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天眼妹的印象中,滑雪算是一項比較“高階”的運動了,一到冬天,很多明星、商業大佬都會扎堆出現在滑雪場。

難道天眼妹的朋友們也......

記得之前王思聰還大方地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在日本北海道雪場的照片。

雷軍也曾在滑雪場給米粉們拜年,還順帶給自家的滑雪裝備代言。

網傳雷軍正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滑雪,對網際網路新時代有了新的認知,一句曾經火到出圈的“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就是他滑雪時站在山頂上的感悟。

天眼妹從“科技財經”瞭解到,經常和雷軍一起滑雪的,還有金山軟體的創始人求伯君,北京南山滑雪場就有他的投資。

據南山雪場的教練介紹,很多明星、大佬都來這裡滑過雪,他們裝備一買就是一大堆,沒個幾萬塊下不來。而且教練還在滑雪場接觸到不少金融圈的投行精英,他們有的是和客戶一起來,有的是和朋友一起來。

除此之外,萬科創始人王石、360CEO周鴻禕等大佬也都是滑雪愛好者。

作為滑雪資深玩家,王石早在1996年就迷上了這項運動,他的滑雪初體驗還是在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

之前天眼妹還看到過一份2017亞布力論壇滑雪的名單,馬雲、雷軍、李彥宏、李國慶、俞渝等名字皆在其中。

這麼一看,原來滑雪場才是“富豪們的遊樂場”啊。

而且大佬們可不僅是單純地熱愛滑雪,有些甚至還親自投資建設雪場,比如好利來創始人之一的羅力,當年就在品牌連鎖店開到600家的時候,投資建設了萬龍滑雪場,帶著5000萬的投資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

這不禁讓天眼妹產生好奇,開個滑雪場是否真的賺錢呢?

滑雪場是門怎樣的生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滑過雪?

滑雪這項運動雖然看似“高階”,但不得不說,近年來,在冬奧會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等政策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滑雪,甚至愛上滑雪。

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年度報告)》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一共有770家滑雪場(僅為戶外滑雪場和室內滑雪場),國內滑雪場滑雪人次突破了2000萬大關。

易觀資料預測,2020年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將達6152億元,完成政府超過6000億元的規劃目標,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超過萬億。

看似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加之政策帶給滑雪的機遇,盯上這塊蛋糕的玩家也在不斷變多。

不過實際上滑雪行業的資金門檻還是很高的,天眼妹從“青年橫財發展會”瞭解到,想在北京周邊包個山開滑雪場,起碼要投入兩三個億。像河北張家口崇禮區那樣配套更齊全的大型滑雪場,連酒店帶雪場就得投入二三十億甚至更多錢。

而且高投入也未必就能帶來高產出。哈爾濱的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是中國最早的滑雪場之一,據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來自澳門的賭場老闆投資了1億美元,結果賠得不得不“割肉走路”。後來接手的公司雖然價格並不貴,但是跟著經營接手後,該滑雪場卻有500多個官司,8個億的債務。

崇禮的密苑雲頂滑雪場將會在2022年冬奧會的時候,承辦20個冬奧會小項的比賽,據該公司的營銷中心及雲頂大酒店總經理張旭光介紹,“雲頂雪場一個雪季年的售票是17萬張,從2012年1月開業到現在,虧空了10個億。”

他解釋說:“各種成本太高,比如天然氣取暖費,一個立方米8元,一天我整個度假村取暖費就要十萬元,冬季來的人多了,但是我一天營業額達到五六十萬元都賠錢。”

“入不敷出”是各大滑雪場所面臨的嚴峻問題,畢竟中國人會滑雪的還是少數,如何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滑雪的樂趣,產生黏性,這一點並不容易。

有人說,滑雪是中產階級的消費專案,需要時間,也需要規律,更何況滑雪還是個“燒錢”的運動,雪板、雪服、頭盔、雪鏡、手套、護具一套下來,甚至需要花費十幾萬元。

滑雪場想要賺錢,就需要更多的客流量,培養人們的滑雪習慣和興趣。可就滑雪培訓而言,儘管培訓教練們收費不菲,滑雪培訓這個行業也很難賺錢,雪場與機構的利潤分成、季節性與地域性限制、專業教練人才稀缺等原因,都限制著起步中的滑雪培訓。

滑雪場的多線發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滑雪場開始向度假方向轉型,在滑雪產業發展的背景下,不少房地產公司紛紛以開發滑雪度假村的方式切入到滑雪產業。

比如河北的富龍四季小鎮、吉林的松花湖度假區等本質上都是以滑雪為主題的文旅地產專案。

這些滑雪場在商業模式上秉承著以滑雪場、房地產和酒店商業等為核心的“鐵三角”模式,簡言之就是以滑雪場對高消費客群的集聚效應和冬奧熱度帶來的樂觀投資預期為賣點,銷售別墅、公寓等;再以銷售現金流輸血前期雪場及配套物業開發中巨大的投入;而酒店、商業等配套齊全則能夠持續提升滑雪場和可售房產的體驗感和吸引力。

而且據天眼妹瞭解,目前為了更加良性的發展,不少房地產企業還以“鐵三角”為原點,儘可能地向滑雪產業鏈的上下游拓展延伸。

上游延伸到基建和裝備研發製造環節,和政府、高校展開產學研合作,打造滑雪生產產業化平臺,促進整個滑雪產業結構層面的最佳化升級。

下游則拓展到服務市場、賽事活動運營等環節,和傳統服務業、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圍繞整個滑雪體驗過程,提供餐飲、交通、醫療、金融等多種滑雪服務需求,形成大生態圈,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而這兩個方向的延伸發展,也為地產企業獲取低價土地帶來了更多機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此一來也使得很多小滑雪場面臨著嚴重的生存難題,一部分雪場因裝置陳舊、服務落後陷入低價競爭的怪圈,一部分雪場由於資金壓力或前期選址限制而不能得到良性的發展。

可見,雖然我國滑雪市場廣闊,但如何培育顧客、提高市場成熟度仍然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長路。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娜迪亞2021年12星座1月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