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誕生了環保少女格雷塔的瑞典,為了拯救地球又玩出了新境界——禁止吃肉。

想吃肉?不,這不環保。

食譜由營養學家制定,早餐、午餐甚至課間零食都不能出現肉類。

負責人Sandström告訴當地媒體:“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出發點,而肉類對氣候影響很大。”

素食主義,儼然成為歐美社會的潮流標籤。

據Harris Interactive調查,從2008年到2015年,美國素食主義者的人數從700多萬增長到1000多萬。

英國的素食群體也在10年期間,從15萬增加到了50萬。

然而,當西方社會對肉類退避三尺的時候,菲律賓的貧民窟兒童卻把垃圾堆中的廢肉視為美味。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被稱為“亞洲的紐約”。

CBD的富人們穿梭在高樓綠地之間,穿著體面的西裝。

在幾十公里外,貧民窟中的人站立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中。

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都在同一片天空下。

城外有一個垃圾回收站,每天接收成百噸的城市垃圾。

讓幾萬窮人飽腹的東西就在這些垃圾中:Pagpag。

“Pagpag”是菲律賓本土詞彙,原意是“彈落的灰塵”。

在貧民窟的世界,和垃圾、廁紙混雜在一起的食物,搖身一變成為了一種“美味”。

凌晨3點,菲律賓的都市人還在沉睡。

垃圾車來到填埋場時,貧民窟的拾荒人早已經排起了長隊。

大量生活垃圾和醫療廢物傾倒在地上,婦女和小孩蜂擁著跑上前去。

漢堡肉餅、雞腿這些快餐店的垃圾,被小心翼翼地挑出來。

吃剩的肉類,是他們眼中的獵物。

Maricel是收集Pagpag的人,她經常帶著6歲的兒子一起去垃圾場。

垃圾碎片覆蓋在地上,很容易踩到廢棄針頭或劃傷腳趾,嚴重時會被汙漬感染。

即使這樣,速度還是不能慢:因為其他窮人也在垃圾中爭奪食物。

辨別可以食用的東西很簡單,聞一下味道就知道壞了沒有。

如果惡臭的環境讓嗅覺失靈,那就需要嘗一口。

沒啃完的一根雞翅、一片肉餅,都成為孩子的盤中餐。

看到這些,你可能會感到不適、頭皮發麻。

可是在菲律賓的貧民窟,這就是幾十萬兒童生存的現狀。

撿拾Pagpag的行業,也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收集,包裝,蒸煮,出售......每個環節都可以產生利潤。

一位曾經做過水果生意的婆婆,由於賺不到錢,也加入到pagpag行業中來。

她每天用開水蒸煮、翻炒這些廢肉,然後打包進行售賣。

令人作嘔的垃圾,在貧民窟成了搶手貨,每份都能賣到2元到4元人民幣。

相較於市面上動輒20元一隻的烤雞,Pagpag要便宜太多。

貧民窟的居民,在鍋內加入蔬菜和味道重的醬料,和Pagpag一起翻炒。

經過這種加工,調料味掩蓋了食物本來的酸味。

端上餐桌,這頓“大餐”能讓一家人開心地享用。

菲律賓反貧窮委員會曾發出警告,Pagpag會導致營養不良,誘發肝炎、傷寒、腹瀉和霍亂。

細菌、腐爛物、泥土混雜其中,極大地挑戰了胃的承受極限。

體弱的孩子吃了Pagpag後,輕則嘔吐,重則喪命。

然而,少數人的死亡並不能阻止廢棄物的食用,畢竟這是他們唯一能買得起的肉。

“因為有Pagpag,我們才能生存下去。”

每個人都知道從垃圾中的東西不乾淨,可是不吃Pagpag的話,又能吃什麼?

貧窮,可以讓人不懼死亡。

有人開始為廢肉辯護,同時也麻痺自己:只要用水沖洗乾淨,再經過高溫蒸煮,這些食物就是健康的。

“有些人吃完後會生病,那是因為他們沒洗乾淨,或者煮的方法不對。”

