西線“南水北調”工程宏大,事實如何告訴人們所寄託的宏願呢?不小熱情的專家學者已經步入了熱烈的探討之中,對接了地理定位的落差,來規化紅旗河工程,是完全可行的,這讓無數網民熱血沸騰!
實際投入究竟有多大,這就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有的說得10萬億,有的說至少2萬億,國家智囊團還沒有發聲,全國人大會還沒有人就此拿出議案或提案,說明目前落實很難。
不熟知我國地理江河的人,可能不知道雅魯藏布江位於哪裡,雅魯藏布江是發源於西藏的特大水系,沿著我國境內的喜馬拉雅山流經一段時間後向南拐彎流向了印度,和怒江、瀾滄江一樣,最終都不能為我國所大力利用,因為雅魯藏布江流向的是印度,所以很多人不想便宜印度,想將江水截流留在我國境內,支援西北,為何難以實現呢?!
西藏高原上的山脈,由南向北大致為喜馬拉燕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崑崙山,雅魯藏布江徑流在喜馬拉燕山和岡底斯山脈之間的峽谷,海拔在海拔3000~4000米,而再向北岡底斯山脈與崑崙山、唐古拉山之間的海拔大概在4500米以上,南低北高,落差在1000米以上,截流直線北上根本不可行。
而雅魯藏布江向東經過西藏林芝地區,繞過南迦巴瓦峰時有一個明顯的拐彎向南,如果在這個地區將江水截流繼續往東引流,那麼就要跨越整個橫斷山脈,橫斷山是南北走向,海拔也在4500米以上,即使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實現了三江並流,雅魯藏布江也到達不了最近的怒江。這也是此工程前的攻堅課題。
由此可以看到,我國的基建能力,截流可以做到,可以實現發電;但是截流北引,背後得有雄厚的國家財力支援!首先得有人大會代表的關注,然後才會有人拿出提案進行透過,再然後是國家智囊團對這一問題的入圍,最終出臺可行方案!
思鄉人於2020/9/29(圖片取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