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昨天聽課聽到母胎solo,老師從社會學的角度而看,是因為這一代的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的關注很多,而從小又沒有兄弟姐妹,未曾磨合過差異性與予以愛的學習,所以一受挫就習慣性地退縮,享受著這份的持續關注與等待有人來叩門,當然這份獨特性不是普遍性,畢竟人與人是不同的,各家的養育方式、個人的境遇也不盡相同,只是個人而言,還是蠻認同這份言辭的。我一直認為自己是非典型的獨生子女,因為不是被父母寵溺長大的,而是在棍棒下面成長起來的,但無論怎樣,還是獨享了那份的愛,連堂兄表姐都沒有,所以,對於提到的給予愛、付出愛,捫心自問,還真的是難以做到自然而無私,尤其是對不那麼熟悉的人,不是捨不得,而是羞於給出,只等別人的靠近,然後再毫無保留地付出,只是很多時候死在了故事的開始!

一言以蔽之,還是愛無能,儘管是獨生子女,但是在那樣物質匱乏的年代,以吃飽穿暖為主,父母能給出的愛是有限的。老生常感嘆,由於剛出生時瘦小、羸弱,差點遭到遺棄的命運,於是在走路、說話方面都來的緩慢而迫切,緩慢是因為怕和沒有力量,迫切是擔心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所以這兩種矛盾一直糾纏於今後的餘生,也是愛與被愛的望穿秋水!

曾經一個很好的朋友,總是鄙視我矯情,她是剛出生一個月左右就被送人了,而她在領養的家庭也並不受寵愛,原生家庭有兩個姐姐,現在家庭有兩個哥哥,她也很小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孩子,由於她是家裡唯一上了大學的人,所以她肩負養育父母的義務更厚重。但是她的性格非常開朗而樂觀,真的是孃胎裡形成的,所以人與人是沒有可比性的,有些人即使身處黑暗依然天性樂觀,有些人現世安穩也總是傷春悲秋地嘆息著,這些都不是優缺點,只是特點而已,我的底色是悲涼的,是需要愛填滿的,可是一片荒蕪而無人問津。

原生家庭的照料,父母已經給出了他們最好的,無以挑剔,只是內心本身脆弱而敏感,無意識地滋生了那些矛盾的對立,也正是這些問題的戳痛,慢慢將視線調向了內在,看看自己怎麼了?不苛刻不批評,慢慢看到自己的核心,然後理清自己的人生脈絡,也許依然如此而過,行走在既定的路線,無處可逃,但至少學會了與自己的和平共處,不再用暗戳的言語刺傷自己,再投以看向外面的世界,也不再那麼陰暗與冷漠,而看見光透進指縫的刺目,溫暖而和煦。

有個很深的記憶,記得曾經每次到哪裡吃飯,如果有人讓我給誰盛個飯,總是不情不願,自以為地認為我服務了他,“憑啥”的委屈,使然原來在很久以前就懷抱這樣可怕的匱乏,多麼的無助,一碗飯而已,竟會滋生出如此的高低之分,而不是良性關係維度的從容;還有敬酒這樣的事,職場混跡,總要有個人際場面,而讓我去給領導敬個酒真的痛不欲生,會覺得有拍馬屁的嫌疑,而假清高地嫌棄這一舉措,其實更怕的是和不熟悉的人套近乎,害怕那份權威,投射以家長的威懾。

由於沒有兄弟姐妹,而很少有付出的意識,我不知道說過什麼樣的話,多年後,我很遺憾沒有個弟弟或者妹妹,爸爸直接懟到我:如果再生個,不知道你會怎樣的要死要活呢?而現在想要有弟弟妹妹,追其緣由的心願是風險共擔的私心,畢竟父母年歲已高,而自己未成家,所以無恥地幻想有人來分擔,不寫下這些文字,不仔細看進心裡,沒有人會窺見我的自私。其實在找物件時,也很偏向獨生子女,唯一想的是獨寵,而不去考慮風險,所以心中沒有足夠的溫度,也溫暖不了他人,這就是solo的悲劇。