遭遇亞洲金融危機的重創後,菲律賓的貧富差距日益嚴重。

社會的變動下,普通人喪失了勞動工作,窮人越來越多。

亞洲開發銀行做過一項統計,菲律賓的貧困率高達21.6%。

每五個菲律賓人,就有一個是窮人。

市中心的不遠處,400萬的龐大人口生活在棚戶與垃圾交雜的地帶,忍受著32度高溫和火災的威脅。

貧民窟的房子圍繞著高樓大廈,一層又一層,長達20千米。

牆壁剝落,樓梯破損,欄杆生鏽,汙水橫流。

大多數人靠撿拾垃圾為生,每天只能賺1.7美元。

丈夫藏毒被捕,嬰兒毒氣中毒,單親媽媽養活10個孩子......一幕幕魔幻劇情在這裡隨時上演。

著名的貧民窟“冒煙山”,因燃燒垃圾而得名。

由於長期吸入焚燒的有毒氣體,這裡的人均壽命遠低於平均水準。

諷刺的是,這片絕望焦黑的土地,叫“快樂之土”。

在漂滿垃圾的河岸,人們用鐵板、磚塊搭建了臨時住所。

可是,在臺風和暴雨的面前,這樣的建築不堪一擊,好不容易安家的人只能再次流浪。

墓地,也成了5萬馬尼拉窮人的家。

在納沃塔斯墓地,生活著2000多個家庭,這裡是“死人的別墅,活人的貧民窟”。

撐起一塊鐵皮,一家人就有了庇身之所。

孩子睡在大理石做的墓石上,或者在上面寫作業、玩遊戲。

活人和死人共存的畫面,一邊有嬰兒降生,一邊有人下葬,詭異又和諧。

揭祕泰國大象表演黑幕的中國導演CHAO,還拍攝過一部紀錄片《無底洞》。

菲律賓的下層人,就在貧困的無底洞裡越陷越深。

世界衛生組織(WHO)做過統計,1600萬馬尼拉居民中,有35%的人口居住在貧民窟。

成堆的垃圾,餐桌上的pagpag,只是悲慘世界的一個縮影。

政府的確提供了免費的教育機會,但是極少數家庭允許孩子上學。

因為一旦進入學校,在校的吃穿花費和學習用品,又成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了保證全家人都能吃上飯,孩子只能和父母一起在垃圾場工作。

貧窮,便會缺失教育;教育不足,又會導致貧窮。

在貧民窟中生老病死的一代又一代,是斬不斷的連鎖。

可是,生存在絕望的廢墟,這些人並不認為自己的生活很可憐。

缺乏物質資源的環境裡,家人間的關係反而更親密、更簡單。

一個14歲的女孩介紹了自己的家,母親去世、父親遠走,她和奶奶靠剝大蒜的收入養活全家九人。

一週的收入只有18元人民幣,他們一家人卻很知足。

“你覺得在這裡生活怎麼樣?”

“可以啦,我很開心。”

另一位媽媽和孩子蹲在地上撿拾廢物,身上的汗水混雜著灰塵。

在這種處境下,她依然對生活有所期待。

“即使每天工作累到不行,但我希望看到孩子開心。”

紀錄片的結尾,導演CHAO這樣感嘆:

“在這次旅程中,我看到最多的不是哭泣和絕望,而是大人小孩臉上那真誠的笑容;

他們不覺得自己的境遇值得憐憫,反而有種字裡行間難以描述的自豪。”

當瑞典孩子糾結吃不吃肉的時候,菲律賓貧民窟的孩子拿起pagpag大快朵頤。

貧富的鴻溝阻斷了物質生活,卻沒有阻斷幸福感。

在世界上無數個幽暗的角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生存著卑微的人。

如《小偷家族》一樣,他們每天在社會的褶皺中拼盡全力地活著,無聲且渺小。

除了愛,他們什麼都沒有;

但除了錢,他們什麼都有。

也許“活著”這件事,無論在何處,都顯得平凡且偉大。

在gzh對話方塊裡輸入單詞,還可實現實時翻譯。

最新評論
  • 1 #

    越生 越窮,越窮越生

  • 2 #

    真特麼搞笑,主食肉類的歐美人說要推崇吃素。

  • 3 #

    看了這些真的感觸很深!很榮幸自己出生在中國!

  • 4 #

    很討厭當父母的,明知自己生活過得不好,還要生孩子。

  • 5 #

    只要勤勞,肯動手,都不會餓死。起碼兒童的情況相比非洲已經是好了一萬倍,非洲兒童缺水缺糧,營養不良,皮包骨,水腫,哪有這麼可口的飯菜?

  • 6 #

    這醃製,發酵, 臭豆腐吃過沒?

  • 7 #

    我們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世界,我們也應當祝福這個大家共同擁有的家園。但看到始終有許多的同胞生存維艱,甚至命懸於厄!而又無能為力,無期可救!我真不知道是否該詛咒這個世界的存在。

  • 8 #

    如果這樣,我是不會生小孩的。

  • 9 #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美軍高層集體勸說沒結果,文在寅態度強硬,韓日磋商再次無果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