驀然驚覺自己成了沒有多少熱度的人,主動認識人的努力少之又少,總是被動等待、被動接受,和什麼人能成為朋友完全沒有多少的主動權,而是看別人的態度與行動,然後我迎面而上地配合著,如果別人冷淡了,我也會黯然歇息。所以我總是會喊:沒有緣分。原來我所謂的緣分是如此的消極,看了很多的故事、聽了很多的箴言覲語,依然跨不出那一步,那步充滿愛意的步伐,於己於人的暖意,這是多麼乏力和蒼白的行徑,充滿寒意與寂寥。我向往活色生香的人與事,但是往往又止步去追求,一片譁然的嘆息啊。

愛,是多麼簡單而又難於在心裡生根發芽啊,我愛玫瑰花、我愛某某明星、我愛這件漂亮的裙子、我愛春天等等,如此輕易就能說出各種愛,時時刻刻聽見愛的聲音與頻道,只是這種愛可離自己的心有多近呢?一個轉身,是否就擱淺了,然而以另一個愛的方式呈現?愛過的那些人、那些物,還留有多少的印記啊!只顧追尋一層層的愛,是否忘記了怎樣去愛上自己、愛上他人?給予出真正純粹的愛,而不裹挾於各種是是非非。只是又有多少人打著愛的虛名,肆意妄為,一遍一遍地反覆無常著,只因無處安放於心。

獨生子女幸福嗎?幸福,集寵愛於一身,好吃好喝一人所有。在記憶中,真的沒有什麼分享之事,初中住在外婆家,表哥經常端著飯碗過來蹭菜,只要看到外公有稍許的偏心,立馬酸不拉唧地吧啦唸叨很久,撅嘴幽怨地說外公重男輕女,其實外公外婆真的不偏心,反而是偏向我,因為生活在一起,爸爸媽媽也有貼錢貼物,只是小小的我已經潛移默化地想要獨佔這份愛了!可是到了社會,沒有人會主動來寵溺不善言辭的我,所以我在心底依然像個小孩子一樣,委屈著、抱怨著,沒有緣分、沒有伯樂、沒有知己,心中匱乏而或存私心,絞乾精力地憑空虛構不屬於自己的指令碼,活在想象的世界裡,徒勞無功。

也沒有處理差異性的能力,我把喜歡的香蕉給你,不喜歡?那就不給了,而不是去溝通、去辯駁,也許他真的不喜歡香蕉,是否下次可以考慮送個蘋果呢?而不是隻會想著:哼,我都主動給你我最喜歡的了,還不領情?因為沒有兄弟姐妹,所以忘記差異性的使然,很容易在各種關係中稍遇挫折就退縮,只想要按照自己的打拍節奏,而沒有能力去處理彼此的差異性,然後找到彼此的平衡點,然後更好地深化關係。

當然,這不是獨生子女這條定律的錯,畢竟這一代的獨生子女都過的還不錯,獨立而中流砥柱。只是小小的我在“有病”呻吟著,渴望愛,而忘了愛,忘了怎樣付出愛、給予愛,這是一輩子的功課。這些輪迴出現的人,不斷地讓我學習,但是總是一次次地考不及格,而現在必須要全力以赴地透過考試,不然就一直迴圈往復地鬼打牆了,首先學習如何去愛,放輕鬆些,凡事不用過於較勁、過於敏感,然後每次進步一點點,不著急,只要功夫深,定把佳人磨成黏糊的小妖精,所以下一個目標:找個人來愛,死了都要愛的“愛”!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繼續維持現狀,然後有病沒病地呻吟,煩了煩了,愛了就愛了,不要計較得失與羞澀,鬼知道你是誰啊,但只需要知道一個他就好了,fighting。

13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新挑戰要來了嗎?鍾南山院士緊急提醒